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书为1985年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北京香山年会的论文汇编,收集了40多篇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反映了当前历史教学界研究的新水平,包括最近几年国内外一些新的领域,如比较历史和比较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心理学等的探索文章,以及关于教材研究方面的文章、外国历史教学教材介绍  相似文献   

2.
历史城市地理学作为历史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得到一定的发展。到80年代初,该领域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论著数量可观,研究内容涉及城市的起源、类型、分布、功能、布局、城市间比较等方面。其中绝大多数为单一城市的研究,但也不乏城市群研究。发展至今,城市历史地理学后来居上,已成为历史地理学中最为成熟的一个分支[1]。在众多论著中,西北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就近十年来学界关于西北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概况进行一下简要的总结,文中难免挂一漏万,恳请方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3.
侯甬坚,1958年生,陕西省扶风县人。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武汉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石泉教授探研历史地理学,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1996年两次赴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访问研究。1997年师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安芷生院士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85—2000年,侯甬坚先生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多门历史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好评。1999年被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侯甬坚教授王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理论和过去环境复原的研究,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八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项,出版专著《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朝宗——黄河与中华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综合类文章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研究项目各1项。候甬坚教授钟爱历史地理学,孜孜以求,用力甚勤,成果丰硕,成绩斐然。本刊特约候甬坚教授撰文谈谈治学经验,以飨读者。我们相信,侯甬坚教授所谈治学之道将对大家多有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4.
侯仁之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他于五十年代初发表《历史地理学》[1 ](p 1 1 0 ) ,率先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进我国 ,并有所发展 ,开创了我国城市历史地理与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侯先生对北京史着力最多 ,成就尤著。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北京城的诞生、发展及其改造1 北京原始城址及其变迁 侯仁之复原了三千多年前北京地区的地理面貌 ,提出北京原始城址在今城区西南隅 ,正好处在太行山东麓古代南北交通大道的枢纽。正是由于这一明显的地理特征 ,才使其由聚落逐渐发展为城市。侯仁之长期关注这条古代…  相似文献   

5.
关于 f(x)=f~(-1)(x)型方程的解法,本刊1984年第4期和1985年第1期都有文章或读者来信论及。现又收到罗增儒等同志的稿件,对此作了更为详尽的讨论,本刊就其中数篇(以罗增儒稿为基础)作了综合与修改,供广大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6.
小学一至四年級的每一冊語文課本里,都有許多篇是科学知識文章。这些課文,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自然、历史、地理、卫生等方面初步的必要知識。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8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80人,列席代表11人,有关历史教学杂志编辑部和出版社的同志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大会。西藏地区的代表是第一次参加大会。友好邻邦日本的“比较历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的斋藤秋男先生等三位学者也应邀出席大会作了报告,并和中国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这次年会在学术交流上有两个特点: (一)学术水平较之历次大会有所提高。 (1).从论文的数量看,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7篇,学术专著3本。其中中学教师撰写的18篇(不包括北京、重庆、吉林三省市内部刊物中的22篇),接近论文总数约四分之一,这是极为可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8.
关于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在80年代前几年,仅有零星文章散见于报刊。近年来,这个领域引起了众多史学工作者的注意,仅1985年以后,关于美国宪法、两党制、文官制度等专题研究文章就有近20篇,这些文章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将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加以简要介绍。一、美国独立前后政治体制的演变余志森撰文指出:独立前后,美国政治体制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高校地理系先后使用了多个版本的自然地理学教材,分别是1978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中山大学等编著)、1985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潘树荣、伍光和、陈传康等编著)、1999年出版的《现代自然地理》(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2000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田连恕等编著)和2001年出版的《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主编)。这些教材在内容、体系及结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基础课,也是…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5年度教学科研论文报告会于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分系(室)举行。全院共收到论文193篇,比1984年将增加一倍。其中文科方面有中文系40篇,政史系与马列主义教研室21篇,英语系10篇;此外,尚有体育系18篇,党委宣传部、教育学教究室、学报编辑部等10篇。(理科各系情况在理科学报发表)  相似文献   

