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改善现阶段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规划不合理、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业务应用分散、用户使用困难的现状,本文以引进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KINGOSOFT)对学院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为背景,对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技术架构及数据资源的传递共享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做好数字化校园顶层设计,提供平台与接口标准,达到信息分享、打破数据信息限制,通过统一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是数字化校园管理和教学发展必然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9,(8):18-24
针对当前智慧校园中存在的业务流程阻滞、数据治理艰难、基础性信息化平台建设缺失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在云平台三层架构的基础上,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和认证(注册)中心的建设,在平台服务层实现业务流程整合、数据统一规划治理和管理服务应用标准化的功能,并通过融合式信息门户建设改进应用服务层的服务。此外,文章还给出了具有可持续性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实践方案,并探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提出一个基于SOA架构的数字化校园门户的设计方案。结合portal技术设计统一门户入口、页面整合、角色访问控制、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异构系统整合等,形成统一的SOA信息门户整体实施架构。实现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从而消除信息孤岛,方便校园用户应用及科学管理,降低门户实现和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提升,办学能力、转变办学模式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各类大型信息系统。这些独立的信息系统严重影响了数字化校园的协同合作以及整体效能的发挥。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EAI)能够消除系统间的信息孤岛,发挥原有信息资产的潜在优势,因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产业界的广泛应用。基于面向服务的EAI架构思想和实现技术解决数字化校园网上腐校手续办理的实例,通过基于业务分析、流程分析和服务分析三个步骤,阐述数字校园应用集成的分析过程,并从逻辑和技术两个视角揭示数字校园应用集成框架的组成结构及技术架构,实现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和用户界面集成。该方案可以满足数字校园集约化、集中化和精细化的管理需求,既实现高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业务协同,又体现高校原有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期间,高校基本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数字化校园,建立了面向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如智慧课室系统、一卡通扩展系统和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监控系统等,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也开始不断深入;基于三大平台的系统集成,基本消灭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全业务数据的集中沉淀,数字化校园不断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迈入智慧校园阶段。建设共享数据中心,解决“烟囱式”系统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应用资源、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基础之一。在对目前高校数据中心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设计了高校共享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应用虚拟化技术整合基础设施资源,研究了学校统一信息标准建设,详细分析了数据交换与清洗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提出了业务系统接入共享数据中心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校信息化建设一般需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系统集成阶段、应用集成阶段和信息集成阶段。通常把前三个阶段称为数字化校园建设,而“信息集成阶段”是要在应用系统完成学校主要业务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以参与者(学生和教师)为主线,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重视用户体验和感受,使得信息化工作的效果最大化,称之为智慧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信息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的问题日益突出.介绍了Web Service和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体系架构以及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和特点,并且在分析现有校园系统建设弊端的基础上,对基于Web service服务的SOA架构来构建高校校园网的方案进行了研究,构成具有统一用户、资源等功能的平台,共享性高、复用性好,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在信息系统支持层面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数据融通、系统整合.北京市西城区于2010年由区信息中心规划,以信息化项目形式建设“西城区教育数据交换平台”,本文介绍这一建设实践的过程和经验,从整体设计、架构规划、技术实现角度全面展示平台的系统全景,系统阐述了平台对北京市中小学应用互操作框架(CIF规范)的标准化验证过程.通过平台的应用实践,展开了数据交换对建构数字校园项层设计以及处理信息化系统进化问题的实践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站式"服务是高校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是信息化服务概念的延伸和信息化助力校务改革和发展的具体表现。复旦大学在十多年信息化校园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类别和业务周期重新规划信息化业务流程,基于数据集中实施数据分析和利用,整合跨部门业务,抽取共性服务,建立适应用户习惯和新媒体的门户应用,形成了一个集信息服务、应用服务和综合统计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体架构信息化"一站式"服务的框架主要包括数据集成、服务管理、业务整合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资源整合和共享是新时期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信息化的成功离不开信息基础平台,从搭建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共享和交换三大基础软件支撑平台入手,分别从信息整合、应用集成和数据集中与共享三个方面进行各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为学校提供高效、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种业务系统未能实现数据共建共享、信息孤岛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数据虚拟化技术构建高校云数据中心的方法。阐述了使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技术构建硬件平台层的方法,分析了数据存储层架构及数据共享方式,介绍了数据虚拟化层的结构以及逻辑实现方法,详细分析了应用接口层的实现原理和服务架构,以及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数据虚拟化技术构建的云数据中心,能够对各种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抽象,定义出新的数据对象,并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提供给上层应用使用,解决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的不断完善,很多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信息门户作为信息服务的载体,是数字校园的总入口,不仅实现了新闻、通知的聚合和推送,对高校中各类信息化业务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和整合,同时,具有社区协作、个性化栏目、信息服务、页面定制等功能,使师生在获取特定的信息时,不用进入众多独立的系统,而是经由信息门户直接获取,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完善的信息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高校数字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无法有力支撑智慧校园发展、基础业务系统建设不全面、数据孤岛、应用割据、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等不足,提出高校数智校园建设方案。以某高校的数智校园建设为例,通过构建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环境,打造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各个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和高效流通,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其他高校的数字化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目前高校信息化管理效率的瓶颈出发,提出基于.NET技术架构结合MOSS技术为数字化校园管理提速,解决高校各应用管理系统之间信息的分散和孤立,为整合各种资源的信息门户建设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办法,从教学和管理上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数据时代要求人们对生活、工作、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迈入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也从数字化校园发展为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包含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一站式个性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移动智慧校园以及安全设计等内容,对智慧校园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对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描述。智慧校园建设将给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7.
智慧校园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已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依据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对高校信息门户的需求以及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在对校园信息平台和综合服务系统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尝试给出一种基于自助服务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以期为高校师生用户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自助服务,为早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智慧教育做铺垫。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规划建设内容 1.重点开展信息应用与管理平台规划与建设. 重点开展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力争打破“各自为政、自主建设”的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解决“信息孤岛、重复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改造现有人事、科研、校园卡等信息系统,完成现有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库的对接,实现基础数据资源共享;建设以综合办公和公文交换为中心的校园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校内电子办公;建设以学生服务为目的的新生注册报道服务系统、学生日常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和校友服务信息系统等,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信息化;围绕教育教学,逐步完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教学管理、协同学习的信息化;在基础数据库建成和部分业务系统完善的前提下,建成能实现校内外信息收集处理、个性化定制的校园师生信息管理与展示的门户系统,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收割、信息展示的个性化与门户化;校内应用系统与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度超过80%,为不同层次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校园信息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辅助决策支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应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是一套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将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并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集成的系统平台。使用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资源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某高校先后建成了人事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科研系统及业绩系统等业务系统,为了解决各业务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共享能力差、业务适应能力差等问题,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思想构建高校数据管理平台,提出一种基于ESB-SOA的高校数据管理平台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各类异构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共享,保证数据跨系统、跨部门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高校后续信息化建设搭建良好的基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