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莱夫和温格(Lave & Wenger)在《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参与》中提出的,用以表达一种基于知识的社会结构。他们认为,实践共同体实际意味着在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共同体"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莱夫和温格在《情景认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共同体"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的活动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义是什么。而教师共同体是学校教师通过参加学校团体的实践活动,彼此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沟通与交流,分享各种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在成员之间形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概念理解片面、个体认知过程缺少关注以及内部组织层次受到忽视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即从“共同体”出发,重新阐释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揭示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心理学”课程为例,通过对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要素,即教师与学生、认同与协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由莱夫和温格两人提出。他们使用这一术语来体现个体和共同体加以联系的重要性和共同体使个体实践合法化的重要性实践共同体是多个个体的集合,通过个体长时间的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确定一个共同的事业,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群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个体,在同一个实践活动中的相互影响,从而提升自己在这一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组织形态。在该共同体中,  相似文献   

5.
喻叶东 《教师》2011,(29):10-13
“共同体”一词源自1887年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目标一致、共同理解、共同参与和享受为一体,个体生活于共同体中并通过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存在。即“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包括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实践;互相依赖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特色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教育行动。该课程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它的开放性、趣味性和真实性,能够有效地拓展智障儿童的思维空间,帮助他们快乐参与到所处的“社会大花园”中。因此,精心策划、实施适宜的特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实践—参与”教学模式是在专业面向的职业实践共同体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沿着特定职业发展逻辑所规划的生涯路径,以职业实践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形成为目标,多要素、多层次的社会化具身参与系统。针对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场所之间长期存在的实践模式及其情境脉络不连续问题,“实践—参与”教学模式从职业实践的教育属性、职业知识的境脉依赖、职业学习的“参与”本质、职业技能形成的具身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理论渊源;基于“实践共同体”模型建构了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新形态;从职业实践样本整体开发与共同体境脉展开两个方面,职业实践具身参与的行动、认知、交互和认证四个环节,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设计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8.
教师参与教育行动研究,并与专业研究者合作构建“基于对话”的研究共同体,是教师逐步形成研究意识、发展和提高实践研究能力的可靠路径。小组研讨制度是研究共同体的运作方式,“基于问题的探索过程”和“开放性的经验分享”是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多向互动、智慧共享的“对话”是共同体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践共同体能够丰富研究的视角,为理解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提供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践指导。在职业实践中,新型职业农民总是处于不同的实践共同体中,并实现动态性成长。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是一种持续发展且不断学习的历程。在该历程中,实践共同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获取职业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建构职业实践的意义,并实现身份认同。新型职业农民在实践共同体中的成长呈现出的特征:一是在不同阶段所参与的实践共同体性质有所不同;二是在不同阶段参与实践共同体的目标有所不同;三是在不同阶段所参与的实践共同体难度有所不同,呈现出从易到难再到相对容易的态势。然而,参与过程的隔离状态、难以有效寻获所需的共同体和难以实现对话的对称性,削弱了新型职业农民在实践共同体中成长的效果。实践共同体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创设了重要场域,因此应积极培育多种实践共同体,为新型职业农民有效融入提供载体。新型职业农民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实践共同体。新型职业农民要保持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需要利用自身的信息和资源,坚持不懈地参与并有效融入。  相似文献   

10.
2020年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教育,保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认为如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类的活动;而“教育,保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我们的理解中是“行动”,即加强生态教育并采取实际行动,来激起人们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做出改变。  相似文献   

11.
以“物质成分探究”一课为例,采取基于个案的行动研究方式,利用PCK框架及量规评价每一阶段教师L的PCK,数据表明教师L的PCK各成分均得到有效发展。学科理解研讨有效地促进课程知识、评价知识发展,学习任务为策略知识的精细化设计提供载体,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实践是提升学生知识的最佳途径。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学科理解为教师PCK发展奠定重要学科基础,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行动研究为教师PCK发展提供场域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动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动研究为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提供了现实途径;行动研究是以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反思性研究,为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行动研究是构建“研究共同体”的过程,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三动”教学法新探陈华清对于“三动”教学法,理论界早已有定论。何谓“三动”?简言之:上课求生动、课外有活动、课后见行动。这一方法应该说是包容了其他教学方法。课堂上的教学相长延续到课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和行动中逐步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  相似文献   

14.
一、对德育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的理解 1.对德育学习共同体的理解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辅助者(教师、专家、辅导者、同伴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社会强化,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促使他们持续、努力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做中学”、促进发展,在新课改下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为该理念构建了体验式学习圈理论模型,提供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加深认知,深化情感认识,落实行动,可以促进该理论的实践,根据学习经验选择活动主题、在实际活动中达成个性体验、加强反思形成抽象概念、更新情境检验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是从日常活动中与人相依的真实、复杂与虚拟的情境来研究职业能力开发的。在人类学视野中,职业能力开发是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职业能力的开发过程,就是受训者在实践共同体中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方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的理解和参与过程。它强调职业能力开发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必须与生活世界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在解释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内源性能力时,容易受到“中心-边缘”模型干扰,而采用带有人类学意涵的“扎根式世界主义”视角,则有助于消解“中心-边缘”二元对立。基于该视角,可构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能力的三种来源,即个体生命参与世界的日常教育行动、走廊区域中的地方协同模式以及“天下观”视域里的共同体理念。这三种来源均承载着世界主义转向中的人类学关怀,即看到每个群体想象、参与和解释世界的能力。由此,每个地方都能具有“世界性”,而“中心”和“边缘”在世界主义图景里,也成为相对的概念。中国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中,怀揣“扎根式世界主义”的人类学关怀,能提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而中国的具体实践也成为推进世界主义转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文化—活动"理论源于维果茨基的研究,现已在西方得到了很大发展。该理论反对简单思维,以对于心智的重新理解为突破点,认为心智既涉及内心活动,又涉及外在行为,由个人观念和他人经验或公共知识等文化要素共同构成;心智既属于个体,也分布在群体之中。学习是主体跨越其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当代"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已经从儿童学习拓展到成人学习,从单向流通拓展到共同建构,从能力差距拓展到概念差距。学习可相应地理解为不断重构实践模型的过程、生成个人理论的过程和参与共同体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共同体是我国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在其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反映了实践层面对学习共同体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本文分别从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四个方面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进一步廓清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自身的重要属性,分别是内在要素的杂糅性、愿景的共同性、活动内容的学习与探究性、活动目的的发展性、活动方式的参与与合作性、活动途径的沟通与分享性、活动保障的内化规范性、建设类型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20.
谈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斌 《教育与职业》2007,(35):101-102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培养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受训者在实践共同体中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方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过程的参与和理解。它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培养完整的社会人,培养环境必须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