11.
<正>80年代中期,我写过两篇关于何兹全先生教学和治史的小文章。一篇是《记何兹全先生讲〈三国志〉》,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又一篇是《评〈读史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刊载于《历史教学》1985年第9期。有几位同行告诉我,前一篇文章,为他们讲授史学名著提供了一点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借鉴,其中有两位同行由此也开设了《三国志》这门课。  相似文献   

12.
《怎样教好历史课》一书,是北京二十八中历史教师陈毓秀老师的教学经验汇编,陈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四十余年,本书收入她从六十年代至近年撰写的十四篇教学经验文章(七篇附有他人讲评的课堂实录)。这是一本对我们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特别有帮助的好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选择出版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文章,实在是做了一件好事。除老师在十四篇教学经验文章中,总结了备课、课堂教学、复习和课外活动各个环节的经验,包括如何确定教学目的,如何突出重点、讲解难点等一系列问题,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基本知识教学到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的经验。对于如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讲授有关帝王将相和古代农民战争历史的教学经验,也有专文论述。七  相似文献   

13.
一、对语文课教材内容的两点改革意见我1938年到延安之前,曾在旧社会的中学和师范学校教过七年语文课(有时也兼教中外史地)。但当时只是就课文教课,对语文教学未做过认真研究,也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从1938到1949年,我在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期间,一直在编写教材和审阅教材书稿,当时对语文教学写过一些文章,主要是在教材编写方面。那些文章现在手头只有一篇,题目叫《今年儿童节的感想》。在这篇文章中讲了语文教材改革的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语文教材中关于政治思想与阶级观点的改革,一个是关于农村儿童沿用城市儿童教材的改革。现在就用一些实例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原《黄淮学刊》)系商丘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在自然科学方面主要发表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科学、科学教育、自然辩证法和科技期刊编辑学等方面的研究论  相似文献   

15.
<正> 有关大学学生经历情况的论述已为数不少。有几篇不错的历史介绍,比如鲁道夫(Rudolph)于1962年和维塞(Veysey)于1965年所写的那些;还有一些关于这种经历某一特定方面的重要研究,比如海斯(Heath)在1968年关于成长过程的论述,贝克(Becker)、格里尔(Greer)和哈格黑斯(Hughes)于1968年关于学习压力的研究以及豪勒维兹(Horowitz)于1987年对“大学生文化”的介绍。但是,这些论述中有关经历的描述都是从历史文献、交谈或诸如个性测验等间接的方法中获得的,很少有从学生们自己的记录中获得的有关他们实际行为和经历的论述。因此,也就很难回答这样两个问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于1985年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1985年基外专家儿童发展研讨会议。国家领导人康克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儿童发展中心顾向林佳眉同志自始自终参加了会议,并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秘鲁等外国专家13人。国内代表82人,他们包括儿科学、营养保健学、心理学、教育学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会议收到国内外专家提交的论文64篇,其中安排在大会上发言交流的论文39篇。会上中外专家还就如何围绕中国儿童发展开展科学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对会议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文俊 《考试周刊》2013,(36):134-136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既是一本高校历史地理的专业教材,又是一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专著,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历史,能够重释很多历史现象。本文从《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关于明代气候、植被、海岸线、疆域等地理现象的描述,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对《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于历史研究方面的贡献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历史地理学研究要有一个飞速的发展,必须将传统方法与先进科学技术方法紧密结合。而遥感技术在研究河道变迁、海岸变迁、湖泊变迁、城市变迁以及早期文明与聚落变迁等历史地理学问题时,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揭示作用,可解决许多用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历史地理学问题。本文对遥感技术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及其实施步骤作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共全文转载了246篇论文,其中历史学科128篇,地理学科118篇,历史学科被转载的刊物有37种、地理学科被转载的刊物有36种。在历史学科被转载的37种刊物中,《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被转载了24篇,转载率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20.
惠桂芝,女,满族,中共党员.1951年12月生于辽宁省鞍山省,1969年3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大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历任北京市总工会团委书记,组织人事处干部、主任科员、副处(部)长,北京市总工会常委,组织人事处(部)长,市总工会干部学院(职工大学)党委书记,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2005年10月至今任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北京教育·高教版》、《北京人才》、《北京工人》、《北京工作》、《第二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文集》、北京服装学院《高教研究》等报刊发表数十篇关于人才培养、党的建设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