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学生通常判定数列1,3,5,7,…是等差数列.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列的前4项满足a_2-a_1=a_3-a_2=a_4-a_3=2(常数),所以该数列是等差数列.或者,认为其通项公式是a_n=2n-1,所以是等差数列.教材在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后也举例指出“例如,数列1,3,5,7,…与5,0,-5,-10,…都是等差数列”使学生的这种认识有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等差数列是高中代数中两个重要数列之一,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对我们学好等差数列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几何角度来进一步考察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并用它来对有关问题给以巧妙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对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 a_n=a_1 (n-1)d,前 n 项和的公式 s_n=n(a_1 a_n)/2中的五个基本量 a_1,d,n,a_n,S_n,只要求“知三求二”.但在竞赛题中有一大类较特殊的数列求前 n 项之和用以上知识不易解决.本文先给出关于等差数列的一个重要定理,并给出完整的证  相似文献   

4.
<正>在审视等差数列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等差数列定义,若是这样就会造成思维上的局限性。实际上看待等差数列这一定义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等差中项公式来定义等差数列。只有吃透这些定义,才能透过表面抓本质。一、用数列任意连续两项定义等差数列这种定义方式就是课本上的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  相似文献   

5.
数列这部分知识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个衔接点,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如果用函数方程的思想来研究数列,尤其是等差数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dn=(a1-d)和前n项和公式Sn=2/dn2+(a1-d/2)n可知:当d≠0时,通项an是n的一次函数,表示数列{an}的各点是在直  相似文献   

6.
张容 《云南教育》2005,(23):38-39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 (n-1)d与前n项和公式sn=na1 n(n-1)d/2可以看作是定义域为N 的一次函二数和二次函数。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直线方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很容易知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与几何的关系,并且可以利用它解答一些等差数列的题目。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组合公式 是一个r阶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现在,我们来讨论这样的问题:如果a_1,a_2,…,a_n是一个等差数列,那么 是否有一个计算公式?如果a_1,a_2,…,a_n不是等差数列,而是等比数列,上面的问题是否也有一个计算公式?这两个问题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我们在讨论之前,首先来证明一个引理。  相似文献   

8.
等差数列中,通项公式a_n=a_1 (n-1)d=nd (a_1-d),显然,点(n,a_1)是直线y=dx a_1-d)上的点,即(1,a_1)、(2,a_2),(3,a_3)…(n,a_n)是该直线上一系列点,其中d是该直线的斜率,因此公差d可用斜率公式来求:d=(a_n a_m)/(n-m)(m、n∈N、n≠m),运用这公式可简捷地解决等差数列中的某些问题。 [例1] 已知一等差数列的第n项是m,第m  相似文献   

9.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 (n-1)d与前n项和公式sn=na1 n(n-21)d可以看作是定义域为N*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直线方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很容易知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与几何的关系,并且可以利用它解答一些等差数列的题目。一、等差数列的通  相似文献   

10.
四、蕴含数列思想的思考题1.等差数列知识简介定义1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组成数列的每一个数称作这个数列的一个项。定义2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若用a_1表第一项,a_n表第n项,d表公差,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公差是d的数列{a_n}的通项为:a_n=a_1 (n-1)d,即a_n=dn (a_1-d),可以把它看做n的一次函数,其图像是以d为斜率,纵轴截距为a_1-d的一条直线。当n∈N时,在直线上的对应点为(1,a_1),(2,a_2)…,(n,a_n)的点集,是该直线点集的一个子集。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关系,巧解有关等差数列问题。例1 已知等差数列{a_n}的项a_m=n,a_n=m(m≠  相似文献   

12.
用高阶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引导 ,认识到K次多项式函数在n =1,2 ,…时的值所形成的数列是K阶等差数列 .反之 ,对一个未知函数方程的多项式函数f(x) ,如果能用试验的方式求得 f(x)在x =1,2 ,…时的值或一列等距点处的值 ,则由此函数值数列的通项公式来导出多项式f(x)的函数方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一道等差数列前n项和问题给出三种解法.第一种解法是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二种解法和第三种解法更加突出数列的函数性质.其中,第三种方法是在和学生的共同探究中产生的,针对学生“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对应的函数“零点”与其前n项和对应的函数对称轴具有某种关系”这一猜想,师生共同探究,并发现它们之间相差1/2的规律,从而获得本文例题的第三种解法.  相似文献   

14.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前扎项和公式及其简单应用.它与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数列求和等内容做好准备.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定义域是N~*或N~*的子集{1,2,3,…,n},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利用函数的思想研究数列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a_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6.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 (n-1)d及前n项和公式Sn=na1 n(n2-1)d可以分别看作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的解析式作适当的变形,不难发现等差数列的几何意义,应用这些几何意义解决与“2006”有关的数列问题,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7.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是高考数学备考不容忽视的一个考点,它在解决数列问题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有定义法、等差中项法、通项公式法、前n项和公式法.学生灵活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75):85-86
当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变为取一切正整数时,函数就演变成了数列。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一次函数演变而来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是由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演变而来的等。由于数列与函数之间存在着这种"天然"的联系,而函数与方程又是密不可分的,基于此条件下,本文对于用函数方程的思想研究等差数列题进行详细论述。本文先论述了高中数学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然后列举了很多例子对于此类利用函数方程思想来解析数列问题进行例证。  相似文献   

19.
杨辉三角(或叫帕斯卡三角)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是二项式中的内容,我国宋元时代大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早有研究,本文试图从杨辉三角的构造得到启示,导出任意r(r∈N)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的和公式(为统一起见,我们定义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为一阶等差数列) 下面我们首先看一下存在于杨辉三角中的高阶等差数列(包括等差数列) 下表是我们熟悉的杨辉三角  相似文献   

20.
数学     
《代数与初等函数》等差(比)数列常见题解法一、已知等差(比)数列中的一些量,求其余的量。这里的“量”是指:a_1,公差d(公比q),项数n,通项a_n及前n项和S_n等五种量。解这类题的方法是:利用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及题中给的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列出的方程或方程组,得出待求的未知量。例1 在等差数列中(1)已知a_1=3,a_(12)=36,求d; (2)已知a_(?)=3,S(?)=33,求a_1。解:(1)把a_1=3,a_(12)=36代入通项公式,得3+11d=36。解这个方程,得d=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