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数字伴随着人类从混沌走向睿智,从蒙昧走向昌明。这些数字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蕴。在汉语中,数词的表示方法,谐音与象形的妙用,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导致人们对某些数词的特殊偏爱或反感、认知或运用,从而使其在哲理思想、归纳方式、审美观念、宗教迷信及语言文字等方面打下了深刻地民族文化的烙印。数词"四"和"七"在汉语发展中的起起落落就印证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词的语义和语用具有模糊性。据此,探究了数词模糊性的具体表现,文化对数词的翻译限度的影响,阐释了英汉数词翻译的方法:同义表达借用法,变动数字法,解释性翻译等。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闽南地区利用当地的特殊地域优势,大力“走出去”和“引进来”,形成了一种具有本土气派而又不失外来风格的侨乡特色文化,对当地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闽南侨乡在文化建设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外文化、古今文化、区域间文化的冲突和碰撞。而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对侨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闽南侨乡如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摆脱文化发展困境,充分发挥侨乡文化特色,促进侨乡文化的发展、繁荣,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英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就是表示数目的字 ,数字与别的词构成的词语称为数字词语。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极为丰富。汉语和英语的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联想意义英译的方法有 :直译、意译和借译。  相似文献   

5.
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但表示数目,在汉语中并不仅限于词这一级语言单位,真正数词的数量是很有限的,仅包含"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半"等有限的十几个,其余都是通过各种组合方式以短语的形式表示。许多语法专业书所称数词事实上应该属于数词短语。  相似文献   

6.
英汉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应具有严格的界限和确定性,其显著特点是表达概念的精确性,然而数词往往在语用中具有隐含的虚指意义。这种虚指意义实质上是一种脱离数词本义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文化翻译理论中的归化论和异化论,对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冲突主要是民族国家范围内的问题,也应在民族国家范围内来解决。文化的实质在于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决定着生活的展开。文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与独特的运作方式的统一体,文化冲突必然造成文化危机。中国古老的"顺应"思维和"为己"之学可能提供了面对文化冲突的智慧,这是一条富有希望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吴丹 《海外英语》2012,(14):205-207
Languages convey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le they are used as tools to communicat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frequenc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 may impact on people’s normal communication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ppear in many aspects of languages.Animal words are influenced by such cultural factors a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historical developments,traditional customs,mythology and fables,etc.So they are endowed with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A similar animal word may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but sometimes different animal words have the same connotations.Whether they are different or not will refl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us,through illustration,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What’s more,the thesis aims to help English learn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culture and develop the abilities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y.  相似文献   

9.
中国侨务文化的认识论,要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宏观背景,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中审视其形成及发展。侨民是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其所固有的民族文化与居住国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形成了新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是两种或者多种文化体系的冲突与融合,其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居住国文化的接受。就在这一系列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了新的文化认证。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中国侨务文化认识论,必须以中国文化认识论为主,进而寻找侨务文化形成的源流及发展趋势,为文化融合确立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汉诗中的数字大多具有模糊涵义,这些数字对诗歌意象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汉诗中数字的模糊语义来阐明汉诗的审美价值,并对模糊数字提出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文化界定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我们对其认识和理解应具体地结合相关文化背景,关注其独特、差异性。中国人对人格概念的理解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伦理以及个体信仰和道德追求;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以诸如"仁"、"自然"、"因缘"为代表的儒释道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在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这时,重温鲁迅,重提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珍视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无疑有益于我们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有益于探讨解决当下问题的途径,也有益于我们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国学"的承传,从而进一步繁荣当今的文化、文学和学术事业。然而,仍有人在网络上大谈"鲁迅是思想文化的负面资源",流传甚广,因此,必须加以澄清,重提和珍视鲁迅精神文化资源的正面价值、当代意义,以正视听。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博大精深的,限于篇幅,我们主要从鲁迅精神、鲁迅的思想文化、鲁迅的文学和学术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领域进行论述,并力图揭示出它的正面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富国强民的需要,教育中对经济、政治的使命过于重视,导致教育传承传统文化使命的缺失。在世界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历经几千年风雨的中华文化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与演变显得苍白无力,中国人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有下降的趋势。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教育必须坦然应对这一问题。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的实质是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觉意识和培养幼儿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与理解。幼儿园主要通过开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文化课程和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来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感恩情怀。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文化研究。"劳动""文化"和"教育"在词源上有共通之处。劳动教育,作为文化实践,是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改造自然的"化育"和通过信息、符号改造社会的"教化"的统一,蕴含价值-规范、行为-作用、语言-符号、知识-技术等不同的文化层级和实践综合。劳动教育有文化唯物性,也就是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面向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性。劳动教育有文化启蒙价值,它是解放所有人的文化启蒙,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文化启蒙。总之,劳动教育的文化本质和实践充分呈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化育与教化、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开始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在世界各地大有发展。以往仅有中国部分人“推崇”的中式英语,也能受到外国友人的“追捧”。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跃升的今天,中式英语也随之流行起来,给世人呈现出一种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独特的“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对软实力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几年国家的加大力度扶持中医药,开启了中药发展的黄金时代。有效的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就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的进行探究,通过设计中医药书签,香囊,文化衫及其衍生产品来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提高人民防病治病的能力,促进人们对中医药学发展的热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保罗·孟禄一生致力于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孟禄认为一个民族形成的根本在于拥有本民族的共同文化,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方式,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二是促进国际理解的达成。孟禄建议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合格公民与国际理解四者有机结合,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养,发展教育繁荣民族文化,由此推进国际理解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对于孟禄国际理解以美国利益为根本、确保西方教育的领导地位等观点,应客观认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看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乃至不同的民族,对于不同的数字均赋予了不同的联想意义,使普通的数字具有超越语言的灵性,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英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喻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中英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对比分析中英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英民族的文化心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张家口城市文化定位主要取决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文化、人们的心理认同以及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张家口人的性格和心理,并成为张家口城市发展着力打造的文化"名片",使张家口城市文化如何定位问题愈发清晰起来。但在张家口城市文化定位问题上,还应站在传承历史、展望未来的角度去深思,一则要审慎处理好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二则要坚持走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样既可预防文化定位因本土文化资源的流失而失去依托发生变异,又能更好地把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持续性地展示富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中数词的使用俯拾皆是.这些数词或实或虚,运用自如,毫无斧凿之痕,对表现诗词的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数词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使用,使诗人的匠心独运和数词产生了非凡魅力,通过对毛泽东诗词英译中数词翻译的比较,可以研究数词翻译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