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教育社会学自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尤其是自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并形成了各种学派。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有些学派如教育知识社会学和课程社会学本身就是以学校课程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事实上,教育社会学的三大流派——结构功能学派、冲突学派、解释学派都从不同的视角透析了学校课程,并提出一些令人思索的问题。 一、课程的定义 一般来说,在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应该教和应该学的东西的话,这个学校或班级就  相似文献   

2.
“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从课程社会学看“学校知识”课程社会学把学校中所传递的知识 ,视为课程如何加以组织、分配的知识结构与过程的问题。就是说 ,“学校知识”的问题 ,与其说探讨应当是什么知识 ,不如说探讨学校知识和课程的构成原理本身存在的基础。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焦点是 ,阐明课程组织的结构性分配原理 ,诸如学校知识选择之际的权力介入 ,课程编制中组织知识时的“分类”与“分层”之类的分配。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末至 70年初 ,英国的新教育社会学派就主张 ,必须立足于社会观点去理解课程 ,把学校中所教学的知识内容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中心课题来…  相似文献   

3.
《教育研究》2013,(12):162
艾沃·古德森教授著作艾沃·古德森,英国布莱顿大学教授,博士,研究领域为教育社会学,著有《环境教育的诞生》《课程研究领域的领导者》等。《课程与学校教育的政治学——历史的视角》对于中国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所遭遇到的问题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内地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社会角色的呈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的起缘及目的本世纪七十年代前,教育社会学未把研究焦点放在课程上,将现存的学校课程视为理所当然,着重探讨课程与学生社会化的关系。然而,七十年代初兴起于英国以解释论为主的新教育社会学则主张学校的教育知识(主要通过教科书呈现),以及其传递、评价的过...  相似文献   

5.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6.
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任友群 《上海教育》2001,(22):31-33
本文通过对隐性课程本质的探究,鼓励教师和管理者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获得一个学习环境的全面视图。文章首先呈现的是隐性课程影响教育进程的历史回顾,接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及其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间接学习一直在发生而教育工作者却常常忽视它。我们应该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探索课程中的这些效果,最终调整对学校教育的设计并引导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相似文献   

7.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实际,对当前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进行探讨。认为设计课程的前提是要研究人、认识人,建立教育与人生的关系。课程的构建与思考不应仅限于讨论课程和教育内部的要素,还必须讨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的关系,研究时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近年来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学校课程的构建路径与方法,提高课程建设的效力感。  相似文献   

8.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南京师大“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学校课程既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范畴,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课程作为“从一定文化社会里选择出来的材料”,①具有无可争辩的社会性,课程的决策、编制、授受及评价等,无不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课...  相似文献   

9.
课程评价的社会学概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课程社会学研究,标志着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重心的转移。课程社会学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将课程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从课程系统内部探及了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与评价,指出课程是一种“法定知识”,是社会对其成员加以控制的中介。①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评判课程的价值,对处于社会系统中和处于师生互动系统中的课程作出价值判断②。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课程评价的社会特性,探及其社会学意义,是课程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冠任 《师道》2009,(6):17-19
一、潜移默化的公民教育 在美国不设专门的政治课,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是以说教为中心,是空泛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重视孩子的政治教育。实际上,美国的政治教育是以一种细雨润物的方式进行,而有别于中国的风声雨点一起下的方式。他们是在学校的文学、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中,以及家庭和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结合实际,潜移默化地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史学研究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美国教育学家波克维茨的社会认识论将历史化和问题化引入课程史研究,开辟出课程史学研究的新理路。社会认识论强调知识内嵌社会性并与权力融合共生,它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关注理性系统。社会认识论将学校教育知识视为一种与权力有关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学的角度反思当前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各种话语的历史形成过程,并剖析背后的权力运作。以社会认识论为基础,课程史学研究新理路涵盖了五个逻辑转向:从主权权力观转向生产性权力观的核心理念、从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去中心化的关键焦点、从地理空间转向文化场域的限定视角、从线性进步转向间断变革的历史时间观、从编年史转向当下历史的研究范式。新理路揭示了历史的织造特性,填补了传统批判教育研究的不足,审思了课程改革研究,界定了课程史研究者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12.
试论解释论之学校功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兴起的解释论,是对以功能论和冲突论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社会理论的挑战。它关注教育社会学微观领域的研究,使社会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课程编制、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既推动了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又促进了社会学理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情感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来发现学校教育中的情感现象与问题,阐释学校教育中的情感与宏观、中观和微观社会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找寻学校教育中的情感及情感教育问题解决的社会策略.其研究内容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探讨.教育情感社会学拓展了教育社会学和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空间,凸显学校教育中的情感及情感教育教学问题的社会性根源.  相似文献   

14.
《班级社会学》是片冈德雄教授专门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编写的一本科普与学术相结合的著作。片冈德雄是日本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专门研究班级社会学、教学社会学、课程社会学、文艺教育社会学、  相似文献   

15.
《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英国伦敦大学课程研究部主任丹尼斯·劳顿教授等撰写的,该书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和语言学等不同方面广泛地探讨了课程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地介绍了有关的教育专业知识,不失为  相似文献   

16.
新教育社会学的课程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英国社会学者扬(M·F·D·Young)和伯恩斯坦(B·Bernstein)等人出版了《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专著,从而正式揭开新教育社会学流派的序幕。这一流派的研究重心是学校的教育知识(即课程)。  相似文献   

17.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实现历史教学文化价值的着力点,也是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立德树人的途径。课程的规划和实施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和效度,将教育整合进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并合理结合一标多本背景下的补充性文本,拓展学习的领域与视野。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学校实际相符,将教育上升到精神层面,而不是简单地组织文艺和读书等活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甄别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影响创新教育的教师社会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教育实验研究中 ,学校内部的社会学条件发挥着十分突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学术界早就注意到宏观社会学因素与科学技术创造的关系 ,而对于教师因素这一重要的学校社会学条件则缺乏必要的研究。文章试图从学校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影响创新教育的教师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需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课程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价值观和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有三大推动力:第一,热情和责任;第二,校本研究制度的建设;第三,学校文化重建。我们以为新课程持续发展核心的动力应该是新的学校文化。在新课程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视角的高校学生厌学可以定义为:明知错误而消极或积极地抵触学校教育的某些内容、手段、程序,直接或间接破坏学校教育规范或规章制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校园涂鸦是高校学生厌学的社会学证据,潜意识目的是宣示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借意表达对不文明行为的反对、表达猥亵意念和情绪等。高校学生厌学的本质是一种校园越轨行为。深层次原因是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生需要的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