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正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8月26日《新闻晨报》)小一学生究竟该不该学习古诗词?弹赞掺杂,众人莫衷一是。据悉,之所以删除5篇课文与8篇古诗词,是为了让"师生有更多时间巩固知识",说白了也就是减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8月26日《新闻晨报》)此次教改的核心在于减负。删除全部8首古诗,固然会引发一些争议,但不能因此而遮蔽和否认小学生教材减负的价值。事实上,既然是减负,就必会涉及具体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寻隐者不遇》《登鹳鹊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相比旧版,今年课本变薄了很多。但记者也发现,不少家长、老师甚至教研员都认为,此次被删除的8篇古文诵读并不难,读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欢迎,也会不占用太多课时。(8月26日《新闻晨报》)其实,上海此次一年级语文新课本的修订幅度很大,7个单元45篇课文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删去古诗只是其中的改变之一,为何却引发了  相似文献   

4.
微言微语     
<正>@上海教育: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除了全部古诗。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包括《寻隐者不遇》、《登鹳鹊楼》、《夜宿山寺》等,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理由是学前已经背诵了不少古典诗词,有重复的嫌疑。@中国教育研究:【习近平: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基因"】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新闻晨报》8月26日)有舆论关注此举的减负效应,有的则关注该不该删除诗歌。在笔者看来,教材变薄,符合教改的方向;但因教材变薄,就认为学生负担大为减轻,则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6.
据《东方早报》报道,今年秋季上海小学开学时,拿到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的家长和老师发现,语文课本比原来轻薄了很多,不仅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篇幅总量减少了30%,识字量和写字量分别比原来减少了16%和45%。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的拍手叫好,有的则持反对意见。于此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在翻阅北师大制作的新课标语文教材时,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  相似文献   

7.
梁好 《学子》2013,(11):33-33
《王二小》是一篇经典课文,讲述的是小英雄王二小将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英勇牺牲的故事。这篇抗战题材的课文,自新中国成立后,便被编入小学课本,现编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被归之为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诚然,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很有必要,然而,就《王二小》这篇课文来讲,到底是否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却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最近语文教科书中若干课文的取舍引起强烈反响,争议相当剧烈。引起争议的课文取舍,主要是:上海第二期课程改革语文教材中删去了《狼牙山五壮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九册曾收入《狼牙山五壮士》,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这篇课文改为与语文课本配套的四年级下学期同步阅读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的高级中学语文读本把王度庐《卧虎藏龙》与金庸《天龙八部》中的章节作为课文,合并为“神奇武侠”单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适用)新增《跨越新记录》一文(印有刘翔照片的新闻特写)。因此不能不从取舍这些课文的理由谈起。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有32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第一个单元由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和"语文园地一"组成,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我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  相似文献   

10.
《花的话》是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春天来了》的一篇课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很少会出现在初中语文的课本中。这也给刚进中学的六年级学生带来新鲜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莲叶青青》是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第5单元第17课的内容。本单元课文围绕"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这个主题展开,包括三篇精读课文《莲叶青青》、《萧山杨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篇略读课文《母亲的呼唤》和一个《语文百花园》。通过这五篇课文的学习,让四年级的学生们充分理解并感受爱的伟大与  相似文献   

12.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一般分别安排为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的《初中语文课本修订说明》指出:“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六十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这就阐明了把课文分为三类,是为了处理好  相似文献   

14.
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的修订,以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修订后的课本,每册40篇,共有课文240篇,比原课本增加60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各册课文文体的比例,大致按照各年级的训练重点确定。每个单元有一个训练重点,单元的组成包括以下项目:  相似文献   

15.
黄秀婷 《小学语文》2009,(1):117-119
一、文本解析 (一)走进文本,了解教学关联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安排的一次综合性学习。它是结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开展的小综合学习。本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两篇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和《语文园地三》。综合性学习渗透在文本教学之中,体现了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性、专题性,同时也为学生及时开展综合性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教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风筝》等文章被删除。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八年级学生王浩然翻看了新教材后说:“没有《风筝》了,学起来就简单多了。”  相似文献   

17.
<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赞颂名人可贵精神品质的,另外三篇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与其他三篇课文以及以前学习过的众多写人记事类课文有显著不同,它篇幅短小,就短短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一生。其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表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是第三自然段,作者也只写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是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本文是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通过溪水由清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都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设计。《珍珠鸟》这篇散文是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