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80):118-119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地深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运用微课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本文以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和探究,分析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微课教学对策。希望能够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轻松的学习心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而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作以下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设计基于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对学生生活信息技术基础认知有充分的调查,根据学生生活信息技术基础展开教学应对,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诉求。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认知有诸多契合点,教师要正视学生生活信息技术认知的差异性,通过教法调整、教程优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和各种现代化设备来优化课堂教学,以图文并茂、灵活多样、形象逼真动画效果,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教学,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将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优化并创新课程教学过程,构建新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学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课后巩固复习环节的相关路径,希冀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二者深度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郁剑伟 《考试周刊》2013,(25):110-111
本文针对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喜欢玩计算机,却不喜欢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尴尬现象,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强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本文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措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合理的导入情境、优化教学中的任务设计、适时开展技能比赛。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益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微课在优化课堂教学、引导有效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积极立足高中英语教学实际,从微课环境的视角来探究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需求"、"实效"等来科学设计和应用微课资源手段,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取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探讨在贵州省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学生想法、师生关系及教材四个方面,借助教学反思这个有效手段,改变教学定势,拓宽思维空间,使信息技术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钟贺琳 《课外阅读》2011,(10):55-5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们都在积极进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的品德与生活课呢?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讲得如何,教学的完成情况,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学生领悟道理的情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怎样通过教师的教,使教学与学生实际结合更紧密,教学更有实效,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有效学习、参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和各种条件。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调动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道德认识的提高,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运用微课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将实践与操作高度融合,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那么将很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将微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就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也提不起兴趣。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思维,探究有效的趣味性的教学对策。兴趣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保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进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探究了一些实现信息技术课堂趣味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课往往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信息技术对碎片化学习资源进行展示。在小学数学教学全程中运用微课,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微课运用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整合微课程教学资源,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曹国财 《家教世界》2013,(8X):68-68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旨在通过对其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学生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本人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在几个方面的一些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檀学群 《广西教育》2014,(21):119-119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发挥教学智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操作。下面以教学桂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一、联系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给出的实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距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人手,为学生探究未知搭桥。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讲授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兴趣这一状况,指出要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关键在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等方面的优化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很低,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本文针对  相似文献   

18.
陆守红 《小学生》2013,(9):74-7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渐成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才会得到体现。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实际出发,结  相似文献   

19.
曹国庆 《考试周刊》2011,(50):157-158
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素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作支撑、注重课堂教学因素的利用,同时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与实践性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课程,使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可以了解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理念,使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为生活而服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借此在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