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麦远良 《大众科技》2014,(6):158-159
广东木莲是我国珍贵观赏和多用途树种,开发前景广阔。文章从广东木莲种子的采集和贮藏、催芽、圃地准备、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广东木莲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
广州野生动植物“家底”摸查历时3年.动用了200多人次.查遍了辖内7434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于日前圆满结束中。搜查中,发现了两个疑似新物种的植物,全世界尚无记录。这两个疑似新物种.一种拟命名为“广州木莲”,这种木莲叶片结实.光泽碧绿,白玉般的花瓣欲开欲闭;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巴东木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及其近缘种乳源木莲M. yuyuanensis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乳源木莲与巴东木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相同,但不经任何人为因素诱导,它们之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上有明显差异。(1)巴东木莲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0.30IV+18.33II+0.15I,与乳源木莲构型19II不同,巴东木莲可能存在同臂内倒位杂合子,染色体结构存在一定的杂合性。(2)后期I和后期II染色体行为异常现象发生频率明显不同。以后期II为例,乳源木莲减数分裂相中有迟滞染色体的细胞占8.8%,迟滞染色体不超过2个;巴东木莲有迟滞染色体等异常现象的细胞占29.2%,迟滞染色体最高达11个,还出现染色体碎裂成断片现象。巴东木莲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表现出染色体结构杂合变异和迟滞染色体与染色体的断裂频率很高的异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雄配子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香木莲     
冯倩 《百科知识》2009,(8):52-52
在木兰科古老的大家族中,有一个木莲属,这个属的植物花大如盘,形状与荷花相似,香气淡雅,由于是木本,故名“木莲花”。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原始木本被子植物木兰科中的木兰属Magnolia、木莲属Manglietia、含笑属Michelia、 合果木属Paramichelia、观光木属Tsoongioderdron、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华盖木属Manglietiastrum 8属代表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各属代表种的核型公式如下:夜合Magnolia coco 32m+4sm+2st(2SAT);灰木莲Manglieatia glauca 32m+4sm+2st(2SAT);合果木Paramichelia baillonii 34m(2SAT)+2sm+2st(2SAT);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32m+6sn(2SAT);拟单性木 兰Parakmeria omeiensis 56m+16sm+4st(2SAT);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32+4sm(2SAT)+2st (2SAT);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 28m+4sm+6st(6SAT);白兰 Michelia alba 34m+4sm(2SAT)。作者对木兰科核型进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历练自己,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林业科学研究与管理上取得了多项创新与成绩,他就是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徐光辉研究员. 多年来,他长期致力于林业科研,提倡科技与生产实践及生态文化的紧密接合.在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长期工作中,徐光辉一直非常重视科研、推广、科普三者的结合和协调发展.科研方面:既注重油茶、竹类等传统经济植物的创新研究,更注重华木莲等特色新树种的科技攻关,他与妻子刘素梅共同主持完成了"华木莲良种选育与人工造林技术研究";推广方面:以所属宜春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为平台,主持了多项油茶、杨树、蓝莓等方面的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推广工作在全省几十个推广站的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科普教育方面:以创办的所属宜春市自然博物馆、宜春市竹文化博物馆为平台,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使它们成为了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藉此先后获得了江西省林业科普一等奖和梁希科普奖.科研、推广、科普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成了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办所特色.  相似文献   

7.
对木兰科Magnoliaceae 13个分类群的染色体进行了计数, 其中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香港木兰Magnolia championii、馨香玉兰Magnolia odoratissima、香木兰Magnolia guangnanensis等1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同时对木兰科属内属间的12个人工杂交组合的后代进行了染色体鉴定,其中,二乔玉兰红元宝Magnolia×soulangeana“Hongyuanbao” (♀,2n=4x=76)与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 (♂,2n=2x=38)、红元宝与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2n=2x=38)杂交后代的染色体为2n=3x=57,为其亲本染色体半数之和,证明这两个远缘杂交后代为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8.
