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教学改革以及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对中国各省及国外高职院校技能抽考制度进行了研究,结合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分析,由此构建了湖北省高职专业技能课程抽考制度框架。在该框架下对湖北省高职技能抽考专业课程选择、考核方式、题库建设、评价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贺映辉 《考试周刊》2013,(66):174-174
湖南省教育厅通过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抽查检测各学校的办学质量。此项检测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深入解读了专业抽查标准与题库后,将抽查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建立教学空间全天候辅导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促使学生在技能抽考中取得好成绩,并促进专业发展与课程教学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对接岗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能抽考构建高职专业核心课程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次创新性尝试,能促进院级课程技能抽考与省级专业技能抽考的有效衔接,对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督查为契机,以"化工总控工(四级)"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开展湖南省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与题库开发工作,制定了符合学生职业技能成长规律、便于考核的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建成了涵盖化工单元实操、化工单元仿真操作和油品分析等模块的技能抽查题库。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岗位的技能需求出发,结合技能考证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中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供配电技术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建了“题库式考试+实物电气绘图+项目设计”的考核模式,对专业课程的多元化考核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更多体现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堂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对于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训练,应有效实施"双循环"实训模式,将工作任务项目化,实训场地循环利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实训和技能同步提升的目的,对于迎接湖南省的专业技能抽考及专业星级评定的档次提升,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借鉴国际职业标准开发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考核模式,我院采购供应管理专业依托省重点中高职衔接项目,不断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围绕"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建立采购供应管理专业课程过程考核标准,以体现采购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本质之一就是核心课程“岗证融合”建设.本研究依托高职专业,把岗位技能标准的要点融合八日常课程教学中,在课程考核上引入了职业技能鉴定形式,利用通行的岗位技能标准来衡量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找到了课程建设的常规模式上突破口,即探索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专业课程的“岗证融合”,其实质就是要根据岗位技能标准在实训场所对学生技能操作进行现场考核,成功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秘专业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考核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测试,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有机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检验的重要标准。在对传统考核方式弊端分析的基础上,旨在探索一套重过程、重技能、开放式的办公自动化考核模式,从考试细则、考核方式、题库建立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同时还提出了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该考核模式的建立,以期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以项目任务为主线,确立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教学;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过程包括: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确定职业核心能力、设置专业系列课程、设置综合实训项目、确定顶岗实习要求.  相似文献   

12.
面对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现状,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必须改革。高职园林专业职业目标应定位于每一岗位群的中、低职位,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在课程模式改革方面,应注重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课程编排、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改革。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等方法,学练并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基础能力、专项能力、拓展能力的三阶段培养目标,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公共拓展课程模块。根据上述三个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和五个课程模块进行设计的学业评价体系,强化了企业育人的话语权,具体由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构建以"学生标准+学徒标准"为重点的学业评价体系,形成考核主体多元、考核客体双身份、考核结果与就业挂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霞芬 《成才之路》2013,(28):26-27
自2010年以来,湖南省开始在职业院校实施学生专业技能抽考。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连续三年,取得优异的成绩。当前,应该加强技能抽考的导向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展明星 《广西高教研究》2013,(12):125-126,129
《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为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培训方案、方案实施、实训考核、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探讨了研究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培训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掌握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发挥考试、考核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结合《化学工业分析》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改革原有的考核模式,采取将课堂出勤、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程学习心得总结以及期末总结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的多元化考试、考核方法,激励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与专业技能。实践证明,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改善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开发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考核评价中脱离能力本位的弊端,依据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课程实施的特征,确定了考核评价改革思路,构建了专业素质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旨在考核学生"合理确定造价和有效控制造价"的专业核心能力,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内容。由此引导和激励了工程造价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并构建起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推动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药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根据其教学特点,从提高教师质量、严格实验室管理、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专业技能抽考评价体系为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药用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有效地实现实验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课程项目化是指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为例,就该课程的课程项目化的重要性及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