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佀传仆  苏冠源  侯明楠 《精武》2012,(24):14-15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学习、就业等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焦虑心理不容忽视。体育作为增强人们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存在,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更是有着促进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可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耐心开导,使之树立崇高目标;引导竞争,强化心理适应能力;培养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开展有效的调节心理心理的活动,来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由此,体育活动与心理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本文拟对调节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     
G806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Leisure sport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刊,中,A]/万文君(暨南 大学体育部),郝选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 学报.-2004,24(1).-47-48参7(SJ) 体育锻炼//健康教育//保健//闲暇体育//作用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讨论了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运动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良好影响,并分析了它 在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缓解心理压力、获得 精神自由和解放,以及更好地享受生活和生命等方面的 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具身认知,以424名在职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究身体活动对科研人员心理压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身体活动可以分别通过身体负担感和积极情绪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身体活动→身体负担感→积极情绪→心理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科研人员的心理压力。研究通过身体负担感揭示了身体活动缓解心理压力这一过程中从生理到心理的内在机制,也为拓宽具身认知理论从哲学到实证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选取34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选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测评量表进行测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构建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策略及心理压力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最终的理想模型为GFI、AGFI、NFI、IFI、TLI、CFI均大于0.90,χ2/df小于3,RMSEA小于0.80。研究结果还显示:消极应对策略与心理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其他支持与心理压力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应对策略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该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培养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进而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研究生体质现状和研究生体育参与必要性的剖析,分析研究生体育参与的因素,提出:普及、宣传体育文化,优化研究生体育参与应具备的运动技能,制定符合研究生体育参与实际的法规文件,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实行研究生体育社团或研究生体育俱乐部,开发研究生体育活动资源等促进研究生体育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与公平竞争精神,防止和矫正学生不良道德、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研究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的脱节是我国体育高级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调查与文献分析,对体育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现实状况与期望值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研究生实践能力构成的弱势与优势,为提高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俞蕙琳 《浙江体育科学》2001,23(4):17-18,22
研究生教育如何贯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浙江大学研究生体育教学认真贯彻第三次全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俱乐部化改革与实践。研究结果显示,93.3%的研究生选择了俱乐部化教学方法,97%的学生体会到了俱乐部化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锻炼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四所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与非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体育社团参与率为48%;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加体育社团,可以提高身体体能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修正行为和意识,促进身心发展。结论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将体育活动融入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部分师生对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组织手段的创新性缺乏和活动设计的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通过探索“以体育人”研究生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到将体育活动和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拓展提升研究生的德育效果和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并及时进行思想引导,有利于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潜移默化地促进研究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也是推动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减轻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寻求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精心设计了团体训练方案和团体训练的全过程,采用两份量表和一份问卷,对参加本次训练学生的前后情况进行了测量和调查.通过分析测量结果和调查情况,发现:团体训练对于减轻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有效的,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参与体育活动对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丽红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81-382,385
旨在了解高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探讨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论证参与体育活动与减轻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必需重视提高高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机会,鼓励推广服务性和体育性等具有社交效益、健康效益的活动来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塑造优质的教学师资。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是心理快速发展阶段,而心理发展又离不开动作。虽然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动作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而体育游戏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它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阐明体育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对提高学前儿童认知能力,丰富情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等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使得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对于教育系统中体育教师岗位的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数远远供大于求,这就导致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通过对过度教育含义进行解释并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过度教育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而为缓解过度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并为高校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练习武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生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压力积累下来得不到及时释放,紧张情绪也未能找到很好的措施不能很好地松弛和发泄,势必造成大学生心理的压抑、不平衡,甚至扭曲。通过习练武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习练武术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健康。文章就练习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体育社团:社会支持与社会压力的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敬 《体育科研》2008,29(1):59-62
社会压力的缓解和释放时需要各种社会支持系统给予帮助的。体育社团的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各种运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缓解社会压力,而且作为一种社会子系统,它可能是在政府、市场等社会支持主体日益弱化以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张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4):121-121,126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正成为体育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研究思路和成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心理学依据。而强迫症是心理学的疑难杂症,各国都在致力研究治疗的方法,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体育活动对其影响应该是积极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体育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机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广宁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44-545,552
通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网络浏览等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评价的某些心理、情感方面的反应及体育评价对他们心理、行为的影响的分析,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在不同的体育评价方法面前,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并且因此而影响他们的课堂学习和锻炼行为,进而在他们的学习与锻炼效果上产生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着重研究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网球肘是常见的肘关节疾病,网球肘患者从事网球、羽毛球运动居多,家庭主妇、打字员等长期使用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网球肘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网球肘的发病机制、症状和目前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以科学地认识、预防、治疗网球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