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用户通信系统下行链路中,当发射端知道信道状态特性(CSI)时,即对发射端进行预编码设计,使接收与发射联合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通信性能.本文着重分析目前MIMO多用户系统下行链路的三种预编码技术,印直接信道求逆的迫零预编码、规范的信道求逆预编码和基于THP预编码.分析了迫零预编码性能不好的主要原因,可以由规范的信道求逆预编码进行改进,并得出非线形预编码THP预编码性能优于前面两种线形预编码.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以上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源单中继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规则块对角化的收发处理设计.考虑源端无法获得第二跳的信道信息和用户无法获得第一跳的信道信息的场景,对源-中继链路和中继-用户链路进行独立的收发处理设计.在中继处采用传统的规则块对角化方法抑制用户间干扰和噪声,并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联合接收矩阵设计改进的迭代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较快,且很好地降低了低信噪比区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3.
在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通信系统中,当发射端完全已知信道的状态特性时,接收与发射端的联合优化设计可获得较好的通信性能,然而由于实际MIMO通信系统中往往发射天线是相关的,只知道相关特性,并不知道信道的特性.本文提出基于发射天线相关系数矩阵分解MIMO系统线形最优预编码的设计方案.Monte Carlo方法仿真显示,具有明显的预编码增益性能.该设计方法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具有反馈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正交频分多址无线蜂窝系统下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的多小区干扰协调功率分配算法.为了优先减轻小区边缘用户的同频干扰,把多小区功率分配问题建模为一个以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为目标的非凸优化问题,并提出一种迭代算法求其接近最优解.该算法需要相邻的基站通过交互干扰信息进行相互协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小区中心用户有较高通信速率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速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协作通信(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的重传问题,提出了在2个用户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过程中,用户之间如何协作进行混合ARQ(hybrid ARQ)的方案. 通过分时发送机制,每个用户都保存对方上一次发送的数据,在收到基站的ACK/NACK后,根据基站的指示,从存储的上一次发送数据包中,寻找需要重传的数据包,并插入自己需要传送的新数据包,在下一个发送时隙中进行传输. 通过协作通信系统所实现的空间分集增益,提高了HARQ的性能. 比较2个用户分别独立与基站通信和相互协作与基站通信的HARQ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不同信噪比(SNR)下的吞吐量(throughput)和误包率(PER)以及平均时延,证实了本系统在可提高系统传输时延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PER.  相似文献   

6.
为提供高效、稳定并可应对高并发用户请求的OGC网络空间信息处理服务,设计和实现了可扩展的、多进程模式的网络空间信息处理服务器,并利用集群技术和通过分布式的部署,构建可伸缩的网络空间信息处理服务集群;同时,实现基于线程池的异步处理模式,并通过对异步结果数据库进行分布式的缓存,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详细阐述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在处理并发的网络空间信息处理请求时,服务平台具有高可伸缩性和良好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7.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可以带来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数个量级的提升。但是由于硬件成本和能耗的限制,传统的每个天线元件需要一条射频链路的全数字波束成形技术不再可行。为解决这个问题,考虑采用部分连接的数模混合波束成形架构,提出一种联合设计基站(BS)端和用户端波束成形矩阵的方案。为了充分利用大规模MIMO系统的阵列增益,提出基于稀疏主成分分析的算法来获得相应的BS端模拟预编码和用户端模拟接收矩阵。然后,从最小化系统加权均方误差角度,提出迭代算法以联合优化数字预编码和接收矩阵。经过仿真验证,本文所提方案频谱效率接近现有的全连接混合波束成形架构的方案,而系统能耗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8.
