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评价与评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背景下,传统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逐步被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所替代。档案袋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其中一种方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教师和家长辅助其收集与学习有关的材料,以此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档案袋评价以其评价主体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克服了通过各种纸笔测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传统评价方式的缺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档案袋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改善实际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学习档案袋是美术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有效的手段。在其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使用、保管和展示的过程中,如何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形成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是新课程美术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用档案袋评价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档案袋评价进行理解:档案袋评价的含义、目的和意义,档案袋的内容和构成,学习档案袋评价的特征、类型和实施过程以及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网络学习档案袋:学习过程评价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提出了要重视对学牛学习过程评价的改革性建议。如何开展新型的评价,这使不少教师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档案袋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方法的一种,旨在提供有关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的材料,重视发展的过程,从多角度、多侧面判断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发展的可能性。档案袋可作为解决实施新课改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一、初中地理"合作小组档案袋"评价设想的提出1.档案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学习档案袋"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质性评价方法,侧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描述和记录,以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树立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因此,"学习档案袋"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6.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新兴的学习评价方式。不同于传统评价,档案袋评价注重质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档案袋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拓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取得较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档案袋评价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方式。在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中引入档案袋评价,可以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科学合理设计档案袋是档案袋评价的基础。实施档案袋评价应明确档案袋评价的目的和意义,重视档案袋评价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掌握档案袋评价的要领。  相似文献   

8.
实践育人、以评促学已成为核心素养时代育人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本研究立足档案袋评价“为了学习”“促进学习”的育人价值,确立主体性、精准且全面、规范与创新的档案袋建立原则;遵循课程开发的科学视角和方法,提取档案袋评价任务的构成要素;构建档案袋评价实施行动方案,制定操作流程,为一线教师在学生评价改革中设计与实施档案袋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档案袋是作为质性评价工具被引入教学领域的,除了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还要同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的。教学实践表明,仅从评价的视角探讨档案袋的应用,不能有效实现档案袋的促学目的,需要从学习的视角对档案袋重新审视和开发。评价型档案袋和学习型档案袋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实施目的和方式。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境下,更适合开发和应用自主学习型档案袋以有效实现档案袋的促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质性的评价方法,使由教师为中心、内容为驱动的课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驱动的课程。由于它运用多主体评价,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了评价主体的兴趣等等,学生在档案袋评价过程中,知识技能往 往能得到较 好的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较好培养,因此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评价改革。从新课程一开始实施,档案袋评价就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并在新课程试验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教师在运用档案袋评价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时涉及面广,头绪太多,最后无所适从;学生使用时缺少有效的指导和明确的标准,容易流于…  相似文献   

11.
电子档案袋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在数据库中,通过积累、整理与整合,系统地展现学生的学习档案。电子档案袋的形成主要建立在建构主义、元认知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之上,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电子档案袋的开发与设计,应注重评价主体的自主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开放性、评价过程的激励性。  相似文献   

12.
E-portfolio的视听课探究性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共享的真实的、实践和发展的E-portfolio,将教与学的中心转移到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强调“做中学”,使“合作”与“反思”真正成为每个学习过程的必须;将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根据个体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体现了学习的自我导向性和探索性;教师成为学习的协助者和引导者,而不再只是静态知识的传授者。  相似文献   

13.
朱银堂 《成才之路》2021,(11):38-39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学生作文内容的设计者角色,扮演好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扮演好学生作文评价的欣赏者角色。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听说训练材料帮助学生设计作文内容,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指导、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并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4.
Electronic portfolios (E-portfolios) are crucial means for workplace-based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Although E-portfolios provide a useful approach to view each learner’s progress, so far options for personalized feedback and potential data about a learner’s performances at the workplace often remain unexploited. This paper advocates that E-portfolios enhanced with learning analytics, might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workplace-based feedback and assessment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a 5-phased iterative design approach, an existing E-portfolio environment was enhanced with learning analytics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irst, information about crucial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for professional domains and suited assessment instruments were collected (phase 1). Thereafter probabilistic student models were defined (phase 2). Next, personalized feedback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ver time were developed (phase 3). Then the prototype of the E-portfolio—including the student models and feedback and visualization modules—were implemented in professional training-programs (phase 4). Last, evaluation cycles took place and 121 students and 30 supervisors from five institutes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valuated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the design (phase 5). It was concluded that E-portfolios with learning analytics were perceived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and that the design is only successful wh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users. Feedback and assessment methods based upon learning analytics can stimulate learning at the workplace in the long run. Practical, technological and ethical challeng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王倩 《学科教育》2013,(4):91-96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从杜威的经验观来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主动和被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由此给予有机体各种刺激,使有机体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建构经验。观照中国汉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发现,教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实践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优秀教师以此为参照,激励学生也积极地展开自觉的实践和反思,创造自己的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为反思的魅力所吸引,投身于“教学相长”的情境中,这也就是理想的“乐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缺少背景知识是影响学生学术讲座听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限制,学生在课内提高学术讲座听力能力难以真正实现。实验结果表明,以电子学档为依托,基于图示理论的学术讲座听力训练模式,可以弥补因课程设置造成的课堂上学术听力训练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养成听学术讲座前积极搜索信息建立相关知识图式的习惯,提高学术讲座听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注重以"知识掌握程度"为标准的总结性评价,缺乏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这制约了教育技术培训研究的发展。电子档案袋能连续记录培训学习的过程,联系实际情境,促进教师反思,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这正好弥合了现有评价体系的弊端。电子档案袋评价量规主要包括学习活动、作业媒体和反思评价三个维度。应用概化理论深入分析测评量规的总体信度和各维度的信度,分析认为电子档案袋测评量规基本满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形成性评价的要求。通过多元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对电子档案袋中的评价数据进行个体发展趋势和个体间差异的分析,结果显示学员的初始成绩和增长速度存在正相关,且存有个体间差异。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性,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得到自主创新学习的体验,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定位,探究,评价,内化四个环节的双边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生在高校录取时确定专业。由于学生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十分了解,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结果很多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其所学专业不相适应。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本科教育改革计划———元培计划,让学生到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对各个学科专业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专业。元培计划是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新模式,为探索中国高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机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李平  林文峰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2):106-108,128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除重视知识传授外,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叉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须不断知识创新,以高尚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吸引学生;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