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19世纪的伦敦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欧洲的贸易网络和金融市场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伦敦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带来或加剧了各种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则为中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伦敦逐渐开始了郊区化的进程。18、19世纪的伦敦人对当时的郊区化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根据这些原始资料并结合当代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认为近代郊区起源于18、19世纪的英国伦敦。  相似文献   

2.
《双城记》作为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主要展现了19世纪伦敦和巴黎的社会状况及其存在的社会矛盾。本篇论文从双城之一的伦敦出发,通过对书中伦敦意向的梳理,同时分析现实中的伦敦对于狄更斯的影响,并将其和作品中的伦敦进行比较,从而探索出伦敦对于辅助呈现人物形象,推动整篇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展现作品主题思想这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作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双城记》也反映了当时伦敦社会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作品中有关伦敦的描写更是从侧面表达了狄更斯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凸显了他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关怀。因此,这部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的小说对于伦敦也具有同样的深远影响。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统治阶级,这部小说的出现让他们意识到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紧迫性。对于后世的伦敦人民,这部作品也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当时伦敦社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狄更斯创造了19世纪的“文学伦敦”,《双城记》中的伦敦意象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狄更斯深刻的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3.
16-17世纪的伦敦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伦敦移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社会转型的一个重大问题。伦敦外来移民以青少年为主,酒馆文化是移民文化的典型形式。酒馆文化带有睦邻社区文化的性质,主要是一个民间和社区过程,在青少年移民中建立起社会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移民的自我调适,但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释,成为精英阶层推行习俗改革、削弱睦邻社区的"根据";社会问题治理的失效,体现出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持续张力。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的英国社会在呈现出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渐趋改善的一面同时,也始终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贫困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尽管贫困问题并非始自18世纪,但随着该世纪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18世纪后期的加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的加剧,贫困问题也相应地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王秀芳 《天中学刊》1999,14(4):25-26
青少年犯罪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活动空间具有流动性与稳定性、扩散性、封闭性等特点。研宪青少年犯罪活动空间的特点,对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慧慧 《英语广场》2023,(20):77-82
本文以《汤姆·琼斯的历史》《伊芙琳娜》《威克菲尔德的牧师》三部作品为例,从乡村青年的城市想象和城市体验两个方面探讨了18世纪中后期的乡村青年与伦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三位作者对伦敦走向现代化既好奇向往又怀疑担忧的矛盾态度,分析了造成这种矛盾心态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是影响地区和平与世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对恐怖主义犯罪活动进行界定,对恐怖主义活动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消除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方志书资料,对18世纪潮汕地区的人口增长、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粮食短缺问题进行分析,发现18世纪是潮汕地区区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段,因为社会环境和平安定,本地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资源和粮食短缺的问题呈现,其他社会变化随之产生,最终导致了潮汕区域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当你对伦敦厌烦之际,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烦了。”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18世纪英国文坛大师,因独自编纂《英语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方志书资料,对18世纪潮汕地区的人口增长、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粮食短缺问题进行分析,发现18世纪是潮汕地区区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段,因为社会环境和平安定,本地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资源和粮食短缺的问题呈现,其他社会变化随之产生,最终导致了潮汕区域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源于18世纪的德国,中国大陆起自20世纪70年代。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法律确认的知识产权的范围也存在差异。在我国,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与其他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和人身权利相比,知识产权具有自身的特点。修改后的刑法分则对侵犯知识产权罪共规定了7个具体的犯罪。构成知识产权犯罪必须具备四个要件。界定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必备条件,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司法机关应对知识产权犯罪活动,追究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约瑟夫·康拉德是爱德华时代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间谍》是他唯一一部以伦敦为背景的政治小说。小说《间谍》将个人和家庭置于社会政治事件的漩涡中进行道德考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的道德堕落现象进行剖析,揭示出世纪之交伦敦社会的百态人生。  相似文献   

13.
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破坏环境的犯罪活动呈多元化与复杂化态势。要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依靠刑事法律加大对环境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探讨了完善环保刑罚立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伦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著名短诗之一。诗人揭露了英国社会的种种腐败和罪恶,表达了其对专制暴政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5.
洗钱作为传统的国际犯罪活动,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在国内已有显现。它不仅会损害国家声誉、造成税收流失.还会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导致各种犯罪活动的猖獗。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分析当前洗钱活动的表现形式及其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侧重就反洗钱活动基本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伦敦广场是英国精英阶层的家园,是英国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色。广场的功能最初以居住为主,称之为居住型广场,后来人们更注重广场的美学价值,出现了花园广场。随着广场空间逐渐私人化,花园广场最终走向了衰落。伦敦广场的演变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十七八世纪伦敦贵族率先把乡村自然风景引入城市广场,并注重其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这种规划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伦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著名短诗之一.诗人揭露了英国社会的种种腐败和罪恶,表达了其对专制暴政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其经济地理格局经历了阶段性演变.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16世纪初,经济总体落后,且发展不均,经济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明显梯度.第二阶段为16世纪初至18世纪,以伦敦为核心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发展进入欧洲先进行列,但经济地理格局是偏倚的.第三阶段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西北工业区率先崛起,英格兰经济形成东南和西北发达的两极,中部则"坍塌"了,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天.乡村工业兴起,是英国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英国泰晤士河犹如我国的黄河一般,是孕育伦敦文化的摇篮,而“泰晤士”在古代凯尔特语中,也就是宽广河流的意思。它源出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山,全长346km,流经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工业区,涨潮时,大船可溯流直驶伦敦市区,最终注入北海。 18世纪时,这里曾是名闻英国的鲑鱼产地,香鱼、银鱼及鳝鱼  相似文献   

20.
伦敦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外迁现象,根据外迁特点可将这一时期分为"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个阶段。在"郊区化"阶段,针对郊区教育资源紧缺和教育管理权争议,英国政府在新城建设中制定了合理的学校用地规划,并颁布《伦敦政府法案》,重新划分教育权,提出了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方案。在"逆城市化"阶段,针对伦敦等大城市内城教育困境,英国政府推动了"教育优先区"计划的实施,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后又颁布了《内城政策》白皮书,重视地方政府角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伦敦在这两个阶段所采取的对策,对我国大城市应对人口外迁中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