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实现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挫折。对待挫折的态度、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分析应对挫折的心理适应机制。对于保持当代大学生稳定平衡的心理状态,维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社会适应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适应可以从其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机制包括适应过程和适应方式,心理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心理功能包括社会适应状态的实质及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实现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挫折。对待挫折的态度、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分析应对挫折的心理适应机制,对于保持当代大学生稳定平衡的心理状态,维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不良及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社会经验与社会阅历较缺乏,心理成熟程度还不高,面临大学这个人才集中、竞争频繁的环境,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心理疾病。因此,在大学生中,尤其是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心理应激与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凤  白丽辉 《教育探索》2001,(12):46-46
一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小学生亦然。环境中的刺激物作用于小学生,也就是向小学生提出了适应、应对的客观要求。如果小学生认识到内外环境提出的要求,并认为满足这种要求至关重要,那么他便会产生心理应激(stress)。适应(adaptation)源于生物学名词,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在心理学中,适应指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学术文化适应和心理机制的研究由来已久,理论基础已相当扎实。文章将其引入高校场域,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复杂的学术文化适应与心理机制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后出现的学术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认同、学术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消极心理容易加剧文化适应困难。究其根本,自我防备和群体宽容的失落、科研理想与现实基础的差距、社交方式差异与现实利益冲突,是使海外高层次人才产生学术文化不适的“病因”。可采取重构文化认同、净化学术环境、协调人际关系等措施,使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融入国内高校,实现环境与主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成长的失落--关注大学新生入学心理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入学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学习方式与方法都不同了,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渐使他们原有的习惯、心理结构与心理定势被打破,这时他们在心理上还残留有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如此种种心理反应,都必须有一个适应期,期间他们感觉很突出的是成长过程的失落。  相似文献   

8.
高校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普遍而重要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各种表现、发展过程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提高自我认识、提升学习意识和重构目标体系三方面来引导新生实现大学心理适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当今农村民族社区儿童上中学者显著增多。他们进入中学这一更富于文化多样性的场景,可能面临较复杂的心理适应问题。国内涵化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方跨文化心理学的涵化研究,关注文化接触中不同群体持续双向互动对个体适应的影响,其概念和方法值得有批判地借鉴。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民族学生涵化与心理适应研究的意义、设计的概念与理论框架以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永飞 《文教资料》2006,(25):28-29
大学新生是校园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刚刚从紧张的中学生活步入向往已久而又十分陌生的大学生活,在短时间内经历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病态或异常行为、社会适应、潜能实现以及心理机能与社会适应相融合角度对心理健康和其标准的认识虽较为深入,但是缺乏整体性和客观性、真实性。从系统论和热力学熵值来看,心理健康是适应过程和适应状况的统一,是在生物、心理和社会以及主体性自我意义与价值世界的存在中多维、多层次的适应过程与状况的统一。心理健康等级则是适应过程和熵状态的辩证变化的具体表现,从适应状态中的负熵与正熵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客观和真实地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等级。积极趋向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测度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发展与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在校中小学生中因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适应水平偏低或适应不良的比例相当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改进与完善,探索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实验证明,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活动和心理辅导与训练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外部育人环境的改善和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侯景明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105-10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体育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三年级学生的体育心理适应能力要好于一年级学生;在不同性别之间,女生的体育心理适应能力好于男生。研究结果将对促进中、高职学生的体育心理适应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社会心理现象,其适应层次包括感觉适应、行为适应、认知适应和人格适应。适应过程包括心理发动、评估比较、内容操作和反馈性自我评价四个环节。适应方式有学习、应对和防御。适应的评价标准分为特质内容维度和活动领域维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课堂三要素以及课堂适应的内涵出发,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课堂实际,从教师评价角度编制了智力障碍学生课堂适应问卷。问卷包含课堂物理环境适应、课堂人际互动适应、课堂规则适应、课堂学习适应、对教师教学的适应5个维度共42个题项。经统计检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有效测查智力障碍学生的课堂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6.
人性是由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基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一直持续不断。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标准以生物性为基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平衡,第二层次是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第三层次是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7.
语用顺应论对于商务广告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与应用价值。在商务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言语境及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从而更好地实现广告翻译在目标语中的语用等效,说服消费者去实施购买行动。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性取向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性取向,既具有文化相对性又有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19.
Communicative context adaptation,a non-linguistic context is one of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To master key elements of communicative of communicative context adaptation help us in the process of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Here,we will detail it from the three aspects-the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the mental world and the social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