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把崇明生态岛建设中十分丰富的生态乡情教育资源开发成课程,把崇明的孩子培养成“生态人”,并探索一条创造的、实施好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崇明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崇明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为主动服务于生态岛建设实践, 崇明教育确立了打造生态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为了能实现这种品牌战略,我们选择以“县校联动”为实践策略,开展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2.
陈英 《现代教学》2006,(1):29-30
如何把崇明生态岛建设中十分丰富的生态乡情教育资源开发成课程,把崇明的孩子培养成“生态人”,并探索一条创造的、实施好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崇明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崇明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为主动服务于生态岛建设实践,崇明教育确立了打造生态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为了能实现这种品牌战略,我们选择以“县校联动”为实践策略,开展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3.
“生态崇明”校本课程是崇明生态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是学校对国家课程和“生态崇明”地方课程的补充。海洪小学的《芦苇恋歌》课程是以崇明生态岛建设为背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导向,以崇明特色资源芦苇为依托,以弘扬垦拓精神为主线而开发的一门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4.
官芹芳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9,(23):10-14
2004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拉开序幕,崇明教育主动作为,依托良好的生态教育资源,逐渐制定了幼教、普教、职教、成教“四教协同”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大战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态”角度切入,认为建设健康岛必须抓住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两个重点,即两大“生态”问题。进而提出引用“保护式开发”的新理念,开发与保护统筹兼顾,加强健康岛不同生态圈的保护;遵照“健康”要求,大力发展健康岛的生态产业,其中包括生态食品、热带花卉产业、海洋生物制品、生态旅游业、生态型高科技新兴工业和文化、教育、体育及会展产业、环保产业等。  相似文献   

6.
崇明岛将走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即向生态岛建设的重大转型。这种转型的难题之一是崇明人的建设问题,即崇明人生态素养的养成问题。中小学教育是崇明社会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生态岛建设过程中最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县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了重大转型,即从“生态教育”向“教育生态”的转型,这是崇明教育在已有基础上实现跨越的契机。从“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崇明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新的叠加,教育的方向得到了拓展,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深化。可以说,“教育生态”是实现崇明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理念,是崇明教育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强大引擎”,是崇明“生态教育”从单一的教育方式走向综合的“教育生态”格局的“起航远征”。  相似文献   

8.
顾锡家 《现代教学》2010,(12):12-12
“生态崇明”的学科渗透是指以学科为基础,教师将“生态崇明”课程中的内容与学科教学对接或综合起来,并有计划、有组织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完成学科课程目标的同时,实现“生态崇明”课程的目标。本文结合乡土音乐的学科内容,就“生态崇明”学科渗透的策略、实施以及操作要点作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9.
当前崇明正在加快生态岛建设的步伐,而崇明农村的环境现状并未令人乐观,农村人员的环保意识浅薄,常表现出与现代文明相冲撞的陋习。培养具有绿色文明素质的一代新人成了当前之需,我们通过绿色文明教育创造服务于生态岛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在上海市二期课改全面推行的同时,崇明被定位为"国家级绿色生态岛",上海的后花园.二期课改的推进催人奋进,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又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崇明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13,(3):7-7
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我校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这一主题,依托家乡盛产竹子、父辈传承竹编工艺这个竹编之乡“芦家埭”的悠久历史,以“竹与自然、竹与人类、竹与文化”为主线,编制校本课程《竹韵》。在我校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把《竹韵》课程的深度开发聚焦在了竹竿舞的全面落实上,教师则把竹竿舞的落实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手段。以下是我校落实竹竿舞,深度开发《竹韵》课程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崇明岛位于长江和大海的汇合处,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岛上水洁风清,风光旖旎,海滩芦苇成林,生态环境优美……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2004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拉开序幕,生态教育随之在这片独特的土壤上开始蓬勃地发芽、成长、壮大。这片土壤上,磨砺着人们的智慧,催生着教育的芬芳。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崇明要建成世界级生态岛,硬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生态人,而生态教育是培育生态人的重要载体,因而生态教育对于推进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贯彻生态教育,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必须抓住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的建构。学校要有创设课程建设的新思维,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这不仅应该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维度,也理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多年来,上海市崇明中学开展了指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学校生态课程的建设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岳亮 《新读写》2023,(6):28-29
<正>爷爷奶奶告诉我,曾经的崇明很辉煌,有号称崇明制造的“五大金刚”。可我不明白,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崇明为什么要关掉这些企业呢?原来,“五大金刚”的制造业会污染环境,一到下雨天,未经环保处理的污水不断地往外流,还会污染我们的母亲河。所以,崇明主动关上了这些企业的厂门。在这里,我想向所有伙伴发出倡议,爱护环境,我们也要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起,我们对“生态崇明”系列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相关成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日多云要说我喜欢的乡村,那可非崇明莫属。大家也来看看我在崇明的生活吧。崇明位于长江上,原来是一些淤泥,现在都已经开发成生态岛了,那里的树都枝繁叶茂。今天,我和妈妈驾车去崇明,虽然一时堵车,但心里还是盼望快点到家。终于到家了,刚下车,就有芬芳扑鼻的麦香,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比城市的废气好闻多了。时间不早了,我  相似文献   

17.
被喻为东海瀛洲的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它是祖国第三宝岛。在建设崇明现代化生态岛的实践中,崇明教育窗口之一的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立定瀛洲,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大职教服务新农村、以集团化推进共发展、以高质量增强吸引力的办学特色,成为崇明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上海农村职业教育品  相似文献   

18.
赵锋  姜笑 《上海教育》2010,(19):50-51
近年来崇明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生态岛功能定位的明确,崇明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要努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大讨论中,教育是一块十分重要的阵地。这不仅体现在教育作为一个行业,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也要为生态岛建设出谋划策和添砖加瓦这一基础性上,同时也体现在生态现状的改观需要教育、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教育和生态观念的内化渴望教育这一前瞻性上,更体现在生态文明与绿色教育在理念的趋同性上和行为的一致性上。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文明建设的征途中,生态文明早已成为牵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而在上海,最有资本谈“生态”的,恐怕就是崇明了。自从通往崇明的隧桥工程正式开通,如何使崇明生态优势延续下去,重任无疑会落在子孙后代身上。对此,崇明县的教育同仁们可以说既有远见,也有担当,他们从5年前就开始在“鸟文化”区域课程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部署“生态崇明”区域课程的系统建设。发展至今,一个立体式的区域特色课程系统基本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