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生产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目前尚未形成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完善农产品流通入手。要发展现代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营销意识,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中存在着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的现实问题,把农产品流通纳入到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结合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实情况,强化城市与农村两个市场主体功能,提出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建设构想,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发展新形势下的城乡经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建平 《华夏星火》2014,(10):11-11
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起伏不定,农产品市场还时常有农民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同时存在的矛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流通不畅、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过高,挤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如果通过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创新对接模式和机制,减少流通环节、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则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利于生产者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的产品,避免盲目生产,促进农产品市场供应均衡和价格平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更让百姓感到诧异的是,一些农产品在产地获得丰收、收购价极为便宜,运到城里之后的零售价却依然较贵,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这一问题的症结,正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产业集中度偏低,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流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是上述问题的重灾区之一,并使农业流通成为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故此,解决好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成为政府2012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流通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流通产业的正常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迫切需要转变流通产业发展方式.文章基于产业链整合的视角,从流通观念、流通功能、流通模式、流通产业结构、流通政策及流通效率共六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流通产业附加值和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产品市场有两大矛盾现象: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价格屡创新高,市民买贵;另一方面每年丰收季土豆、白菜、萝卜等蔬菜大量滞销,农民卖难。农产品的暴涨暴跌导致“买贵卖难”问题十分突出,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指向了农产品经销商,“流通暴利”、“最后一公里加价”等舆论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时代产品、物流、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的背景,研究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实施路径,对于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拓展高价值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文章在界定新零售时代、电子商务和农产品流通等概念、综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现状、模式和瓶颈。认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不仅存在着进出壁垒高、流通效率低、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还受到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农产品跨境贸易逐步升级、城市管理加速规范等外在动力,驱动着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文章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和集聚经济效果的形成四方面构建了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新零售时代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并针对新零售时代农产品流通业可能面对的挑战,提出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实现精准化服务,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法规推动新时代农产品流通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拓宽高价值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9.
张博 《科技风》2023,(29):155-157
本文选取2015—2022年间相关的样本数据,结合现有理论研究结果,用DEA-Malmquistz指数分析法与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对绿色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农产品流通效率呈整体趋势上扬、区域流通不平衡的特点。其中,消费需求和市场供给对产品流通的影响占第一位,其次分别是组织化程度、物流基础设施应用、流通技术及产品发展规模等。基于此,笔者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几点能有效提升中国绿色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实施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杭州市农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流通品质的低下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设法从优化农产品流通等多渠道从而解决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粮价变动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首先分析了粮食价格、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对通货膨胀影响有限,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进一步分析和测算对CPI波及效应较大的部门,研究发现,能源型和资源型生产部门价格上涨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也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宏观政策应该调控对通货膨胀实质影响大的生产部门,而不应只对CPI计算所涉及的部门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同时针对辽宁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价格水平持续走高,了解通货膨胀机理是政府决策的关键。货币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是通货膨胀的主流观点;中国政府也采取了控制信贷减少货币供应量和对煤炭等资源实施价格管制,以限制能源价格上涨;经济学界也有观点认为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是通货膨胀原因。针对上述各类观点本文运用VAR、VEC等方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缘于世界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外能源等资源定价差异。这种差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艰难,中国经济结构和通货膨胀之间、国内外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之间以及他们与中国的PPI之间、PPI和出口之间、PPI和货币供应量M2之间、PPI和美国货币供应量M2之间等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①无须因为PPI而紧缩信贷和使人民币升值;②控制货币供应量可以调控通货膨胀,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③上调农产品和能源等资源价格却恰恰是控制中国PPI上涨的最好方法,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付莲莲  邓群钊  翁异静 《资源科学》2014,36(7):1418-1424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有间接传导效应。