在扫描电镜下系统研究了木兰科10属52种成熟种子内种皮合点区形态。该形态分为孔型和管型两大类。孔型为内种皮合点区具一小穿孔。木莲属Manglietia、香木兰属Aromadendron、盖裂木属Talauma(8种)、南洋含笑属Elmerrillia和鹅掌楸属Liriodendron具此类型。管型由内种皮合点区向下凹陷形成的小窝和由窝底向外伸出的小管组成。华盖木属Manglietiastrum、盖裂木属Talauma(3种)、长蕊木兰属Alcimandra、含笑属Michelia、合果木属Paramichelia和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具此类型。在木兰属部分种中还观察到两种形态之间的过渡类型。上述形态特征在属内稳定并为木兰科植物所特有,而且明显表现出原始类群的合点区形态大多为孔型,进化类群的合点区形态大多为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组织透明法、石蜡切片法及薄切片法对木兰科10属82种1亚种植物叶片的结构和油细胞的 分布密度、结构及其在叶肉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鹅掌楸亚科和木兰亚科在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鹅掌楸亚科两种植物叶的部分下表皮细胞乳突状,且整个细胞外壁只形成一个乳突,而在木兰亚科植物中有单列多细胞或单细胞的表皮毛,却未发现乳突;鹅掌楸亚科植物叶主脉维管组织环分隔呈束状,且其外包被的纤维也排列成束状,而木兰亚科的80种1亚种植物中,叶主脉维管组织连成轮状,其外面也由一圈连续的纤维环所包围。从而支持木兰科中木兰亚科和鹅掌楸亚科两个亚科的划分。并且,从叶主脉的演化趋势来看,鹅掌楸亚科较木兰亚科进化。另外,木莲属植物叶片的结构与木兰属具有明显差异,因而进一步证明木莲属是不同于木兰属的一个独立的属。油细胞是木兰科植物叶片解剖的显著特征,在叶肉中的分布可划分为3种类型:(A)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B)主要分布于海绵组织;(c)均匀散布于整个叶肉中。油细胞的大小及其在叶中的分布与叶厚、栅栏组织层数、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间的比值以及下皮层的有无、表皮毛的类型、叶脉的结构等特征相结合,可作为属、甚至种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何糜 《科教文汇》2012,(30):102-103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程序.保证了教师的备课、上课、评价、反思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略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吉义 《资源科学》1998,20(2):28-33
本文论述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基本内涵,系统的组成要素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人口、环境、经济等子系统,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动态性等特点。提出了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转、资源开发伦理等指导思想与原则,系统的区域开发布局与战略部署等总体设想。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与资源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组合;开源节流并重,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开发与保护并重,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保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增加自然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从宏观到微观的统一管理机制,完善配套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等系统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传胜 《资源科学》1999,21(6):66-69
长江中下游干流相对稳定的岸线变迁特征,形成了其丰富的岸线资源。随着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启动,岸线资源也将进入大规模开发。但由于岸线资源特有的特征,使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忽视岸线的保护和河道的治理,历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足以说明治理和保护在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岸线变迁的特征,通过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目前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重开发利用、轻治理保护的问题。指出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应树立岸线资源观,贯彻保护利用的总方针。遵循开发与治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兼顾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河道整治,保护有效节点,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干热河谷开发利用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天理 《资源科学》1994,16(1):41-45
本文通过干热河谷立地环境的动态分析,在总结近20年干热地区开发利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和多层次开发的方向问题,并简要阐述了近年来干热地区开发利用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魔芋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魔芋资源的分布、资源量、特性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综述,对国内外魔芋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了魔芋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广西自然资源结构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海文 《资源科学》1998,20(4):29-33
广西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优势显著,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农业自然资源采用集约开发战略,水资源和海洋资源实行多向开发,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向尝试拓展。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地区具有优良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地域组合良好,特别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资源,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区内已逐步形成了一批我国及长江流域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本文主要分析了区内矿产资源的组合特征及0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组合特征、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楼慧新 《资源科学》1995,17(5):58-62
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资源重点开发区之一。随着区内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区内人口将聚增,劳动力资源将不断转移。人口发展和劳动力资源转移是研究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整治重大课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晋陕蒙接壤区人口和劳动力的历史发展、转移规模及转移类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荒山荒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开发整治模式,为该省发展“持续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经济 (果树 ,木本粮食、食用油料 )林1) 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 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 ②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种化程度 ,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类 ; ③大力发展和改造以及深度开发木本食用粮食、油料林等种类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是对区域水资源更合理、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的措施、原则、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是对水资源系统自身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具有较高层次的综合性研究.目标是优化、改善区域水环境,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供需水平衡系统。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地区为例,进行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