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全人教育理念,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论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人文精神又可通过德育得以传导。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一,德育的人文精神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其二,德育的人文精神促进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体现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肯定和弘扬。其三,德育人文教化的目标是促使社会每个人成为富有个性、多种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其四,德育的人文精神要求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规范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陈涔 《文教资料》2014,(24):32-33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致有四种途径:在课本中挖掘人文精神;在作文中渗透人文精神;在阅读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人文精神。最终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自创办伊始,我校就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我校认为,人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而人文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客观地决定了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的人文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因此,我校认为,要想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自创办伊始,我校就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我校认为,人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而人文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客观地决定了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的人文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因此,我校认为,要想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6.
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人文精神又可通过德育加以传导。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全面分析影响高职德育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从人文教育的视角出发,寻求人文教育与高职德育的契合点,努力探索建设高职人文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现代基础教育应以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为价值取向 ,通过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挖掘教育媒介的人文内涵、开发教育环境的人文价值等途径 ,真正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行为,教学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是教学精髓,如果教学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在当前的形势下,人文精神与高中政治教学更是一脉相通,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人文修养不断提高,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教学。  相似文献   

9.
郑晓丽 《教育探索》2008,(9):120-121
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契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职人文德育的路径主要有: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德高技湛的专任教师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学生政工队伍;建设“以生为本”的干部职工队伍;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养,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知识、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在人性修养中的崇高和永恒的价值取向,是以完善人格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精神。注重中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这即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加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把云霄县地方五色教育,即红色教育、绿色教育、蓝色教育、银色教育和金色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构建诙谐的人文环境,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彰显思品学科的人文素养,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思品课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文及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厘清了人文、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术语基本内涵之后,我们发现,人文教育乃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文科学不仅是一门博大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精神体系和价值体系,比起自然科学体系来,人文科学知识则更容易直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人格品质;人文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而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特征是完满人格的培养;我们还必须关注人文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是塑造人、培养人和完善人的重要内容。然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人文知识缺乏、人文情感冲突、人文修养浅薄、人文追求低俗。因此,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调整大学教育目标,营造文化氛围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巨乃岐  巨亚智 《天中学刊》2007,22(6):134-138
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灵魂。人文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人文素质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培养关乎每一个人,是每个人必须躬身实践、切身体认的"本己"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不可停歇性等特点。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必须加强人文学科、民族文化、人类意识和个人修养四个层面的教育,并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人文与科学在知识层面是分离的,但两者所蕴含的精神是一致的,即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具体教学表现上是不同的,但两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应该统一于人文精神的涵养,摒弃功利性。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格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是在人身上内化的人文精神和在它指导下的外在行为的统一,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以及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宗旨,决定了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当前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侧重点包括主体意识的教育,丰富的个性和教育,爱的品质的教育,审美品质的教育等,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以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中兼顾了科学与人文的目标,数学人文精神是通过数学教育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容与培养方式单一、数学教师人文精神与培养意识薄弱及应试教育是阻碍中小学生数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统筹科学与人文教育目标、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样化等培养学生的数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状况有悖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其途径主要有:教育观念的校正;重整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加强道德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内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文教育的功能,导致高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牵引、社会的现实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呼唤高等职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传统、借鉴经验、政府倡导、教师践行、社会支持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良好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本是人的教育,其重要本质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高校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和完整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以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为己任。然而在实用性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成人教育价值追求中人文精神缺失。基于此,成人教育需加大人文知识教育的比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个性和谐发展的公民为其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文教育的功能,导致高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牵引、社会的现实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呼唤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传统,借鉴经验,政府倡导,教师践行,社会支持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正确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