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现代化的学校犹如一部结构精密的机器。性能先进的机器必须有性能优良的零件。但是,零件好,并不等于一部机器就一定好,只有把各种类型和一定质量的零件合理地组合,才是一部高效能的机器。同样,一个学校要高效能,也必须是各类不同人员按比例有机组合。如果比例失调或水平配置不当,这个学校的功能将受影响和阻碍。因此,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要很好地进行教学,不仅要考虑到人员个体“智能结构”,还要研究人员组合的群  相似文献   

2.
字形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道难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在教学中要把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下面,谈谈我是怎样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语文的规律来突破字形难关的。一、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教好汉字的笔顺、偏旁部首、独体字。笔画是汉字结构的基本单位,好比机器的零件。偏旁部首和独体字好比部件。笔顺好比零件和部件的装配方法。只有熟悉了机器的零件、部件和装配方法,才能装配好一台机器,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台机器或一个部件,必须同时绘制组成这台机器或部件的各个零件的零件图和表达各零件装配关系的装配图。本文主要介绍用AutoCAD进行工程设计时,如何利用已绘制的零件图来快速完成装配图的绘制。  相似文献   

4.
镗孔精度分析王玉库镗孔一般多用于箱体的孔加工,而箱体是一台机器的基体,它的加工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如何提高箱体孔系的加工精度是箱体零件加工关键.本文着重分析悬臂镗孔时同轴孔系精加工的精度问题.一、箱体零件同轴孔系的分类:大体上...  相似文献   

5.
乐为 《考试周刊》2011,(76):161-163
齿轮传动是近代机器中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在金属切削机床、工程机械、冶金机械,以及人们常见的汽车、机械钟表中都有齿轮传动。齿轮成为许多机械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传动零件,齿轮传动也是机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动形式。因此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直接影响了机器的质量和性能。在装配调试维修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人类智能始于语言,人工智能始于文字,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是发明了教育,智能植根于教育,教育让人类智能的发展从“现在进行时”变为“现在完成时”。智能机器里的物质和能量是物理层面的真实存在,结构和时间是认知层面的抽象思维。结构和时间寄生在物质和能量上,构成硬构体;机器里的信息是大量的软构体,体现了精神世界可以寄生在硬构体或者其他软构体之上,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可自举和自我复用,始终至少存在下一个时间周期,使得机器能再去“想”,其秩序显示出维持自身思维和产生有序事件的能力。人的思维和机器的思维在数学上是同构的,在物理上是同源的,靠能量支撑,赖负熵为生。智能机器的诞生冲击教育的全方位、全要素,从教“书”,演进到教“学”,再进一步演进到教“育”,从如何拥有知识,演进到如何使用知识,进而演进到如何创造知识。智能时代教育的精髓是培育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思维的核心是抽象、联想和交互,机器亦然。机器用软构体延伸和拓展了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机器可以暴力思维,人和机器互教互学,优势互补,形成迭代的智能。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全人类的面前,读书改变一个人,教育改变全人类,让我们迎接这场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写小说须有生动的细节,如果把小说喻为一架运转着的机器,细节就是构成这机器的零件。作家沙汀说过:“故事好编,零件难找。”在构思一篇小说时,要找到好的零件有时要苦思冥想,甚至绞尽脑汁。俄国作家契诃夫就是擅长运用细节的“高手”,在《一个官员的死》中,  相似文献   

8.
第四讲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楷书的结构前面我们研究了点画的写法。但点画不是字,它要经过一定的搭配方能成为字。这好比“零件”、“建筑材料”,要经过一定规则的装配和建造方能成为机器和房子一样。把点画搭配起来成为字,就叫结构。所以要把字写好,除了练好点画,还得讲究结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辽宁省“八·五”重点教育科研项目──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试点校,1990年起在技能培训的实习教学领域实施广模块教学”法,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深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毕业生颇受用工单位的青睐。现将“模块教学”法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一、模块教学法的基本结构“模块”,形象地说好似一部机器。它是由若干部件构成,而每个部件又由若干零件组成。每个零件、部件都在机器整体中有机地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这整体、部件、零件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模块”。“模块教学”是把培养目标中备技能等级的应知、应会…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讲好尺寸链课,培养学生在设计、制造和装配等过程中熟练运用尺寸链原理的能力,对保证机器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几年来对机制本科生教学的初步实践,谈几点体会。1 确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国内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若只按尺寸链内容的编排体系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分散”体系,将尺寸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工艺尺寸链编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一章,另一些基本原理和装配尺寸链编入机器装配工艺基础一章;再一种是“集中”体系,重新编排“分散”体系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与机器装配工  相似文献   

