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祎颜 《新闻世界》2014,(9):247-249
尼采在《肉体是一个大的理性》中说到:"肉体是一个大的理性,是具有一个意义的多元,一个战争和一个和平,一群家畜和一个牧人。"《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根据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电影。本文将从肉体理性的多面即——多元的意义,战争与和平,家畜和牧人方面并从封建势力的代表陈佐千即"火",弱势女性的代表颂莲即"水",以及火为了防备水而筑井即陈府残忍的家规,探析小说与电影中命运相同而性格不同的两个颂莲形象。  相似文献   

2.
常静  秦明超 《今传媒》2016,(4):96-97
文学与电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关系.文学(尤其是小说)为电影提供充实的素材.电影必须从间接的"祖宗",从具有数千年悠久传统的文学、戏剧和造型艺术那里寻找资源,来构成电影表现形式.第五代导演霍建起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往昔.在霍建起的影像下经过导演的改编,一切的残酷似乎变得柔和温情起来.  相似文献   

3.
张弢 《新闻爱好者》2007,(10):23-23
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中,"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气度,是一种风范,是一种霸气。庄子的"鲲鹏展翅九万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让人终生难忘。同样,报人都以追求"大报"为目标,以办"大报"为荣,报社都希望跻身大报行列,但大报要有"大"风范、"大"气魄和"大"魅力。笔者在阅读近两年《大河报》的过程中,把其做"大报"注意做"大"标题,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真、诚、情、容、境。  相似文献   

4.
电影《帕特森》从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史诗中获得"灵感",在银幕上极大程度上还原了诗歌中的"意境",通过"双胞胎""帕特森""对白"和"场景"等具象及元素,立足影像本体,进行"诗学"表达,这一显著特征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该片导演吉姆·贾木许坚持独立拍摄完成,其对电影的诗性的追求与实践也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5.
温雅彬 《东南传播》2010,(11):90-91
电影《武训传》以及对于《武训传》的批判在中国电影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于其处于中国电影传播史中的一个特定的过渡时期,因此也带有许多明显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电影史,乃至政治思想运动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媒介权力的视角出发,探讨在批判《武训传》的过程中,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媒介权力效用的发挥,以期透视媒介在整个批判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贾军红 《出版广角》2016,(24):84-86
美国作家威廉·沃顿的著名小说《乌人》,自出版发行以来除获得多项国际奖项之外,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众多读者的关注与评论.《鸟人》通过对主人公博迪生活轨迹的描述,探讨了深层次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从而引发社会大众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除此之外,《乌人》的出版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实现了图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潘冬子的父亲叫做潘石屹,潘冬子的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 1",胡汉三成了一个叫"老贼"的评委……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选手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参赛记。而类似的网络"恶搞"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其他文学作品及人物身上,《铁道游击队参赛记》、《雷锋的初恋女友》、《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恶搞才是王道",成了网络的一句流行语。  相似文献   

8.
王虹 《今传媒》2012,(11):48-50
本文通过对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新近在香港出版的《大江大海——1949》的阅读,对1949年前后发生在海峡两岸的一场惊世巨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让读者产生对家乡、对家人、对民主、对幸福、对和平许许多多的遐想。最后将这诸多遐想归结为"世无战事最为幸",任何一个党派、任何一种政治力量、任何一个人,都应把阻止和消除战争作为一种强烈地社会责任来承担。  相似文献   

9.
张秋 《编辑学刊》2012,(4):51-55
中国的电影刊物,大约可以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大众电影》时代,另一个是《看电影》时代。《看电影》将"迷影"的能量转换为"迷刊"。它给读者制造的阅读狂欢,和观众坐在影院里的观影感受互为呼应。"《看电影》模式"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激情。  相似文献   

