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这一概念产生以后,不断地被阐释,而中外学者做出的任何一种阐释都不是民俗阐释的终止,没有所谓标准的阐释,因而对民俗概念的阐释就一直在进行。因之,民俗概念就有了自己的“历史”一一认识主体对民俗的理解过程。民俗处在历史的进程中,这就为民俗的阐释预设了潜在的空间,也决定了我们对它的充分理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民俗”的阐释是民俗学者始终要关注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2.
阐释与认识、评价都是人的主体性精神活动,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认识指向知识,阐释指向意义,评价指向价值,三者各有各的效用范围。对于人的自我意识和理论反思而言,认识属于知识论(认识论)范畴,阐释属于阐释论(阐释学)范畴,评价属于价值论(价值学)范畴,都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但三者之中阐释比较特殊。由于阐释所指向的目标是意义,不能离开知识和价值而独立存在,因而阐释也就与认识和评价有着交融互渗的复杂关联。阐释过程始于认识而终于评价,对阐释与认识和评价之间关系的考察有助于对阐释本身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准确地确定其在人类精神结构中的位置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思维     
1 历史需要思维,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历史思维便没有史学。史学作为历史的解释、再解释,正是一种历史认识。历史认识过程或者说历史解释系统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主体心理的感知、表象和思维。从这个角度讲,认识论也就是心理学。如果把逻辑学定义为思维的科学,认识论和心理学也无异于逻辑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把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即历史的这一恰恰是最易感知和最易理解的部分,看成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如果认识论还没有揭示人的这一心理活动过程而心理学还没有展开对历史的这一最易感知和理解的部分的感知和理解,“那么,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以多重历史视域融合理论作为支点,从作者、元典文本、阐释者、阐释文本及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认知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在特定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群族认同等过程中提出的相对“规定”意义。这种规定意义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对于历史上的阐释者和译者均已不是“主观知识”,而是“客观知识”。译者只能是既要“潜回”到相应的历史时期,体会原作者和阐释者的本意,对作者、阐释者和文本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比较,确定在该阶段和该背景中相对稳定的含义,译出符合特定时期、特定流派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说:“什么是历史?这是一个历史老师必须思考并做出回答的‘元认知’问题。”这是很有见地的思想。毫无疑问,历史教师如果对“什么是历史”没有清澈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那他是无法理解历史教育的真谛的,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笔者拟从历史认识论和历史哲学的视角就“什么是历史”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通常来说.我们把研究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称为史学概论。史学概论往往由历史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部分组成。历史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庞卓恒、李学智、吴英著:《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8页)。它主要揭示“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产生或形成的”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是一条最基本的原理。本文试作进一步的论证和探讨。一、实践和认识统一的根据实践和认识统一的最深刻的根据,在于它们都植根于、起始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自然界作用于人”;另一方面,“人也反作用  相似文献   

8.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现实性的阐释,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人的历史活动、党的思想路线和创新逻辑的关系。教学重点是阐明自由、思想路线和创新机制等问题。教学中要采取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相交织、案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相融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来提升"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历史教学还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学科能力”这一论题的理论价值和教育价值,因而导致某些不良后果。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要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教育发展两个方面来看其本质与特征:历史学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获得发展机会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科能力就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出发,对传统认识论中的既定主体,即自我概念进行了反思,指出在认识的建构中,自我的构成与非个体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处于一种同构的关系,这既是实践意识得以发生的境域,也是具有个体理性特征的认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揭示了认识活动的对象性关系和对象化特征,并与历史发展的逻辑相统一,这就从认识活动的微观机制与宏观机制的结合上证明和昭显出它作为认识本质的属性。同时,“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所揭示的认识的内在发展机制,不仅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人类智力发展的本质机制这一认识论的历史悬案,而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机制,使对象化过程论不仅成为认识的本质论,而且成为认识论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3.
从语感研究的历史看,自先秦《庄子》里的“意会”说至今,可以粗略地切分为模糊语感疲学期、早期描述性阐释期和深入研究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事实并不是某种单纯的、中性的知识概念,相反,作为一种不能再现的既往之事,“事实”永远都是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的历史产物。因此,何种说法能够作为“事实”在文学史上得以呈现,实际上取决于何种权力操纵的话语拥有表述的权威。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所谓“重述五四”实际上是考察作为“当代文学”雏形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以及“延安文学”对狭义的“现代文学”,即“五四”新文学所做的历史评价。以期从前者对后者颠覆性的阐释、言说与重构中,揭示文学转折中“现代文学”裂解,“当代文学”建构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5.
关于认识来源的问题,涉及反映论与实践论的关系,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甚至牵连到整个认识论的结构和体系,因而引起理论界的热烈讨论,这是一件好事,它将推动认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什么是认识的来源?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有的说:“认识的唯一泉源就是物质世界”;有的说:“感觉是认识的泉源”;还有的说:“实践是认识  相似文献   

16.
赵文化史迹的人文意蕴是丰富多彩的,其历史哲理之内涵更为耐人寻味,这在对赵文化史迹所凸显的尚贤纳谏之“人和”风范、开放争雄之方略、法德合治之国策及任侠重义之美德的理解与阐释中可以得到深切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17.
政治家的历史认识以及青年一代如何对待“历史认识”的问题令人担忧。“侵略战争”印象的定位及对历史知识的欠缺,也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20世纪末,一批政治家对历史的认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三国人”讲话和森喜朗首相的“神之国”“国体”讲话,均遭到新闻媒体和市民团体的严厉抨击。然而,在森喜朗的“解释会见”中仅以“该讲话招致误解”表示道歉,却未撤回其发言。这表明首相对历史认识没有丝毫改变。把未来托付给不关心过去的人,是不能让人放心的。当今许多日本政治家其认识浅薄的原因是不讲…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领域尚未涉及,许多问题尚未展开,某些命题还缺少论证,没有落实到诸如个体心理、科学发现过程、日常经验等等领域的具体研究过程中去,这就给原理上的探索增加了难度。相应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一个体系,也就难以得到详尽的论证。本文的特征就在于:通过对认识论的某些重大问题作联贯思考,表明作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的理解。由于某种原因,起初预备在文中加以论述的问题,如“认识的反映特性与创造性”、“个体认识与社会认识”、“认识的社会功能”等等,被暂时撇开,这是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19.
对克利福德·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尔兹是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创立者,其阐释人类学目的,是要求人类学应该借助社会话语对文化作符号形式的“理解”,应该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以文化持有者的概念和语言去构筑其世界,进而达到阐释其社会心理、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审美观。他的阐释人类学不仅体现在对认识论意义的弘扬和阐发上,而且也体现在对文化符号的破译和对文化行为的“深描”上。特别是他对田野工作中“emic/etic”的新的认知以及他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和对其含义的扩展,为今天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提供了一种视野和模本。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是在总主题“中国阐释学”下做的两个方向的延伸。第一个延伸是从“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即关注阐释学理论在具体学科的适用性问题,特别是历史学。而“历史阐释”也是我一直比较关心的话题。第二个延伸是从“体系”到“概念”。张江教授提到,中国阐释学的发展路径“由概念起,而范畴、而命题、而图式,以至体系,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