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等提供的数据,在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货币供应量和城镇居民收入3个变量的条件下,本文构建了通径分析模型,测算出2000年1月-2013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和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96,呈显著正相关,但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很小,仅为0.046,这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间接传导效应。其间接传导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和货币供应量两种途径来实现,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75、0.372,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城镇居民收入传导给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明显。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在四个变量中最大,农业生产成本不仅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直接因素,也是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其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间接因素。这意味着,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防止国际油价带来的成本增加而过度推高国内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引入期权合同工具,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决策问题。在零售商既订购产品又订购期权的情况下,给出分散控制系统中零售商的最优产品订购和最优期权订购策略以及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经数值分析得到:产品损耗率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正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先成正比、再成反比;期权订购价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反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在“农超对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订单违约问题。文章根据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超对接”发展情况的调研结果,建立“农超对接”订单违约问题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揭示“农超对接”过程中订单违约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回访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违约率与农产品价格增长百分比呈同向变化。(2)合作社和超市违约率与农产品合格率呈反向变化。(3)合作社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向农户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单个农户会受到其他农户“群体偏好”的影响而做出继续参加合作社或退出合作社的抉择。(4)政府对于“农超对接”的政策扶持可以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农超对接”的履约率;从长期的角度来说,组织农户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农超对接”的促进效果要高于政府政策扶持水平对于“农超对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地流转价格时空演化与宏观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挺  朱道林 《资源科学》2018,40(11):2202-2212
虽然近年来有关土地流转的研究频繁见诸报端,但至今对中国土地流转价格的基本情况仍缺少总体判断。为此,本文以2009年和2017年2期省域层面的土地流转价格数据为基础,采用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开展了全国土地流转价格时空演化及宏观分化机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土地流转价格较2009年整体上涨,但各省域之间的增幅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叠加区增幅较大,而东南沿海和西北腹地增幅较缓,京沪地区基本持平;土地流转价格在全国尺度上呈现出“东西向递减,南北向U型”的分布格局;土地流转价格在省域之间呈现出显著的“HH-LL”聚类结构,且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外溢作用进一步加强;宏观机制分析发现,中国省域间的土地流转价格分化主要受区位经济因素影响,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自然因素的作用在减小,而区位经济因素和人地资源禀赋因素的影响则进一步增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应遵循中国土地流转价格空间分化规律,避免盲目的价格攀比,并适时调控流转价格,抑制土地过度资本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重大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中国及全球粮食安全。文章从生产、消费、流通3个环节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对粮食安全造成的主要风险。在生产环节,重大突发事件将限制劳动力和农资的投入,进而直接制约粮食的生产;在消费环节,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往往会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和食品加工的受阻,进而削弱人们的粮食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在流通环节,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国内粮食运输受阻,以及国际贸易中断,进而阻碍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剧粮食危机爆发的风险。中国粮食的高自给率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国内粮食安全,更为国际粮食供需安全创造了空间。文章最后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油价长期高位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无论对世界经济,还是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我国经济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应用我们开发的能源经济模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围绕降低油价影响的石油管制政策和相关部门技术进步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将会加剧我国通货膨胀、减缓经济增长、降低股票市场的投融资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研究还表明:石油管制政策和相关部门技术进步有助于减缓油价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高油价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司瑞石  陆迁  张强强  梁虎 《资源科学》2018,40(9):1762-1772
土地流转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给效率,满足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陕甘宁黄土高原区973户农户数据,从基础设施服务、农资供应服务、技术管理服务、加工销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5个方面刻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讨了土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土地流转使得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这种总体效应主要由土地转入带来的规模效应贡献;② 土地流转对基础设施服务、技术管理服务、加工销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需求强度分别提高0.215、0.070、0.094和0.162;土地流转对农资供应服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为0.306;③ 土地转入对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方向与土地流转影响的总体方向一致,且影响强度大于总体强度;但土地转出与土地流转影响的总体方向差异较大,且影响强度小于总体强度。提出减少政府供给农资供应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力量、拓充社会化服务内容等政策建议,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