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一、南武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1.民主制订大课间活动计划,全校征集活动内容笔者所在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是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的共同讨论之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校体育的《学习指导要领》与我国学校体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原则性规定了对体育课程内容要求,但日本与我国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放松身体运动”的内容及要求。从1998年到1999年,日本文部省修订了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并于2002年和2003年分别实施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新的体育《学习指导要领》。新的体育《学习指导要领》中,强调身心一体化,密切体育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把过去《学习指导要领》中的“体操”部分改成了“增强体质运动”,并把增强体质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放松身体运动,一部分是提高身体素…  相似文献   

4.
<正>一、创编健身操的背景新源县塔勒德镇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主要来源于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东乡族等多民族,其中以哈萨克族居多,维吾尔族次之;全校有42个教学班级,学生2773人,其中小学部1833人。2018年,学校体育组在校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在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刘世刚老师和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何小红特级教师的指导下,为了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激发小学部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学生协调、审美和创新能力,结合学校实情,在以做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0,(11):36-37
<正>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在此背景下,各地各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一体的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玩、练、赛"一体化的课外体育活动。课间10m i n玩花样(技术);大课间练体能;最后运用到学校组织的体育节比赛中,  相似文献   

6.
<正>一、讲究方法,"督"导"并行(一)制订"督导"条例,引领活动走向通过问卷、座谈等途径,学校初步制订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督导试行条例》(以下简称《督导条例》),并在宣传栏里全文展示。同时,还做出两点说明:一是"督"导"并行,重在引导,督促师生积极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活动的健身性效应;二是《督导条例》及大课间体育活动都需要不断完善,希望师生及时提出建议,学校将采纳合理意见并修改《督导条例》,使这项活动真正成为师生  相似文献   

7.
<正>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江苏省常州市提出校本化开发的理念,要求各地区、各学校"按规定时间长度和适宜练习强度校本化实施。"在出台的《常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长度在25~40分钟,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校本化实施,练习强度适宜。"把大课间开发与实施的主动权给予学校。  相似文献   

8.
日本新一轮学校体育指导要领改订的框架及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日本文部省在2005年7月发布的学校体育指导要领的中间报告书(未公开)《健壮的身体育成的应有方法》为主要材料,对日本即将发布的新一轮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形成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具体内容等进行了考察,推测出日本学习指导要领可能的内容及方向性,并结合日本体育科教学的实践,提出了这次学校体育指导要领的修订是更注重生活能力的修订,是进一步促进“快乐体育”教育的修订的结论。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随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全面实施,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分校(乌鲁木齐市第122小学)体育组全体教师积极研讨、借鉴、实践,探寻出一条符合学校实情的阳光体育活动特色之路。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体育大课间活动、午间户外活动、特长生课后活动及体育竞赛活动。为了使全校师生能够积极参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在组织校内体育活动、外出参加各种上级比赛、活动时,会产生不少非纸质的材料,如照片、录音录像、荣誉奖励等实物,这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水平,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珍贵资料,规范管理这些特殊载体的档案材料是十分有必要的。一、照片校内开展的体育教研、竞赛活动,外出参加上级教研、比赛活动,上级领导视察学校体育工作的照片等均可以列为归档范围,要注意保存。步骤如下:(一)收集:每次活动后及时将照片收集齐全,选取有代表性的冲洗归档。(二)分类:体育类照片一般可分为:1.校内教研活动;2.校内竞赛活动;3.外出参加上级教研活动;4.外出体育比赛;5.其他类。将同一类照片,按活动的时间先后分开,整理归档。  相似文献   

11.
课间操做为学校作息制度的教育手段 ,是学校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也是全校师生共同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有人说 :课间体育活动象一朵艳丽的奇葩 ,深受师生的喜爱 ;课间余活动象一首抒情的小诗 ,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增长学生的技能 ,使学生的身心更能受宜。为此 ,针对中学大课间 ,我们有以下几点提议 :一、按季节分类 ,多种形式中学大课间20分钟 ,大多数学校采取做操形式 ,如 :第八套广播体操、中学生第一、二套广播体操。为了丰富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采取按季节分类。春、夏…  相似文献   

12.
陆作生  陈娇霞 《体育学刊》2011,18(3):103-104
修改后的日本初中学校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在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水平目标和体育课程运动项目内容方面都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科学性更强;二是指导性更强;三是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正> 美国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也称体育补充活动)一向很受重视,这种活动往往以比赛形式出现,早在本世纪初,各校学生就时常自行举办这种比赛,后来在中学得到了普遍开展。美国专家把这类补充活动分为:校内课外活动、校外活动、运动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几种。校内课外活动是在一校之内组织的体育活动。校外活动是几个学校的学生共同组织的活动(旅行、越野等),然而最常见的是各种各样的校际运动比赛。运动俱乐部根据学生们的运动兴趣组织起来,然后在校内或在不同学校的俱乐部之间举行比赛。上述三种补充活动,或者是纯运动竞赛,或者是带有娱乐性质(例如,有氧操、健身跑、“新创”游戏等)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一、2019年第6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9年4月23日)(一)为师之道1."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2.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文字量以1200字或2200字为宜。(二)教学有招小学中年级室内体育课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手段、评价技巧等。(三)点击游戏1.如何在奔跑类体育游戏教学中调动速度慢学生的积极性;2.改编的体育教学游戏。(四)阳光操场校内大课间体育活动或校外体育活动。(五)各抒己见1.对本刊上的文章直面点评,或扬或  相似文献   

15.
<正> 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在全体学生中推行“达标”活动?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达标”成绩和学校的达标率?这些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尝试,从1983年开始,我们就采用运动会的形式来推动“达标”活动的开展,收效很大。具体做法如下: 一、比赛按年级分组,以班为单位报名,全校每个学生都参加(体育课免修者和严重伤病者除外),每人  相似文献   

16.
<正> 学校体育活动的形式很多,有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代表队训练,以及其它一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其中,体育课是重要的一环,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  相似文献   

17.
王妙香 《体育教学》2012,(10):64-65
一、制定详细周密的活动方案学校大课间活动不是体育组几个老师的工作,它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新学期,学校将《旭日东升》武术健身操推广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由德育处统一安排,制定详细活动方案(表1)。体育组承担培训任务,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具体方案的布置实施,为全校武术健身操的组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行政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积极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1加强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范围上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宏  相似文献   

19.
<正>阳光操场栏目主题:因地制宜,全员参与。撰稿建议:1.大课间体育活动系列。学校集中开展的跑操、自编操等的组织形式、操作方法与管理策略;室外分班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组织方法与评价形式;室内安排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组织与评价等。2.校内体育竞赛系列。达标运动会、足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左手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生肖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体育节、校园吉尼斯、小小童奥会等。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非常有实践性和健康性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策略:着力实现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锚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设计科学的体育大课间运动负荷;确定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