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要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更要重视结合体操运动特点,培养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在体操训练中应注意哪些心理问题呢?(一)在选材方面应考虑到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体操运动员要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平衡的神经系统和有关的心理因素。(1)意志力是否坚强、勇敢大胆。  相似文献   

2.
查阅有关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文献,对国内的知名体操专家及教练员问卷调查有关女子体操运动员在12-14岁年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相关问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测试检验,统计分析制定出此年龄段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等级划分标准,进而提出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和科学控制负荷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十省市男子体操队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体操专家进行咨询,并通过与俄罗斯体操训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我国与俄罗斯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安排的差异,结合体操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我国修订大纲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从比较分析来看,我国男子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各年龄阶段一般体能训练比例较大,技术训练和专项体能较低,特别是初级和中级前期阶段.俄罗斯修订大纲后加重了专项体能和技术训练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专项力量素质是发展体操难度动作的基础,也是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核心素质。尤其是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其力量素质相对较差,专项力量素质薄弱。本文就如何提高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进行探讨,为女子少儿体操力量素质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项力量素质是发展体操难度动作的基础,也是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核心素质。综述了近十年来有关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体操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今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陈泳 《体育科技》2010,31(3):50-53,59
身体素质是掌握体操技术的基础,是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体操运动的特点和要求,在少儿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身体素质训练,对提高专项素质能力,促进专项运动技术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操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竞技性身体形态表现状况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主要标志。本文对体操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旨为体操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姿态训练的重要性 对体操运动员进行基本姿态训练,其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培养体操运动员的姿态意识,使运动员的身体外形和动作姿态符合体操专项的规范要求,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优美的姿态。它是体操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密切相关。基本姿态的训练既是体操运动中身体训练的一部分,用以提高必须的身体素质,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湖北省中级后期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与其技术动作完成状况之间关系分析和研究,认为中级后期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与专项技术动作完成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在中级后期体操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应对力量训练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对于体操后备力量的培养、体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学者认为“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是运动寿命缩短、伤病增多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会影响少儿身体发育,且会造成体操运动员文化水平过低。因此,本文就男子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手段等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广大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及优秀运动员江钰源成才为例,探析女子体操少儿训练特点.认为,女子体操少儿训练,重视专项素质与体能,打好基本技术的坚实基础,心理训练贯穿训练的始终,注重体操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2.
1整体力量训练整体力量就是运动员从事专项活动时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此外,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还要特别重视手腕关节的力量训练。因为大量的难度动作要求运动员从空中直接落到地面上,落地时直接用双手、单手或以手脚并用的方式接触地面,这就增加了腕部损伤的可能。因此,加强手腕关节的力量训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秦鹏 《体育世界》2011,(8):67-69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操专项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体操训练中由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不同,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的不同,速度素质的不同,耐力素质的不同,协调能力的不同,教练员在训练中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也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因人而异,灵活运用。体操中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童少年运动员特别是专项运动员的心电图统计材料目前甚少。由于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训练的影响,他们的心电图与一般人有所不同。为明确健康儿童少年体操运动员安静时的心电图状况,为心电图应用于运动员的医学观察和运动训练积累基础资料,本文对来自十个省市参加全国业余少体校体操比赛的180名优秀运动员作了心电图调查和统计,并与国内同年令一般儿童  相似文献   

15.
对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建立专项身体素质基本结构模型,从而以此能有效地控制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主要结论: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受五个因子的影响和控制;专项身体素质综合评价模型能比较客观地、全面地评定出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为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少年运动员进行长期大强度运动训练对其心脏发育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年龄的少年游泳和体操运动员的超声心动图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0~15岁的少年运动员的心脏适应性反应不同于成年专项运动员。年龄组越小表现越突出。16~18岁的少年运动员的心脏特点与成年专项运动员基本一致。作者认为,为使大强度竞技训练的少年运动员(尤为体操运动员)心脏健康发育。应保证必要的有氧活动,并有医学监护。  相似文献   

17.
为确立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最为适宜的专项时机,对1952—1998年问583名竞技性体操世界冠军的年龄,以及50年代以来我国605名竞技性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世界冠军的年龄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分布中心。进而结合竞技性体操的项目特征、成才主体的性别特征以及各专项发展的趋势,看在专家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竞技性体操最为适宜的专项时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32名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研究,筛选出对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力量素质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力量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理想标准值,为科学调控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最优控制力量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训练工作应遵循训练科学理论的主要原则。一、一般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只有在建立了全面培养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素质的程序的条件下,运动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训练分为二个全面: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是专项身体训练的基础,它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专项训练是为保证专项素质的发展,为达到专项优秀运动成绩所必须的专项素质水平,为掌握专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整理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始资料,深入挖掘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总结、提炼力量训练的原则,即包括优先发展、突出下肢核心并全面协调发展、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和专项能力主导性等四个原则;构建了力量训练的内容及相应参数模式;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揭示了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期望能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