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晚清画报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子岳  许金平 《出版科学》2009,17(5):103-107
晚清画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三个阶段.晚清画报之所以能够迅速兴起,源于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包括西方印刷术的传入、画报图像的力量、大众底层文化的崛起、传播西方文明的需要,以及开启民智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2.
曹炳生 《出版科学》2016,24(1):125-128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对欧洲社会、思想的产生乃至世界文明进程有巨大推动作用。中国书史著名学者钱存训先生曾说:“在中国和西方,印刷术在书籍制作中起的作用大致相仿,但在这两个社会中的影响,在规模和形式上并不完全相同。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中,印刷术都使书籍的成本减低,产量增加,形式统一,流传广远,并使书籍有更多的流传后世的机会。但在其他方面,印刷术却以不同的程序,向不同方向发展。在西方,印刷工具逐渐机械化和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和发行,形成一个强大的出版工业;在中国,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约有1000年的时间内,印刷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技术性改革,始终保持以一种传统的手工业方式进行。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活字印刷术反哺中国,才带进了西方思想制度和科学技术,因此引起现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学术和文化各方面的改革和变动。”[1]钱先生洞若观火的见解,推动了笔者对印刷史研究的关注和理解,从本世纪初,便开始注意搜求研究西方近代印刷术对近代中国影响的书刊资料,可惜所得甚少,对西方近代印刷术究竟如何传入中国、影响了近代中国,一直不甚了了。最近读完芮哲非著、张志强等译的《谷腾堡在上海:中国印刷资本业的发展(1876—1937)》(以下简称《谷腾堡在上海》),困扰多年的疑惑终于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走出国门,可以说是中国出版业一个难圆的梦。我国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早在北宋时期就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各地传播,先是传到了朝鲜,后又传到日本,通过丝绸之路,还传到了中亚各国和欧洲。不但是印刷术,中国的印刷品也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之一,传播到了亚欧各国,世界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至今还收藏着现存最早的中国印刷品。然而,中国出版业的这种领先地位被17和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击垮了,以铅活字为标志的西方近代印刷术成为引领世界出版业潮流的主角。西方印刷术传入我国,虽有几分尴尬,倒也推动了我国出…  相似文献   

4.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从中原传入新疆的时间众说不一,新疆印刷业发展的路径也众说纷纭。梳理新疆印刷业的发展脉络,鉴古而知今,使今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研究古籍,就不能不讲到版本。我国的印刷术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而古籍的版本不少,一种书往往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几十种不同的版本。在雕版印书发明以前,书籍都是手写的。我国雕版印书起于唐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到了近代,西方的印刷技术才逐渐传入我国。因此,我国的古籍图书总体上形成以雕版印刷形式为主,多种形式(活字、石印、影印等)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印刷术有过完整的技术演进路线,从早期的技术准备到雕版印刷的发明,从泥活字印刷到金属活字印刷,印刷术的技术创新过程体现出信息批量复制的传播特征。本文从印刷术发展的传播视角,依次考察中国古代印刷术的技术演进,通过对比谷登堡印刷机的技术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尝试解决东西方对印刷术起源问题的偏见,着力阐释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价值,探索传播学研究印刷术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广告媒介的变革从印刷术的发明,到无线电技术的运用,再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普及,广告媒介经历了纸质媒介(报刊)、电波媒介(广播)、图像媒介(电视)、字节媒介(网络)等的一系列变革。在这些翻天覆地的变革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东办活字印刷术传入西方,1455年德国人谷登堡创造使用了铅活字印刷术,首开了两方印刷广告之  相似文献   

8.
一、谷登堡的神话谷登堡,享有盛名的印刷术的发明者。他的名声如此之大,以致于我们今天对人类出版史会有一个错误的印象。首先,我们作了一个错误的糊涂假设,即在西方,出版业是由谷登堡的印刷术的发明引起的。其次,我们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出版业都是在谷登堡以后才开始兴旺起来的。第一种误解来自于对社会发展和技术彼此间关系的一无所知。在西方,不是因为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激活了出版业,而是由于西方国家日益增长的对出版的需要促使谷登堡  相似文献   

9.
一、回顾与综述 (一)近现代书刊印刷工业的兴起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又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千百年来,通过印刷术而问世的卷帙典籍浩如烟海,使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得以保存和传世。中国自隋唐时期发明印刷术以后,出版印刷业一直很发达,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不仅传至朝鲜、越南,还东渡日本,往西,通过西亚阿拉伯国家传至欧洲。印刷术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世纪初,伴随着西方的宗教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近代  相似文献   

10.
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贡献重大.广东印刷术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文章分别从广东文化背景、印刷术发展历程和广东印刷术的特,最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经历了从清末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规模与职能体量成正比,组织结构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建制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且业务流程的灵活性持续提升,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同时,业务管理组织结构也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机构拆分与合并交替往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探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支持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化学类期刊为例分析国内期刊支持信息的现状及合理利用,认为合理利用支持信息是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我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的学术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研究资料、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出版信息、学人介绍、热点问题讨论、研究生培养、学术资源链接等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十几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小白菜"共同约定:在世博会期间,每人每天写下一段感言,并通过短信发送到其中一位"小白菜"的手机上……如今,这些志愿者都已离开了世博园,但他们的故事却通过有心人的整理,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本期"我的世博·我记录"栏目特别刊登这篇根据手机短信内容整理而成的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作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5,17(5):324-325
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具有学术评价功能,对促进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论文发表的学术价值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评价和隐含式评价2种形式;从评价内容看,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包括肯定性评价、否定性评价和商榷性评价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结合<长江蔬菜>多年的实际发行工作经验,阐明发行工作中要"最大限度"注意的8个问题;锁定和开发终端读者;发挥行业发展优势;发挥邮局主渠道作用;加大发行征订宣传力度;加大发行投入力度;强化发行服务意识;加强发行数据库建设;突破制约当前期刊发行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对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公益性质扭曲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认为建立图书馆的公益保障,转变办馆理念是实现图书馆事业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gram “Registration of the Polish Collections Abroad,” condu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National Heritage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 Its goal is to create a register of the significant Polish collections outside Poland.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