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广播的发展受到冲击。为打破瓶颈,交通广播在原有的热线、短信互动基础上,又增加了微博、微信平台、网络直播互动。同时,依托本地特色,注重品牌战略,从专业出发,做听众关注和关心的节目。交通广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全力打造"互联网+"、"广播+",使交通广播成为处处听得到的广播,常常看得见的广播,时时有温度的广播,人人谋创新的广播。  相似文献   

2.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变化,网络、手机、微博、播客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广播在经受了电视的冲击后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曾经被视为"黑马"的交通广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交通广播想要走得更远,就得谋求创新与发展之路,品牌化、产业化已经成为未来几年交通广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如今,交通广播在全国已经进入成熟期,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无论是收听率还是社会影响,都达到了高峰,成为各地区广播发展的领军部门。在网络、手机、博客、播客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形势下,交通广播的广告创收总额已经占全国广播广告创收的近1/2,被业界称作“交通广播现象”或者“交通广播模式”。到2005年底,北京交通广播已经连续5年稳居全国交通单频率广告收入的首位。  相似文献   

4.
浅析交通广播与新媒介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宁 《中国广播》2014,(6):32-34
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各种新兴软件如智能交通软件、车载操作系统、打车软件等的出现和进步,均影响着交通广播的发展。交通广播只有在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基础上,坚持地域特色、做好交通服务、立足深度报道、不断创新节目,才能在未来开辟新的战场。  相似文献   

5.
交通广播以迅速成长、繁荣发展的姿态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交通广播开始遭遇一系列问题与困惑,成为阻碍自身发展的严重障碍。如何在困境中谋求发展,在压力中不断强大,是交通广播亟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交通广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惑,力图为探索交通广播发展的新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交通广播是历史悠久、具有传统特色的传统媒体,交通广播自从诞生以来,由于具有实时性、真实的传播特征,在逐年的发展中成为大众的日常所需.新型媒体在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在迅速发展并风生水起,而交通广播因种种原因沉积,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交通广播编辑在具体采编过程中,要对自身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一定的认识,并主动创新工作方式,适应新媒体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潮流,帮助广播电台特别是广播电台的采编工作,开辟一条更贴合新传媒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7.
新的媒介环境下,交通广播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限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严俊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打破传统媒介的限制,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模式,找到与新媒体的契合点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交通广播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消息的传统习惯,同时分流了大量的受众,交通广播的先天优势也受其挑战,在适应与改变中更多的是融合与创新。本文就其融合的三个节点,阐述其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碰撞、适应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杨跃  邓婕 《中国广播》2014,(4):8-12
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多方面影响社会,间接促使中国交通广播的产生和发展。1991年以来,中国交通广播在探索频率专业化、媒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交通广播模式”,引领、推动着中国广播的变革和发展。本文试通过梳理中国交通广播发展历史,力图分析、总结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交通广播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赖黎捷  朱辉 《视听》2023,(5):148-150
内江交通广播历经数年发展,已经成为四川省内具有强势影响力的品牌媒体。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作为地市级的交通类专业广播频率,内江交通广播在以正确导向为宣传报道核心的原则下,坚持以“服务为根本”的发展理念,借助新媒体平台深耕“广播+”创新实践,实现了交通广播从单一的听觉媒体到提供全面、多维的各类信息的服务型媒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王媛 《中国广播》2011,(2):77-79
广东交通广播竞争激烈,在各频率用尽浑身解数抢夺同城收听率高地的同时,更有智者在有层级地逐步构建自身品牌的价值。在评估自身收听率、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把拓展品牌知名度、培养受众满意度和忠诚度的经营策略在节目内容定位、节目功能扩展、新媒体技术整合应用等方面落实。本文以羊城交通台和深圳交通台为案例剖析其在各自品牌价值的战略构建中的策略,为广东交通广播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立足我国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已经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冲击,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而面对今天激烈的媒体竞争,交通广播还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树立危机意识,不能因为一点成就便放弃创新和发展。要充分利用我国的传媒平台,增加创新环节,提高广播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南京交通广播的全媒体传播实践出发,从网络视频直播的发展及现状、交通广播进行可视化直播的探索之路、可视化直播对交通广播的意义、可视化直播对交通广播提出的新要求及应对等方面论述了交通广播在搭建全媒体传播新架构中对可视化直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地市级交通广播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塑造独特的频率形象,让听众了解频率节目特色。本文以湖南株洲交通广播的频率品牌建设为例,对地市级交通广播如何制定自己的品牌战略进行分析和设计,希望能对各地市级交通广播媒体构建有竞争力的频率品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在电力、通讯、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广播电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广播作为收听人群众多、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的广播媒体,在"平时服务、突发应急"的原则下,成为了突发事件报道的最佳媒介。本文以延边交通广播积极应对恶劣天气直播报道为例,从交通广播应对突发事件、承担社会责任分析交通广播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的应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军 《中国广播》2014,(4):27-31
媒介融合既为广播媒体带来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发展的良好机遇。广播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成熟的交通信息及本地生活资讯采编播体系,融入新媒体手段,让技术为内容服务,绝不让融合削弱广播的媒体特性,而是获得更广阔的传输平台,为交通广播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结合羊城交通广播在新媒体广播方面的实践,阐述了新媒体为交通广播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交通广播的生存发展构成了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时代交通广播面临的挑战,提出交通广播应该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推广碎片化精品节目,构建大交通信息平台,开发手机应用市场,探索多元化产业经营之路,最大程度地创造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8.
前景传播与"交通广播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面对“各领风骚没几年”的白热化媒介市场竞争,持续上升的交通广播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媒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人称“交通广播现象”。前不久,我读了北京交通广播总监王秋的文章《交通广播未来五年发展框架》,提出了北京交通广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设想:信息经营战略、跨媒体经营思路,跨行业经营战略、专业人材战略等。这反映了中国交通广播的“领军”人物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使我悟出,面对成绩的清醒和前瞻思维,应成为解读“交通广播现象”的主题与核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刻、持续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尤其是智能手机、手机APP、微博厂微信等的出现和普及,对交通广播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交通广播的发展情况、危机及优势,提出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搭建交通广播业务支撑平台,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发布、分享与交互,并对系统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芦珊珊 《出版广角》2016,(10):56-57
文章从移动互联时代交通广播节目面临的挑战出发,选取湖北楚天交通广播方言节目《好吃佬》为案例,从避开聚众传播路线,坚持分众服务;避免多元信息传递,立足本土特色;推动融媒体的发展,有效取长补短;摒弃网络传播缺陷,保证节目品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交通广播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