10.
赵静 《视听》2022,(5):80-82
根植于革命历史题材叙事与聚焦于影像视听元素表达,在新主流电影中从不是矛盾与对立的,而是补充与融合的.《长津湖》于战争历史抒写中塑造平民英雄,《革命者》以情感演绎而非情节推进作为叙事动力.新主流电影在历史抒写上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真实性"是其叙事基调.同时,在英雄人物塑造中侧重呈现"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橘颂》是家喻户晓的《楚辞》名篇,历代注家对它的意旨与词藻,已尽有高论疏考。但对于《橘颂》所颂之物──橘和橘树,则无有质疑。笔者却认为,屈原在《橘颂》中所颂之物,不是橘而是柚,即又称香栾、文旦和长青果的芸香科植物柚树的成熟果实及柚树。屈原在《橘颂》中对所颂之物——“橘”和“橘树”,从种植生长的地区到树干、树叶;从果实的形状到皮色和内色,都有具体的描写:‘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移”、“绿叶素荣”、“曾枝刻棘”、“精色内白”、“梗其有理”……在诸多的描写当中,除了受地理气候的影响,其种…  相似文献   

12.
徐明亮 《视听》2022,(2):84-88
影片《悬崖之上》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好故事",建构出一种"另类"的女性形象,并利用视觉奇观的打造给观众带来了新奇、轰动、冲击的观影快感.这是张艺谋导演对谍战片这一电影类型的首次涉猎,表达了他对那些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间谍英雄们最深沉的敬意.《悬崖之上》上映后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传播效果.整体上看,叙事理性的叙述实践...  相似文献   

13.
因与奥斯卡奖时间上前后呼应,这个由美国娱记组织的电影评奖,被看成奥斯卡的开幕序曲。而本届“金球奖”由于《十面埋伏》的“角逐”,于国人而言变得更有看点。与同为提名的其他外语片相比。极尽绚烂而空洞的《十面埋伏》缺少的不仅是获奖的理由.而且是背后代表的中国电影的整体文化缺位。  相似文献   

14.
张金洁 《声屏世界》2017,(10):21-23
八一南昌起义距今已90载,拍一部南昌起义的战争巨制,将这段英雄史诗付诸光影,续写"建国三部曲",一直是南昌人民的心愿.由南昌广播电视台投拍的电影《建军大业》荣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影片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丹妮 《今传媒》2016,(11):93-94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于2010年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电影.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取得1.6亿票房.甚至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析,主要剖析了《山楂树之恋》的人物符号、台词符号以及色彩符号,对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不同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丁旭 《东南传播》2016,(5):32-36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角来讨论纪实电影中建构的"他者"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知识/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用批判的视角,从符号学和话语理论出发,将电影、纪实电影看做一个表征体系,讨论纪实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在华莱坞语境中是怎样建构关于"他者"的形象的。本文认为纪实电影作为一个表征体系,在建构"他者"时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即使电影对于"他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符号学层面即诗学层面,主要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分析纪实电影中怎样使用纪实电影中的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以及地方方言几个层面的文本和具体语境来表现符号权力。另一方面,从话语层面即政治学层面,主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纪实电影在建构"他者"的意义时,这个意义包含了怎样的权力问题,并从电影制作者、影评人和观众几个层面的权力机构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视真人秀是近几年国内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节目运用了“英雄故事”的情节原型。本文从起点及处境、探索之路、战争和审判以及决定性的胜利等几个大的方面对《极速前进》《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这三个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英雄故事”对于该节目更为内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从《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对爱情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和海丝特思想道德发展的角度,去追寻霍桑追求人类人性解放的浪漫主义思想和神秘符号"A"字后面隐藏的真实意义,以便更好地解读海丝特.白兰这一女性人物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9.
红色电影的历史及角色变迁红色电影,即反映革命精神及英雄主义的电影。红色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中的一个种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缩影。早在1942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中国产生了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小说、戏剧、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诸如《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耳熟能详的红色电影。文学评论家曾镇南认为: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红色电影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  相似文献   

20.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地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