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论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介绍了文秋芳(2008)高层次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认为该模型是指导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可操作模型。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必须读、思、辩结合,以思为主,注重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是外语教育界的共识。传统英语教学以技能训练和人文素养提升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能力。实现从传统英语教学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思辨的创新英语教学的转型是当前英语教育的改革目标。文章结合国内外专家对思辨概念的阐释及对思辨教学的理解,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为例,探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框架下英语专业新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契合新形势下国家教育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提高思辨能力是当前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有效研究和创新的根本。在分析了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缺席"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梳理了外语学界从思辨能力模型建构、思辨能力测量工具建构和检验、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分门别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的积极应对举措。并立足于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四位一体"构建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外语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目前的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介绍了几种高级英语课堂中的相关活动,如主题PPT展示,小组研究报告和拼接式学习,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根据学生的课程反馈,通过活动的开展,其思辨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外语人才培养的软肋是缺乏思辨能力,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外语界的基本共识。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的思辨能力培养关系到外语技能课程革新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外语技能课程在加强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应从适当调整外语专业技能课程设置、改革外语技能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语言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外语技能课程与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和变技能课程学习为自主选择学习的视角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造就具有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外语人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思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其中既包括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也包括如何提高思辨能力的实证研究,我国的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外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非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比较匮乏,对独立学院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则更少,涉及到独立学院学生思辨能力的文献只有文秋芳等所著的《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其用加利福尼亚思辨倾向问卷(CCTDI)对我国18,825  相似文献   

7.
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技能之一,很多研究表明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学外语的学生很容易患上"思辨缺席症"。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呢?此论文以阅读课教学为突破口,首先介绍了思辨能力的概念和标准,接下来从课堂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结合案例教学探讨了阅读课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8.
思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英语专业学生患有"思辨缺席"症。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从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手,谈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当下我国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思维水平与思辨能力方面的低下已经引起了专业外语教师的广泛关注,因而分析该问题的引发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步,本文拟从外语语言以及思维水平方面入手,集中分析研究引发学生外语思维水平低下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侧重基础阶段的学生外语思维习惯及其能力的开发研究,旨在建构我国研究大学生外语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并提供可操作的实践导向,集中解决外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与思辨能力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顾杨妹 《林区教学》2020,(11):76-78
2018年新国标明确指出,外语专业要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且思辨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本科阶段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由于自身学科特点等原因,日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普通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旨在培养优秀的日语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和外语界学者们关于探索思辨能力培养途径的呼吁。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转喻在人类的概念系统、思维和推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认知语言学有关转喻的理论,以英语专业的精读课为例,讨论在日常教学中,如何通过凸显转喻思维的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2.
1实验的缘起与设计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已是学界普遍认识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英语教学多层面的改进与改革。写作是培养、检查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作文除了语法错误以外,最头疼的问题是逻辑混乱、思想贫乏、枯燥无味、想象力单一、不忍卒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基于汉语随笔的英语写作实验,试图探寻如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国家,思辨能力的发展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技能之一,其相关理论、方法论和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丰硕。相比之下我国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思辨缺席是近年来我国外语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如果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观察外语专业研究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我国学者认为在研究生课程中采用Seminar教学范式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非常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在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英语课程不仅让专业学生掌握了语言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力、语言尝试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因此把思辨能力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充分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驾驭语言的基本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外语界已普遍认识到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而,绝大多数研究者所提出的培养策略都是间接性的,培养效果不佳。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英语专业普通写作和学术写作的教学情况,分别提出了显性的、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检验了新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与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其它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外语人才具备专业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但是现在我国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存在重语言轻思维、重技巧轻能力的问题,学生的思辨能力不高,一旦遇到特殊问题,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因此高校外语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除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7.
思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能力,是高等教育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上,教师并不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水平不高。实际上,英语演讲、英语阅读都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方法,对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笔者首先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跨文化交际中,思辨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成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从思辨能力的概念入手,结合高校英语教学思辨教学现状,提出了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策略,以期能对高校英语思辨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黄源深教授最早提出"思辨缺席症"一词,用以描述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不及其他文科专业学生这一现状."思辨缺席症"容易造成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狭窄、思想封闭."只要求会外语,此外别无所求";其次,它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思辨能力对于社会或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外语专业学生是沟通多元文化的桥梁,其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由于学科特点等原因,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较为薄弱,近年来已引起教育界的批评和关注。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应进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其思辨能力,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