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传杰 《传媒》2016,(24):75-77
"互联网+"背景下,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日益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其产品推送方式也更加视觉化、个人化.但移动网络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流行音乐的规模化传播效果,自媒体平台的推送式传播与用户的个人化音乐需求存在错位.流行音乐应借力于自媒体文化集群效应下的精准化分众传播、圈层扩散传播,以便更有效地拓展自身的受众市场,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时代,场景化现象在新闻传播领域全面渗透.场景应用引发传媒业从信息采集到编辑制作,从阅读体验到内容推送等诸多环节的革新与流程再造,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新闻传播的业态面貌,场景的智能融合赋予移动传播魅力无穷的景观呈现.  相似文献   

3.
听觉回归在视觉爆炸时代另辟蹊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APP实践场景化传播,从传统的注意力和流量转为关注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也着重打造由线上到线下的多元拓展.但是隐私伦理困境、信息茧房效应、用户黏性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促使移动音乐APP传播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之下,注重发掘音乐应用场景联动的可能性,将"场景+"模式作为未来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4.
陈孟 《青年记者》2021,(19):4-4
5G背景下,无处不在的内容触达将带来无限新兴的场景消费,重新定义媒介与受众的连接方式。1.5G推动移动终端向泛在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5G的成熟,移动互联网会成为信息获取、传播、交互和消费的主流入口,各种场景下都会有更便利的网络接入口,将各类信息内容推送至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车载平台中。同时,流媒体视频平台将会激增,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核心要素,场景有效提高了传播的精确性,以技术为支撑分析预判用户的需求变化,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体验,实现内容服务的有效适配性。场景化时代,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呈现明朗化的发展态势。基于粉丝经济的音乐传播呈现着延续性、裂变式、创造性特点,使得以情感、文化为强关系纽带的粉丝用户共享、分享或创建新场景,从而呈现出基于场景服务的智能、游戏、关系、营销新趋势,推动音乐传播的智能化、社会化、创造化发展,实现新的场景化传播变革。  相似文献   

6.
张洪红 《青年记者》2016,(30):92-93
品牌场景体验式营销时代到来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在其著作《即将到来的场景革命》中指出,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流量和入口,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在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竞争力已经大不如前,品牌正在经历从产品到场景的变革,注重场景体验的时代已经到来. 场景体验式营销,是指通过对消费者特定行为下的场景入口覆盖,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特点并满足其需求.它的本质是精准推送,即根据消费者所处的时间、空间及相关购物场景状态向其进行营销信息的精准送达.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各大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移动端的营销布局,积极打通移动端和PC端的连通渠道,以实现对于用户的全方位立体式覆盖.如今消费者不会对商家推送的信息照单全收,而是需要一定的契机和诱因来进行触发,此时,场景就充当了消费的契机和诱因.  相似文献   