11.
投币机是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孩子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主题活动“路边投币机”旨在引导幼儿从关注“投币机”开始,通过寻找、探究、采访和交流,与社会生活资源及周围人的互动,产生了解各种新事物、搜索新信息的兴趣,初步感受现代智能机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一“咕隆——咚”目标:1.倾听故事,体验“咕隆——咚”机器的神奇。2.了解周围生活中的投币机,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准备:相关食物的图片。过程:一、引起兴趣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二、提出问题1.小老鼠碰到了一台什么机器?它会发生什么事情?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咕隆——咚”机器吗?你看到…  相似文献   

12.
我校于1993年自筹资金近20万元,购买微机33台。为了管理好计算机房,更好地为计算机教学服务,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计算机房的管理,说到底是对每台机器的具体管理,而最终又应落实到使用每台机器的人的管理上。而中学计算机房的使用人员是教师和学生,它是一个流动的群体。为此,应该以“动”制“动”,辅以动态管理,落实上机管理条例。所以,我们建立了“两表”、“两卡”使用制度,使机房的管理制度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企业看作一台机床,我们每个人就像机床上的一个零件。只有每个零件过得硬,企业才能高速高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全国劳模、齐齐哈尔北京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杨承忠班”班长朱立彬,不仅自己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并且,还带出了一支技能过硬的全国先进班组团队。朱立彬,也被誉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很多教育管理者越来越推崇一种量化的管理模式。毋庸置疑,这是一种严格的管理模式。在量化细则的制约下,学校如一台机器一样按程序运转,老师就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按时上学放学,按规定的形式备课,按规定  相似文献   

15.
公差制度、加工过程和检测手段是实现零件互换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三者紧密联系,却又自成体系。在现行的课程结构中,加工过程有《机械加工工艺学》课程,“公差配合”和“测量技术”两者作一门课,长期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结构是欠妥的。 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内涵不同 “公差配合”和“测量技术”属不同的范畴,研究不同的问题,“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是零件具有互换性的保证,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保证。“没有标准就没有现代化”。“测量技术”属计量学范畴,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是实施标准和质量监督的眼睛。“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公差配合”从“精度”或“误差”的观点去分析研究零件及机构的几何参数,其基本是误差理论,基本的教学研究方法是数理统计,研究的中心是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解决的办法就是规定分差。“测量技术”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订有关计量标准,研究如何选  相似文献   

16.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在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先画出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画出零件图并按照零件图加工生产零件,最后再依据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装配图是产品生产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文件,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是产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常把这个环节简称为“拆图”。  相似文献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在“智能+中医药”复合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背景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硬件资源有限。在“智能+中医药”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可共享软件环境体系方案的提出与实施,既可以使计算机教学实验室软件环境干净、轻量,从而提升机器性能,又可以方便实验室技术人员、学生和教师通过共享软件环境资源轻松部署复杂实验环境,提升课程实验效率,从而助力“智能+中医药”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我渐渐地恢复了意识,苏醒过来。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刺眼,除了一台又一台闪着耀眼白光的机器外,别无他物。 “欢迎你来到25世纪的科技医院。”突然传来硬邦邦的声音。 我脱口而出:“谁?谁在说话?”我环视四周,不见一个人影。 “这里是25世纪的科技医院,我是这里的医护工作者,你抬头看看天花板,就可见到我了。”那硬邦邦的声音回答道。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人工智能研究的就是怎样利用机器模仿人脑从事推理规划、设计、思考、学习等思维活动,解决迄今认为需要由专家才能处理好的复杂问题。通俗一点说,就是用计算机来表示和执行人类的智能活动,其目标是利用各种自动化机器或智能机器,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某些“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机器调整装配的三种基本方法.从理论分析入手,考虑不同的装配类型,以保证装配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为目的,阐述了可动调整装配法的原理及其特点;通过实例阐明了固定调整装配法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及其应用技巧;在对误差抵消调整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后,得出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技能,有助于产品设计过程中合理确定零部件结构、尺寸,简化制造工艺、降低零件加工难度、保证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