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人教版)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试验本)在江西、山西、天津三省市实验教学基础上,再经过试验修订本而形成和完善的.三个版本在体例上的共同特点就是:每章附有一至两篇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借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教科书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职责.“阅读材料”正是为贯彻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下B)的习题9.3中,有这样一题:  相似文献   

3.
王栋昌 《辽宁教育》2013,(10):19-21
数学阅读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其功效不容低估,但在课程实施中却成为不少师生的盲点。数学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教科书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刊杂志、教师编发阅读材料和推荐阅读学生撰写的优秀数学作文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在数学阅读方法上,数学阅读需要“自己”的习惯与品质,要依据教学进度选择阅读内容,依据阅读内容选用阅读策略,依据阅读策略选取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数学5》中的第二部分“数列”是高中阶段传统的教学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与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对数列进行了改革,课程内容安排有一定的变化.本文就《标准》和新课标教材对这一内容的改革和变化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数列”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一些设想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P31习题6:  相似文献   

6.
1课本例题再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8.3节例3: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4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处晚2s.  相似文献   

7.
1 产生“新定义”想法的由来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数学》第二册(上)P.88复习参考题A组第19题: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中的“阅读材料”,其题材广泛,融知识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既与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材料”属弹性内容,教学中往往忽略。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是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指出,应提倡阅读自学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自学.  相似文献   

11.
孙丹 《农村教育》2007,(4):49-5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其必备条件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各有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学习课标的体会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128页的例4是  相似文献   

13.
张庆平 《时代教育》2007,(9Z):112-112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4页,第115页和第一册(下)第22页中分别有三位数学家的画像。为了方便师生对这三位数学家的了解,本文对他们做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其素材与特征的定位应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曲于《数学课程标准》所特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教科书应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素材、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下面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就几种课标教科书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内容处理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注明:本文以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一九)年级为版本(以下简称“教科书”)展开讨论.该教科书共分六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2006年初审通过,目前已经大面积使用.在义务教育的每个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都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它们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董井林  易继东 《物理教师》2006,27(12):4-14,19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第48页关于康普顿效应的阅读材料中有这样几句话:“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波的波长略长,他认为这是光子和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根据这一明确的论述,任何读者都可以得出结论:光子可以失去部分能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多次问过此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有三种类型:初中阶段使用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高中阶段包括1997年秋季以来投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试验本)《数学》(计划1999年投放完毕),以及未被该课程替代的原高级中学数学课程.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60页给出了如下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高中(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中,编排了许多“阅读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高考科目的内容改变和调整,高考中出现了许多联系科技、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新颖试题,用来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而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是强化“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准确地将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