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由来已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太重视对教材的"三透"处理,即教者要吃透教材、讲透教材,学生要学透教材.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绝不能用一节课或几节课"讲学"一篇现代文,而应用一节课或几节课"导学"一篇或几篇现代文,让学生"多读、多记、多写、多练"仍然是学好语文的最古老、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五严”下,你的语文课堂教学准备好了吗?一周只有那么几个45分钟.而一堂课,既不可以从头讲到尾,又要完成大纲下达的教学任务,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如何上好一周仅有的几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中的45分钟,对于一线教师绝对是巨大的考验.面对“五严”,可以用来讲课的时间少了;面对“五严”,可以给学生更充足的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自主活动;面对“五严”,课下的教师要更忙碌,要100%地充分备课,专研透教材、习题,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一堂课讲授的要点,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郭家科 《学周刊C版》2010,(6):155-15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初中语文课,一周就那么几节课,语文课本每学期就那么几篇范文,仅靠课堂上那么点时间学课本上的几篇范文是不够的,要想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大的提高是很困难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外阅读”一词越来越多地跃进我们的视野,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的任何一篇课文都可以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透视语文体系的知识点。一篇文章的信息量是十分丰富的 ,有的光题目就可以讲一节课 ,想把文章的所有信息都抛给学生 ,那是不明智的 ,也是不可能的。那么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解读有价值的信息 ?这是值得我们语文老师深思的 ,这就牵涉到语文教材的处理———讲什么、讲多少和怎么讲的问题。如果我们明确教材 (尤其占较大篇幅的现代文 )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一、教材的处理要以激发兴趣为起点应该说 ,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程度往往是语文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是一篇浅易的现代文。这类文章怎么教读?吴老师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了回答:在“深”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做到“深”呢? 一是教学目的要明确、集中。一篇范文,可教的东西很多,即使浅易的现代文也不例外,然而课时却是有限的。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让学生确有所得,那就必须对教材进行一番处理,确定哪些内容教或多教,哪些内容不教或少教。也就是说,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吴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她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定了“选材”这一重点,然后围绕中心安排了教学的全过程。不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复习应抓好:“抓点、抓线、抓面、抓练”的功夫。“抓点”。所谓点,指重点、弱点。现代文阅读的重点是“篇章”。篇章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无论是字、词、句也好,还是语法、修辞、逻辑也好,甚至连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包括在内。如要测试学生分析一个语段或一篇短文,则是综合考察了学生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又考察了他们理解问题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因此复习现代文应以培养学生分析一篇短文或一个语段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中的“篇”为训练单位 ,以“篇”中某一节课为课堂教学研究的着力点 ,各级教研部门组织举行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大都是让教师执教一节课 ,使之展示一篇课文教学全过程的却是不多 ,组织多位老师展示训练组教学全过程的更为罕见。这样研究的结果 ,导致有些教师一直在一节课内“打转转” ,胸中没有全文 ,更没有训练组 ,这样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由于缺乏训练组教学全程研究 ,因此 ,学生难以得到不同课例、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所承担的不同训练 ,训练不到位 ,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就不能…  相似文献   

8.
所谓诵读,就是指语文教学中的熟读背诵。不少语文教师尽管在口头上常常提及,但在教学过程中多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讲代读,致使讲读课变成了讲解课。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地提出了中学生要“熟读、背诵现代文和文言文的一些篇或段”。并特别强调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开中学语文教材看,初中课本就有60多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两大部分,阅读部分共六个单元,现代文与古代散文各占三个单元,编排不分文体,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选自第二单元,是一篇现代散文,属自读课文。学习本文,要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多处强调 :“要重视学生思维发展” ,“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来指导语文教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彻底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 :1 语文教材创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 ,都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从历次中考来看,现代文阅读往往是学生最易失分的部分。我们要怎样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要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这个“例子”为本,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和考试。课堂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2.
背诵对学生积累典范语言材料、提高写作水平和陶冶情操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职高语文教材的背诵篇目数量不足,文言文、现代文比例失调,体裁单一。从语文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背诵篇目应以每学期12~15篇为宜,并且要增加现代文,并加强对学生背诵的辅导。  相似文献   

13.
在中考语文中,现代文的阅读是每卷必考,而且是每卷两篇,或记叙文加说明文(多是科学小品文),或记叙文加议论文,不仅分值较重,而且要花的时间也较多,又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因为,现代文阅读理解本身就是中考语文测试的一项重点,同时也是一项难点。另外,很多考生还缺乏一定的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导致了多数考生不会答题或答题时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4.
进行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语文素质又怎能提高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有帮助的。一、精心设计开场白,创设最佳学习氛围“开场白”即引言或导语。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X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  相似文献   

15.
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 ,就没有内驱力 ,学习就没有效果。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 ,我觉得 ,好的语言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一、精心设计开场白 ,创设最佳学习氛围“开场白”即引言或导语。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 ,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 ,把书拿出来翻到某某页 ,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 ,身心都已疲惫 ,正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和其他学科的教材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即除了少量的知识短文外,全部教材由一篇篇作品组成,而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讲解。因此,语文学习是要通过一篇篇课文的阅读,从中吸取知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更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形势。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要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了,而是要做好学生探索知识的领路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学生引上通往知识大门的正确道路。就这个课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一、组织学生归纳共性从若干个别现象中,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认识,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一条探索知识的途径。教师把几篇或几段文字拿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分析、概括,从中归纳出某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办法远比教师生“喂”硬“灌”式的讲授生动活泼得多,深刻透彻得多。通过实践,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了探索知识的方法。例如我们讲知识短文《记叙的要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翻阅已经学过的《一件珍贵的衬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草地晚餐》等几篇课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两大部分,阅读部分共六个单元,现代文与古代散文各占三个单元,编排不分文体,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选自第二单元,是一篇现代散文,属自读课文。学习本文,要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常有些青年教师捧着教材来咨询:“这篇课文要怎样讲才深才透?”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简要回答是:作为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要透,但不等于也要求我们的学生6~12岁的孩子,也要懂深懂透。也许大家对我的回答会感到茫然。于是,我想做如下解说。一是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说课 ,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就一个单元(章节)或一节课乃至一个知识点 ,向同行或上级领导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研究活动形式。这种研究形式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简便易行 ,而且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合作性。下面结合“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谈谈我们的做法。一、说“透”教材要说透教材 ,首先要认真学习大纲 ,了解本课内容在本单元 ,整册教材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作用 ,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新知的生长点 ;进而结合本班学生实际 ,确定教学时数及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一直很注重对语文的背诵考查,不过,多采用背写教材以外古诗文名句方式,来考查学生的阅读面与识记力。无疑,这对扩大中学生视野有其积极的导向作用。但不可否认,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不少师生不愿再在语文教材上下苦功了。加之新教材为减轻中学生负担,在削减语文篇目的同时,也减少了背诵内容,其中尤以现代文为最。据有人统计,现行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初中1——6册,现代文12篇共4138字,文言文19篇共5788字;高中1——6册现代文2篇共1311字,文言文11篇共5409字。(以上数字均不含古现代诗词。见《语文学习》1994年5期严寅贤文《背诵,正日趋萧条》)也就是说,一个中学生在初高中6年学习中,按每年250个教学日计算,平均每日背诵量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