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颜色是大自然绚丽多姿的表象,颜色词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而因为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必然也会留下民族特色的迹象。本文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的差异,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了解并掌握此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而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的.本文分析了近年出现的新兴颜色词,寻找颜色词系统中新成员的特征,进行了构成方式、语法结构和义素构成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思考应广告产业之需而出现的新词语"大爆炸"语言现状的发展趋势及出路.  相似文献   

3.
庞燕 《海外英语》2013,(8X):3-4
表达色彩的颜色词,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极其活泼的词汇,构成了英汉语言词汇的一大特点。因其分别来自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受不同文化的影响,所以表示同一颜色的词语在实际运用中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该文从文化角度分析比较了颜色词的相同及不同,力求在翻译过程中,能较灵活、准确地翻译处理英汉颜色词。  相似文献   

4.
杜攀 《文教资料》2006,(25):174
本文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的差异,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词汇教学应关注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因素在词汇层上体现得最突出 ,涉及面也最广。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讲解词的概念意义 ,即词的字面意义 ,却忽略了词的内涵意义 ,即词汇隐含的文化底蕴 ,这样 ,不仅影响其理解 ,而且会直接导致其应用错误和交际失误。下面以颜色词、动物词和数字词为例说明词的文化内涵意义。一、颜色词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 ,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偏向、爱好不同。因此 ,汉英颜色词汇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红色”是汉语中褒义味最浓烈的一个词 ,常用来表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的差异,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颜色词"白、黄、黑"的中英文化对比及语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作为一种视觉效果,人们对它的感知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颜色词"白、黄、黑"的使用和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语言中,有关颜色的词汇表现出的非凡.魅力。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和色彩的词汇都很丰富。由于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在各民族语言中产生的各具特色的色彩词汇其象征意义也存在风格迥异的特点。这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在注意观察颜色词汇本身的基本意义的同时,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以颜色词入手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对缤纷的颜色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涵义,从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颜色词汇。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颜色词可能会赋予不同的文化涵义。这就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颜色词方面既有对应性的一面,又有非对应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秦素梅 《新疆教育》2013,(1):160-160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在语言教学中,词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词汇记忆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词汇在语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二语心理词汇的形成与发展与母语心理词汇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自身的特性。文章在探讨二语心理词汇的特征后,对如何促进二语心理词汇的建构及如何激活和扩大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进行了研究和评述,以期对实际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的视角分析动词「つむ」的语义多义性及同源动词的派生,词汇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根植于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词汇的语义产生了扩张,发展成多个义项,最终形成同源词汇群。同源词之间虽然具有不同的语义,但各个语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语义即原始动词的混沌语义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即迁移理论。正迁移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阻碍第二语言的吸收与理解。中日两国在历史、地理、文化交流等方面渊源极深。因此,两国在文化及语言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些相似之处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日语学习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日语中有很多词汇尽管与汉语词汇词形相同或相近,但其内涵与用法却又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母语负迁移阻碍并影响着中国学习者对日语的学习,以及对日语词汇的精准理解。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活动中最基本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与人交际的根本。在我国,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比较不收重视,认为语法教学没有必要性,似乎语法教学已经落后、过时。语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句子结构,规范语言的使用。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要时刻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只有扎实的理解语法知识,才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各类语言实践活动。笔者通过分析,重新认识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语法教学的方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习对于语言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威尔金斯(D.A.Wilkins)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不能表达任何东西。"在英语学习中,如果学生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也就不可能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想要交际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达成。因此,词汇学习策略对于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就着重对大学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介绍,以对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韩国语词汇是学习韩国语的基础,词汇也是学生在学习韩国语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性难点。想要学生又快又好的学习韩国语,掌握词汇,韩国语教师必须根据现代学生特性做出相关调整。本文就是根据国内韩语教学现状,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提出关于韩国语词汇教学的新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师生角色互换、学生自主理解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认知度;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同种语境下反复练习达到让学生在认识单词的情况下,加深记忆直至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形式图式在阅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强词汇学习,夯实语言基础,建立语言图式。重视背景知识的教学,丰富内容图式。加强学生对篇章知识的认识,完善形式图式。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间的友好往来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两国之间多年的文化交流,使中日两种语言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日本从汉语中引进大量汉字、汉语,在使用中慢慢变成日语。同时,中国在近代也借用日本人创造的汉字成语。这些同形词有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语言的学习,但由于其中一部分同形词的词义、用法等的差异,阻碍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主要以《罗生门》为题材,具体分析文中的中日同形词,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举例分析并比较它们的不同。最后提出在学习中避免对中日同形词误解误译的对策。本文的中日同形词是指中日两国语言中现在仍在使用并存在借用关系,且不考虑简体字与繁体字差异的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的。因此,在翻译英语习语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较大差异。而四字短语是汉语中的一大词汇特色。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恰当地将四字短语融入习语汉译中,既忠实表达出原文含义,且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言根植于文化中,得体恰当的语言交流是建立在对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在语言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启迪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的文化积累与语言技能同步发展。本文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传承文化的可行性、文化的具体内容、文化传播的具体实践方式作了详尽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