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师资队伍是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城乡教师的非合理流动严重加剧了基础性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缺失和不健全.制度创新、健全城乡教师流动的相关制度,势在必行.由于制度变迁引起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还应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损失主体以合理的补偿,从而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教师的流动基本处于单向、无序的状态,这阻碍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群体座谈以及个别访谈等方式对目前西部地区城乡教师流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探讨了制约教师群体在城乡之间双向合理流动的因素,提出从改革制度与进行利益补偿两个方面来推进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特别强调了利益补偿机制在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界定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并通过契约约束双方的权益是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关键。只有在充分测算和合理补偿高校教师流动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人力资本产权权益基础上,在双方充分讨论和互相尊重前提下,才能够实现流动过程中三方的非零和博弈。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师资配置均衡是其重要前提与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师资资源配置仍存在突出的不均等问题,如何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发展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均衡理念要求下,审视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现状,可通过创新学校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城乡教师流动法律和政策,统筹城乡教师编制并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途径,构建并完善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定期轮换制度下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城乡教师定期轮换制度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但必须以完善的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为前提。工作的轮换必然导致利益的改变。为此,应从影响流动教师利益变化的三个因素:校际收入差距、流动成本和环境差异损失出发,根据教师流出流入的学校类型视城市、农村和艰苦地区等不同情况分别对流动教师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而从经济补偿和精神补偿两个方面建构流动教师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城乡教师合理流动,能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师资不均衡的问题。当下国内师资流动混乱,优势教师资源向城市集中,造成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流动环节未形成有效监督,以及教师路径依赖障碍的影响。城乡教师流动有效实施可以从明确教师身份、形成科学流动机制、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以及完善流动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入手,以保障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城乡教师均衡流动体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是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地区间、校际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轮换,旨在促进教师成长和师资均衡。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政策研究的视角对有关教师流动政策的文本内容、执行成效进行分析,旨在探究政策实施的理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城乡师资队伍的差距成为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分析和研究了甘肃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以及不合理流动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备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成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在城乡优秀教师的流动当中,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差异大、绩效工资激励作用失效、福利待遇收入差别明显、农村缺少足额的师资队伍建设专用经费"的诸多影响,流动教师存在明显的单向上位流动趋势。要从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视角考虑问题,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建立"县管校用"的整体性薪资制度、建立省级统筹的专项非匹配津贴补助、建立教师教育分级经费保障机制等,以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教师流动的再认识——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视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人力资本产权及其特征分析,本文认为高校教师作为其自身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之一,有合理配置其自身资源的权利;但高校教师在行使配置和流动的权利时,不得损害高校、学生、其他教师等主体的利益,这是人力资本产权内涵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自2006以来,宁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但宁夏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的师资结构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别,教师流动现象较为普遍,并以单向流动为主。通过对宁夏城乡中小学校教师流动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影响城乡教师流动的主要诱因,提出稳定城乡教师队伍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构建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明露  颜庆 《林区教学》2021,(1):102-106
教师流动与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相辅相成,农村教师流动是必然的,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是相对的.教师流动就是对教师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引导教师合理有序双向流动是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把握江西省S县教育发展整体状况及其农村教师流动概况的基础上,发现农村教师流动存在自主、向上、无序流动、中青年教师和主科骨干教师流...  相似文献   

13.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城乡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阻碍,又有非制度性制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建议应从强化理念引导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进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城乡教师之间的巨大差异主要是因为教师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方式:一是“卡尔多改善”,即通过建立补偿机制,给予农村教师适当和必要的补偿,以使其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二是“非帕累托改进”,即通过建立新的教师制度,将城市教师的既得利益缩小到合理的范围之内,相应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的收益,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差距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对作为农村教师主要来源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当下农村社会的教育环境使得教师的文化资本日益异化于教师而存在。文凭资本一方面难以转换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身份资本;另一方面,受结构性的社会、教育环境因素影响,文凭资本难以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联系,这是影响教师补充困境的深层原因。只要农村教育与以知识、技能为最主要凝结物的文化资本的弱势地位得不到改变,农村教师在入职、工作状态上的不利局面就很难得以根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首个部省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教师队伍的补充、交流、培训和退出等机制体系,以此推动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这对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针对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探索过程中存在的教师素质衡量标准单一、农村优秀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城乡教师互动交流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建议提高教师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实施倾斜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破除影响教师交流的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17.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长期任务,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城乡教师资源在生师比、性别结构、学历及职称结构、学科结构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建立合理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因地制宜,合理定编定员;构建高素质教师的补充机制将成为改善农村教师资源结构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K-12 public school teachers in rural, suburban, and urban environments. The purpose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of use and percep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web-based learning tools based upon the type of school setting. A survey of 2,200 school teachers in a Mid-Atlantic state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usage and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among respondents. The research found teachers from urban schools trailed rural and suburban schools in usage and perception. Suburban schools indicated the highest perceptions of technology effectiveness, followed by their rural peers. Current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may benefit from this insight to identify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work focus on improved use of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in the urban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9.
师资配置均衡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教师在城乡间分布不均衡,这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衡水市为例,调查发现在城乡间,我市教师在师资数量、质量、年龄、职称、学历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对此,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统筹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应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引进竞争机制,进行教师合理分流,同时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进而同步推进城乡教育改革,促进师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