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我国的竞技体育组织都在不断实施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竞技体育组织对正式全职人员、兼职员工和志愿者的管理方式不同;竞技体育组织的规模与其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程度和完善程度不配套,缺少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建议:加强培训,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转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完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2.
实现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在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供给体系、行政思想、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财政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实现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保证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地位平等这一前提;完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秉承"为人民服务"的行政思想;构建科学的体育基本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均等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坚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使命的3个命题为: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竞技体育的价值;攀登竞技体育的顶峰。高校办队应当关注运动员“后竞技”发展;进行生源结构调整;实现教练员定位的转变。高校办队的着力点要抓住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为革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供的机遇;激发更多高等学校成为有繁荣我国竞技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体;创设育人为本的办队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加速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突破“体教结合”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4.
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组织和运作机制,探讨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竞技体育是美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高校竞技体育承担着传播体育文化的重任;高校竞技体育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先进、组织合理、运作规范,保障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建议我国建立高校体育联盟,推动高校联赛的市场化,扩大高校竞技体育筹资渠道,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的师资聘用制度和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已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指出,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制度,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有机分离,有利于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完善其具体制度;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理论基点、价值目标以及动力等问题形成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足:办队目标不明确,运动员总体培养目标不完善,人才选拔与生源培养衔接不合理等。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体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众多的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现象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而不断产生,主体懈怠、客体限制、环体局限与介体困扰成为竞技体育文化动员所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加强竞技体育文化动员的组织引导,完善“体教结合”,建立体育事件应急处置平台,优化竞技体育的制度结构,是走出当前竞技体育文化动员的困境和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高校与全美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在追求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全美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制度,较之我国高校更加全面、精细;运行机制更完善和科学合理;实际人才产出效果更加显著。建议突出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独立法人地位;集优整合目前松散的体教结合制度建设;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理念下的规则章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全面、系统分析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进程、现状特征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湖北省社会、经济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竞技体育的新任务,提出了湖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筹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协调好竞技体育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和完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办队操作中的四对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普通高等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以来,其利弊得失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高校办队为我国的竞技体育注入了新血液,开辟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第二途径;也有人认为高校办队存在一些问题,应认真总结,争取办好。作者谨想剖析高校办队操作中存在的若干矛盾性问题,供...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把竞技体育溶入到教育中来,这也是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美国的办队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明确办队的最终目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场馆设施,引入市场机制,试办多元化的建队模式,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加强科技投入与协作,发挥高校多学科的科研与人才优势。改革招生政策,解决学训之间的矛盾,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完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和岗位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进行论述,认为:(1)竞技体育是宣言书,国家对竞技体育设立了长久目标,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显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2)竞技体育是宣传队,竞技体育的发展向人民宣传体育文化、提供体育物质;(3)竞技体育是播种机,它在人民群众队伍内播下了体育的种子。同时,分析了竞技体育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认为:(1)竞技体育组织制度具有借鉴性;(2)合理的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3)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4)高尚的竞技精神,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坚实的壁垒;(5)竞技体育人才,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因素;(6)丰富的体育活动,为公众拓展了社会视野。  相似文献   

13.
1.竞技体育现行法治建设制度亟需修订和完善(1)竞技体育法治制度起源和发展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人们为了保证比赛公平进行,防止舞弊行为发生,从实践中分别总结了各个项目的竞赛规则和胜负评判机制,并逐步完善了纠纷解决制度,使竞技体育从草根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制度文化,步入法治轨道。(2)竞技体育传统法治制度亟需修订和完善既然竞技体育已不单是体育界的事情,它还关系到投资人和观众等多方的切身利益,各利益方的发言权都应得到保证和尊重。竞技体育传统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竞技体育健…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的体育强国之道,建议:坚持并完善举国体制,提高竞技体育队伍文化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关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与竞技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体育与竞技,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寻求传承已成为当今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热点与难点.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涵在其表征上与传统的知识产权客体存在较大的差异,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体育与竞技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宏观框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知识产权制度又存在适度兼容.因此,在二者兼容下,我国传统体育与竞技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为:建立传统体育与竞技的登记建档制度和集中管理制度;延长传统体育与竞技的保护期限;保障区域群体对传统体育与竞技的使用收益权和建立传统体育与竞技的"事前知情同意"与"利益分享"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路径,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起点与动力,对中国竞技体育生成的历史架构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变革的走向。研究认为,举国体制的主要架构就是围绕着竞技体育发展而生成的中国特色的体育制度,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所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转变应在渐进的完善中逐步改革。此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也需要新思路、新跨越,需要打破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内在路径,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革新,重新对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系与运行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体育强国不单是指竞技体育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物化指标的实现,还包括竞技体育人文内涵的丰富和完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探讨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学训矛盾"的尖锐性和"退役运动员安置"的长期性问题,从宏、微观角度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包括:树立"科学与人文"并举的体育发展观;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协作互助;强化基层体育科学选材意识;继续深化"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练员进修培训政策提高训练效率;设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奖学金制度;完善体育竞赛体制,落实高校竞赛制度;引入家长干预机制提高运动员自我培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状况。依据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协调发展对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比较了我国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在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方面的差异,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的阻力;最后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玫 《体育博览》2011,(7X):186-189
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我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下辽宁省竞技体育教练员发展的状况。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以组织学习理论为研究视角提出克服辽宁省队教练员发展过程中的学习智障及加强辽宁省队教练员培训工作的发展策略。为加快辽宁省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WSR方法论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体制改革改变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系统的状态,人才培养系统的联系更加复杂,系统地了解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有助于人才培养系统联系的建立与完善。WSR方法论为系统地分析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提供了工具。研究结果认为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物理特征有时间性、竞赛性;事理特征有整体性、关联性、有序性与适应性;人理特征有统一性、目的性、共生性;三者构成了竞技体育人才成长W-S-R特征系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应针对人才成长的系统特征,建立联系,完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