根据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有限时间切换控制。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中继切换控制使系统在给定的当前控制律的作用下运行到某一特定状态(或某一特定区域)后,控制律被切换为有限时间收敛的终端滑模控制器,并使得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平衡状态。有限时间跟踪控制器的设计保证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的有界性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以及系统在有限时间内精确地跟踪给定的参考信号,仿真结果说明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海面的散射特性导致VDES海上通信信道模型复杂多变,在VDE-SAT下行链路中,低仰角通信导致海浪反射带来的多径效应更加严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坐标系的VDE-SAT下行链路信道建模方法,根据不同海情级分析海浪反射对于信号接收特性的影响。首先,将海面散射特性的统计结果参数化,结合地球曲率的影响,建立基于球坐标系的星船通信几何模型,基于此,得到海面有效漫反射区。其次,建立星船通信链路的信号多径传播模型,基于G1139协议,根据各个路径的信道参数分析接收信号的功率分布,以及不同海情级下信号的接收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海况较好时,该多径信道以镜面反射为主;海况较差时,以漫反射为主。相比于卷积码,Turbo码的抗多径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0.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其预编码(Precoding)技术是MIMO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MIMO系统中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的预编码技术,将MIMO信道对角化为特征子信道,并给出一套加权值,根据不同的加权值设计各种不同的预编码方案应用分析,实验仿真证明了该准则下预编码各种方案情况下的应用分析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体育场、客运站、办公区等高密度节点环境下,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入缓慢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平衡的特点,基于物理层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技术,提出有序混合竞争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该协议通过初次随机筛选一定数量的节点完成同步上行传输,而剩余节点参加下一轮的混合竞争,增加竞争节点接入的有序性,以提高高密度节点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根据该协议特性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该协议能够有效改善高密度节点竞争接入WLAN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面对5G毫米波网络中多用户的高速率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毫米波网络中的下行链路非正交多址接入传输,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和距离联合的新型用户配对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天线阵列形成波束的高定向性和用户的随机性.基站根据用户之间的瞬时空间角度差和距离基站的位置信息来选择配对用户,并将适时地选择启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通过使用随机几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有效容量与信息论的结合,提出一种OFDMA下行网络中基于不同业务服务质量(QoS)的资源分配算法.算法以最大化系统有效容量为目标,根据实时会话业务的去耦特性,保持其有效容量不变,逐步提高文件传输业务的有效容量,至系统功率达到预设门限.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混合业务时延要求的基础上,系统整体有效容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超密集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升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基站密集部署场景,考虑用户基于多连接用户归属方式接入多个基站,以充分利用基站资源。为进一步提高用户吞吐量,研究多连接场景下的用户归属与功率控制策略。从兼顾系统吞吐量与用户公平性角度出发,将问题建模成对数速率最大化问题。通过将优化问题分解为用户归属和功率控制两个子问题,得出一种高效的次优解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系统吞吐量上较已有算法具有明显的增益。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与传统的地面蜂窝基站混合组网有望成为一种实现数据高速传输的重要手段。针对这一场景,提出一种针对下行双层异构网络吞吐量性能的分析框架,采用泊松点过程对地面基站的位置进行建模,同时考虑到无人机之间存在的最小安全距离约束,采用Matern硬核点过程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建模,利用随机几何工具推导得到用户平均数据速率的简易表达式。根据得到的解析表达式,进而讨论无人机高度和功率控制因子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提出的网络模型下选择适当的功率控制因子可以在保证地面基站用户速率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无人机用户的平均数据速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空空时间反转多信号分类(time reversal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TR-MUSIC)抗噪性能差而难以实现对复杂随机介质影响下目标的聚焦成像,以及空空多态数据矩阵的获取较为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空频分解的时间反转成像新方法,即空频TR-MUSIC。该方法利用天线阵列采集的散射场回波信号建立空频多态数据矩阵,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噪声子空间向量,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成像。基于完全散射场数据的成像函数包含多个子矩阵的贡献,具有统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自由空间中还是在随机介质背景下,空频TR-MUSIC的成像效果均优于传统的空空TR-MUSIC,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定位精度。即使在信噪比为10 dB的高斯白噪声影响下,也能实现对目标的准确成像。  相似文献   

17.
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SWIPT)作为一种重要的射频能量采集技术,可使能量受限设备在通信的同时采集射频能量补充电能。针对蜂窝网络下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研究D2D接收端利用功率切片技术同时进行信息解码与射频能量采集时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保证D2D接收端在高射频能量采集需求下的高信息解码速率,提出D2D通信一对多的频谱复用方案,允许D2D设备复用多个蜂窝上行链路频谱进行通信,网络中的所有用户设备作为分布式的射频能量来源对D2D接收端充电。在此场景下,对包括频谱匹配,功率控制和功率切片控制在内的系统资源分配进行联合优化,在保证D2D接收端射频能量采集需求和各通信链路速率需求条件下最大化D2D通信总速率。以上优化问题为非凸形式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难以求得最优解。因此基于贪心思想和凸逼近理论提出两层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对比其他资源分配策略,在满足用户设备能量和速率需求前提下显著提升了D2D通信总速率。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虚拟企业要求合作、分布计算、跨平台信息共享。移动Agent满足Internet应用程序移动性和开放性的要求,XML则是Internet数据描述的标准,保证异构环境下的高度互操作性。XML和移动Agent技术对移动计算中的用户交互提供了最好的支持。本文提出了应用XML和移动Agent实现的用户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