7.
闵小敏 《传媒》2021,(21):61-63
融媒体时代,在信息技术的全面赋能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场景化、碎片化、移动化等新特点.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冲击,音乐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家族中的"弱势群体",在互联网思维和自身专属优势的共同加持下,开始出现明显的"触底反弹".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生态语境,音乐广播如何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快速找准发力点,积极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结合具体实践案例,从场景化、社交化、跨界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融媒体时代音乐广播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人民网“人民现场”专栏是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转型的重要尝试。本文基于场景理论,以“人民现场”专栏为研究对象,探析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的场景呈现、场景连接及场景服务的传播策略,并针对新闻发布会场景建构中的不足,从技术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交层面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印尧  陈华 《东南传播》2021,(9):123-126
媒介技术融合的演进使得"媒体"一词的概念日益宽泛,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促进了用户与媒体传播的对等平衡性.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的发展重构了社会的传播生态和连接逻辑,洞察用户情绪、建构用户场景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性思维方式.从用户定位到社群场景建构的演绎成为互联网思维下提升传播效果的最有效路径,传播技术的演进创造出新的传播形态,社交媒体的连接将人们在网络空间重新集聚,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空间交流存在的时空距离以及身份差异带来的群体区隔.移动App基于用户使用惯习和分享动机的数据分析,建构了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的全新社群模式.本文基于对网易云音乐App的媒介经营管理和社群营造体系的分析,探讨新媒体传播对网络社群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杨正凯 《编辑学报》2020,32(3):247-250
为了有效提高专题论文传播力,基于融合出版探索科技期刊选题策划阶段提高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以《煤炭科学技术》为例分析专题策划融合出版的模式。采用增强出版实现专题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实现增强素材延伸阅读融合出版;利用网络首发扩大专题论文的传播广度、速度,缩短专题论文的出版周期;二维码移动阅读融合出版实现了专题论文移动阅读及碎片化阅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新媒体融合出版提出专题论文多维传播模式,以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知识服务平台、网站论文库、微信平台、Aminer平台等为抓手,实现选题初期推送、录用定稿中期推送、排版定稿单篇推送、整体推送免费共享、优质论文全球化精准推送,有效提高了专题论文的下载频次、被引频次,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悄然来临促进了信息推送方式的发展,丰富了信息推送的手段.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推送服务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文章分析了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精准信息推送服务的特点,并结合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图书馆精准信息推送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以及图书馆精准信息推送服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晨 《传媒》2021,(22):67-69
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形态表现出独特结构,比如,以移动为场景的内容建构、以数据为架构的精准推送、以人际为纽带的交互推广、以情感为内核的受众融合.然而,主流媒体也面临题材内容受限、传播语态转变、商业变现困难、同质化程度高等传播壁垒.对此本文认为,主流媒体要扬长避短发挥专业优势,加速品牌年轻化转型,积极开辟垂直领域,拓宽跨界合作模式,通过提高价值引导力推进媒体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在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学习推送服务的新特点,分析了在此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学习推送服务要素和服务模式,提出了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学习推送服务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科技论文高效传播,精准提高科技期刊显示度,《洁净煤技术》通过实施优质推送内容遴选,推送对象精准定位以及推送方式多样化等措施,为论文精准推送提供保障。本文分析优质推送内容遴选方法,基于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大数据库与移动互联网获取精准推送对象,根据不同新媒体特点提出了科技论文精准推送方式,旨在以最适宜的途径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科技论文精准推送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17)
移动互联网思维成就移动传播新常态,场景理论的提出为媒体融合发展开启新思维,为移动传播技术开发孕育新机遇。场景五力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将引领媒体转型与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围绕理论要点、研究发现、理论陷阱等场景理论的重大命题展开论述,首次明确提出场景理论和框架式阐释,为场景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基础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灾害信息传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灾害信息传播主体发生多元化转变: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合作共赢,非职业传播主体的多面化信息视角,公众个人传播主体成为突发灾害事件第一时间的传播者。灾害信息随灾害事件发生而同步发布、时时更新、专业全面,满足受众更多需求。灾害信息传播活动不断缩小传播时滞,及时引导舆论,新闻推送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受众到达率。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传播的新变化.与之前的PC互联时代相比,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已由“流量之争”转变为“场景之争”,由“时空消失”的速度至上转变为“时空一体”的适时体验,由“注意力经济”转向“意向经济”.移动互联时代可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使用户可随时随地上网,移动中不断变换的场景因素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掌握场景传播的意义至关重要.对个人而言,它能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和适应这一时代;对企业来说更是利益攸关,树立场景意识,才能在新一轮的场景之争中占得先机,赢得商机.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掀开了场景营销的新篇章,本文从场景和场景营销谈起,通过分析场景营销深度体验、精准营销、个性化传播等特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策略,最后指出场景营销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郭佳 《传媒》2018,(3):74-7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音乐传播的模式和路径,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音乐传播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以移动端为重要平台,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传媒正向移动互联时代迈进。手机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表现出很强的品牌传播特性,而微信的去中心化平台、精准推送、内容营销等手段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本文以微信第一"心理·情感"公众号——《青音》为个案,剖析其微信的品牌传播路径,并为移动互联时代品牌传播策略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