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小学生学习障碍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教育阶段是读写算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学习障碍对小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文中探讨了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涵义、发病率、类型、成因,最后从为学习障碍学生设立资源班和资源教室,以及如何应对具体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拼写障碍、数学障碍和社会障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30名学习障碍儿童为对象,采用表情图片和情境故事法,探讨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研究发现:(1)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状态理解存在显著差异,阅读障碍儿童情绪状态理解水平显著高于数学障碍儿童和复合型学习障碍儿童,数学障碍儿童和复合型学习障碍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原因理解和情绪调控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学习障碍,一直受到各相关学科的重视。现有研究发现,语音障碍、视觉注意困难和快速命名障碍等都可能导致阅读障碍,一些相应的语言与非语言干预措施也被开发出来。当前阅读障碍研究尚有许多困惑,但仍对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阅读困难儿童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的热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音意识、视觉空间认知、工作记忆和元认知与阅读障碍的关系的研究 ,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角度对阅读障碍问题研究的热点。语音意识障碍被视为是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 ;视觉空间认知被视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而工作记忆障碍和元认知障碍则是预测阅读障碍的有效指标。这些成果也启发了国内研究者从多角度、深层次地对阅读障碍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儿童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学习障碍,由于其研究的滞后性,国内对于其的诊断、分型以及干预的资料还比较少,这极大影响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通过对目前国外内研究的梳理,分析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的一般参考及实验室研究者的发现、分型,并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从难点、宏观对策以及具体干预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存在着不同层面的加工问题.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低水平加工缺陷有:听觉方面的、视觉方面的;高水平加工缺陷有:注意知觉广度障碍、空间注意障碍等.本文对这些加工障碍与阅读障碍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并阐述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阅读障碍的早期筛选标准,阅读障碍的致病因的协同作用,阅读障碍研究的多方法取向.  相似文献   

7.
王梅先 《文教资料》2009,(7):126-129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障碍,严重阻碍了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患有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儿童在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及社会性发展方面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诊断、矫治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矫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借助Bicomb文本挖掘软件和SPSS17.0软件对我国近年来阅读障碍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矩阵转化,构造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和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挖掘出阅读障碍的五大研究领域,分别是阅读障碍的认知和脑机制研究、脑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眼动和病例对照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研究、阅读理解障碍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阅读障碍与眼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眼动技术来研究阅读过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学习障碍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对其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将为识别阅读障碍儿童提供具体指标,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本文简要介绍了最近20年国内外关于儿童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现状,同时还介绍了眼动分析的各种指标以及一些理论成就,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阅读障碍,能从眼动指标来分析和鉴别出阅读障碍,为此类型儿童的教育与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障碍。1993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有80%的学习障碍儿童出现阅读方面的困难。另据统计,美国在发展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占儿童总数的5.25%,在学习障碍儿童中有至少50%是阅读障碍儿童。可见,阅读障碍儿童所占比例之大。那么,到底什么是阅读障碍呢?所谓“阅读障碍”是指对阅读技能的掌握落后于年龄常模,而落后的原因又不是智力落后、重大脑损伤或严重的情绪不稳定”。([美]E.J.Gibson)儿童阅读障碍主要包括认字和理解两大部分。具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特征:①阅读速度慢,…  相似文献   

11.
将残障概念模式置于社会政策分析框架下,采用政策内容分析法,辅以文献分析法针对残疾人就业促进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分析了当代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政策目标与价值导向。研究发现该政策目标仍停留在单一强调效率的层面,是一种个体模式导向的政策;该社会政策目标调整具有可能性。只有将优势视角的价值观纳入政策目标,并以公民权的立场,厘清和整合残障观念模式,调整政策目标,残疾人的就业质量才有可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傅王倩  肖非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17-121
残疾观对残疾的定义、残疾人应获得的资源以及残疾人的自我认同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深刻影响了残疾人的生活及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和反应。随着20世纪80年代残疾人运动的开展,社会模式残疾观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使得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文章阐述了社会模式残疾观的缘起及核心观点,对该模式下的残疾观进行解读和反思,以期为残疾观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考,促进更多学者对残疾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PASS认知历程模式及其在阅读障碍儿童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介绍了认知过程的一种全新理论———PASS理论 ,并就PASS理论在阅读障碍儿童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以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object permanence with an emphasis on research on children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Object permanence is the realisation that objects continue to exist in time and place even when they are no longer visible. This understanding is achieved across Stages IV(VI of Piaget’s Sensorimotor Period.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hysical disabilities, blindness, and autism develop object permanence in a similar sequence although at a slower rate than children without disabilities. Challenges with regulation make it difficult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demonstrate object permanence knowledge in Stage VI tasks. There is ample evidence that children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benefit from direct and systematic instruction of object permanence. Assessment‐based i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visual attention,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to be hidden (including the impact on differential attention), repeated naming of the object, individually appropriate prompting procedures, and direct reinforcement have been found to support mastery of object permanence in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学习障碍,不仅是教育学理论的需要,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现实的需要,更是学习障碍者的需要。只有在教育领域正确认识学习障碍,推广和普及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对教师进行专业训练,才能促进和改善学习障碍者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适应是弱智儿童成长发展的基本形式和趋势。适应力决定了弱智儿童真实生活的水平与质量。本文以新的适应观“适应是弱智儿童与环境双方的改变、调适”为主导 ,论及弱智儿童适应过程、特点。明晰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诊断 ,适应性养成教育的思路。启发对障碍、对环境建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作为残疾人中的弱势群体的智障人士,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照顾与支持,作为社会成员,他们同样也需要融入社会和参与社会。本文以青海省H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为例,拟对智障人士社区化服务模式的困境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有利于当前智障人士社区化服务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8.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comprise the largest minority group in the world, yet they are the most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 group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job market and entertainment media such as literature. This population is often underrepresented because of the overlapping physical, attitudinal and policy barriers that prevent them from participating fully in society. Despite their large numbers,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not only encounter personalised prejudice, but also experience institutionalised prejudice. In an effort to reduce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disability exemplars on people’s attitudes. A comparison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asures of prejudice found that implicit bias of able-bodied students was more entrenched than explicit biases.  相似文献   

19.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培智学校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在广泛开展提高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若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就需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 ,本文介绍一种与培智学校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近些年兴起的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并主要围绕如何应用、特别是课程设置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W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ter's-level counseling students' (N = 285) disability competence, disability-related life experience, and multicultural course completion. Results indicated disability-related life experience and multicultural course completion may differentially affect self-perceived disability competence.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ounselor train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