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是一个复杂的众说纷纭的问题,但也可以用最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一语道破,即“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或者说,意象与意境,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由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兼及意境的营造、意境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的表现以及意境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意境创造是诗歌写作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从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出发,谈谈诗歌意境创造的一些规律。整体性:诗歌意境创边的本质构成。意境是诗歌的整体艺术图境,它是由一首诗的所有意象围绕主题意蕴集合而成的一个艺术整体。意境由“境”与“意”两部分构成。“境”是由意象的“物象”部分构成的整体艺术画面;“意”就是由意象的“心象”部分凝聚的诗歌的主题意蕴。诗人写一首诗,总要表达一些主观上的东西,或是一份情感,或是一团意绪,或是一个认识等等,这里的情感、意绪、认识就是意境中“意”的内…  相似文献   

3.
王翠娥  王艳玲 《现代语文》2006,(10):104-104
朱光潜说:“所谓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最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学形式。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5.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喻志的普通事物,还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因此,我们在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以引导学生抵达对诗词意境及内涵的领悟和把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本文拟就几…  相似文献   

6.
鉴赏诗歌要把握住诗的意境。意境由意象和意蕴构成 ,所谓意随象生 ,境与意合 ,就是这个道理。如火合热情朝气 ,水合清纯洁净 ,绿合青春活力等。象往往有多个 ,谓之意象群。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众多意象 ,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要把握诗意 ,就要进入诗人精心构筑的意境之中 ,去发现、体味诗情画意。那么如何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 ,深切地体味其诗情画意呢 ?下面就结合我的诗歌教学体会 ,介绍几种方法。一、反复诵读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截最感性…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一首诗最美妙的部分,它包含“意”和“境”两方面,“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事物的意象。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真正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境意象,获得美的享受。把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以《夜宿山寺》为例,谈谈笔...  相似文献   

8.
古诗的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样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意象在古诗中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现的,有时出现的是几组意象,这些意象群的叠加就构成了古诗的意境。意境的高下一方面取决于物象的艺术组合,另一方面取决于情感的一以贯注“。情”与“景”是古诗的根本构件“。景”是物质的,是“情”的折射物“;情”则是灵魂的,是“景”的粘合剂。教学古诗,当由景而入情。“意象叠加”使学生知道古诗“言之有物”“,意象透视”则使他们明白“物而不空”,从而整体悟出古诗的意境美。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诗歌创作中,不少作品因为缺失意象和意境而严重削弱诗美。针对这种倾向,本从诗歌创作的艺术要求出发,阐述了意象和意境创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意象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中创造的一种富有诗意、高扬个性、在想中可以内视的观念形态,是诗人内在情感与外物表象构成的审美契合,是诗人将现实生活转化为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既是诗人“神与物游”、“神用象通”不可缺少的桥梁,又是沟通诗人与读感情和认识的桥梁。意境则是整个诗的意象体系构成的有审美和认识价值的情意境界,是意象的综合和升华而体现的整体性的诗意,它与意境相互作用,存在着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作还指出了意境格调的高下,不能单以思想性的标准去判别;只要是真善美的意象升华而成的境界,都应视为高格调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位俊岩 《成才之路》2010,(22):52-52
品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品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所谓意象,即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之外的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意念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合。如: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有三个意象:“迟日”“飞燕”“鸳鸯”。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描写了明媚宜人的春光,透露了诗人安适、愉悦、自在的情怀。 意象是诗歌构思的核心,是鉴赏古典诗歌的要素,我们常常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破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 一、借助意象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如: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  相似文献   

12.
王君 《语文天地》2013,(5):28-29
古今诗词文学凡成功之作无不在"意象"上做足文章。"意象"囊括了象和意两个部分,象指的是作为创作主题的主观物象,而意是指创作主题的思想情感。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主观物象与思想感情的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境,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意象经创造性的组合所形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纵观《沁园春·长沙》全文,这首词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画面上也是意境高远,在气势上更是大气磅礴、意象壮美。如果能够从意象  相似文献   

13.
我看诗歌中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指蕴含作者情感的事物的形象,它是审美性的。古典诗歌境界实际上是意象的世界。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单位。鲜明独特的意象体现诗人的个性风格。意象的内蕴机制是单一的、确定的。意象不等于意境。意境是意象元素组合后,通过联想和想象拓展出来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诗歌大多是抒情诗。人生在世,常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灵感动,这种心灵的感动或源于自然界的“物象”,或来自人世间的“事象”。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灵,或喜或怨,或哀或乐,酸甜苦辣,各种情意在心中涌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诗。那么,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意表达出来的呢?有哪些规律可寻呢?一富于形象、注重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抒情诗中,一个个饱含作者情意的物象、事象叫做“意象”,它们和谐地组成一幅幅画面,叫做“意境”。这意境实际上就是诗人心灵感动的原因和过程。诗人心灵的感动是因外物引发的,而不…  相似文献   

15.
王忠玲 《教师》2010,(21):68-69
所谓诗歌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会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说得再简洁一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它是诗的语言,诗人往往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人等形象,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都是诗中的意象。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如果想理解诗中蕴含的感情,参透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相似文献   

17.
意象——诗魂腾飞的霞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来说,诗歌创作的基本环节是触发灵感和显示意象。“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历代学者对意象的内涵、外延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不少探求。用今天的话说,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  相似文献   

18.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而成的让人产生联想的艺术境界。意境型问答题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最常见的题型。  相似文献   

19.
<正>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在诗歌还是绘画中,它都占有重要地位。 “意境”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当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第一次提出了“意象”说。所谓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到了唐代,王昌龄在其《诗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在诗歌还是绘画中,它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意境”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当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第一次提出了“意象”说。所谓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到了唐代,王昌龄在其《诗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