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宋耀伟  周予墨 《游泳》2011,(2):52-55
游泳临赛前的准备活动是运动员调动身体机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由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转换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正常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监测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过程中的生理状态,是衡量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是否有效、赛前准备活动是否起到充分调动身体机能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田径、赛艇运动员下肢等负荷多组力量训练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3名2级以上运动员进行了50%/Fmax负重,20次/组,组间歇1min,共5组力量耐力测试。采集并测定安静和每组运动员练习后即刻的心率和血乳酸,测定了每一位受试对象每一次深蹲的蹲起速度。所有测试对象对该练习强度均产生较大的生理反应,血乳酸和心率在第2组练习后出现快速上升,蹲起速度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不同专项运动员对等负荷多组力量耐力训练具有不同的反应,田径跳跃运动员对测试的强度表现出高的生理反应,心率和乳酸水平均达到或接近最大负荷极限,赛艇运动员介于中长跑和跳跃运动员之间,中长跑运动员的反应较低,心率一直保持在140次/min以下,血乳酸值在7mmol/L以下,并显示出典型的血乳酸“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手段血乳酸及心率的测试,评价不同训练手段的运动强度,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以广州队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教学比赛课运动员每轮比赛后的血乳酸和心率、测试实战训练课和专项力量训练课的心率,并与其它学者的有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教学比赛后的血乳酸为(8.01±2.11)mmol/L;(2)教学比赛准备活动与第一轮教学比赛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21±11)次/min、(146±13)次/min和(160±7)次/min、(183±10):次/min.实战的准备活动和实战第一轮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46±14)次/min、(168±11)次/min和(158±9)次/min、(171±11)次/min;专项力量训练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为(159±10)次/min、(171±10)次/min.结果说明,教学比赛时,在对手安排和比赛气氛的营造上,要使之更接近正式比赛;要适当提高准备活动的负荷强度,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应适当安排高强度、高质量的训练课,以满足正式比赛时对大运动强度的需求;影响心率的因素较多,为对运动强度进行准确判断,最好对血乳酸和心率同时测试.  相似文献   

4.
要使运动员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和创造优异成绩,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研究赛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西德游泳专家原奥运会冠军洗斯纳赫德说:“比赛中只有在心理上做充分准备,运动员才能获胜,如果心理准备不足或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失败”。赛前心理准备,简单地可分为早期心理准备和临赛前心理准备。早期心理准备指赛前2—3星期至赛前几小时,它包括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战术准备。临赛前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根据比赛发挥程度将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分为超常、正常、失常组,采用《赛前情绪量表-T》16×4简表在赛前2h、30min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差异,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情绪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存在差异;个体失败焦虑、躯体特质焦虑和特质自信相对敏感,与比赛发挥有一定联系,社会期待焦虑并非影响游泳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敏感维度;游泳运动员临赛前应具备较高水平正确导向的自信,中等偏低的躯体特质焦虑、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建议教练员重视心理训练和赛时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6.
陈建敏  宋永旺 《体育科研》2018,(4):65-69,88
目的:研究和揭示小轮车泥地竞速比赛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特征。方法:对3名广东省重点运动员在赛前模拟赛、全国冠军赛和锦标赛赛时进行全程心率和赛后血乳酸进行值测试和分析。结果:(1)在模拟赛、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赛时运动员每轮比赛的最高心率都达到个人峰值心率(HRpeak)的90%以上,平均心率达到88% HRpeak以上;(2)每轮比赛赛后间歇期平均心率处在67%~70%HRpeak的中等强度心率范围,且整体呈上升趋势;(3)全国正式比赛赛后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模拟赛,达到最高乳酸训练区(血乳酸值大于15 mmol/L)的强度。结论:小轮车泥地竞速项目不仅对运动员最大无氧代谢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要求运动员具备优秀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竞赛期间受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活动强度、各种神中枢之间的相互协调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赛前心理状态,会使人体机能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或降低,从而影响运动成绩。本文利用试卷问答法、人体糖酵解供系统的代谢产物(血乳酸)的测定,分析赛前心理状态与赛后血乳酸值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赛前心理状态影响比赛成绩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刘明辉 《游泳》2001,(1):9-10
在游泳竞赛中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游泳技术水平 ,取得好成绩。然而 ,不少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高 ,但在比赛时却往往发挥不好。这里边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 ,缺乏科学的安排 ,不能消除赛前出现的某些不利因素 ,因此 ,游泳赛前准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游泳的赛前准备活动是由陆上练习和水上练习构成。赛前的陆上练习是使身体发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每次陆上准备活动约10~20分钟左右 ,首先要活动全身的关节 (包括脊椎在内 ) ,使之放松和伸展 ;接着活动全身的肌肉群(包括躯干的主要肌群 )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参加十一运会预赛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进行测试,以了解重大比赛前后运动员机能变化情况和比赛强度.方法:对77名参加花样游泳双人和集体项目比赛的运动员进行血乳酸测试,分别在赛前和赛后的清晨,对国家队运动员进行静脉采血,测试红细胞、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白细胞、血尿素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睾酮(T)和皮质醇,探讨比赛前后机能状态变化情况.结果:1)参赛运动员在比赛前后的机能状态整体变化不明显.血清CK显著下降(P<0.01);血清T赛后有一定下降,且参赛前后均低于以往值.2)集体项目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比赛后运动员比赛后运动员血乳酸最高值达到10.19±0.35 mmol/L和11.76±1.21 mmol/L,最低值为4.62±0.79 mmol/L和5.54±1.11 mmol/L,平均值为6.98±1.97 mmol/L和7.60±1.78 mmol/L.3)双人项目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比赛后运动员血乳酸最高值达到11.19 mmol/L和12.09 mmol/L,最低值为6.86 mmol/L和5.97 mmol/L,平均值为8.27 mmol/L和9.11 mmol/L.结论:1)一次重大比赛对花样游泳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影响不明显;2)花样游泳集体和双人项目比赛强度可达到耐乳酸训练强度;3)花样游泳双人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0.
以7 m×200 m池内递增负荷测试,通过动态血乳酸变化观察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来探索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血乳酸闲(BLT)的特点,为科学化训练和教学提供依据,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纵向研究提供参数.结果显示: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乳酸阈平均值为(2.77±0.70)mmol/L,范围在(1.99~3.99)mmol/L,个体差异较明显,青少年运动员乳酸阈较成人偏低.建议在运动实践中,应根据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个体乳酸阈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1.
陈剑  徐明  金坤 《体育科研》2019,(2):82-86
目的:探讨上海游泳队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32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男12人,女20人)和40名普通人(男20人,女20人)的心脏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果:优秀游泳运动员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前后径(LAAP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大于普通人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低于普通人群,男子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女子组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运动员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而左室心输出量(LVCO)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海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发生耐力力量型生理性重塑,心脏泵血功能显著增强,具有较强的心力贮备,可作为优秀游泳运动员选拔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游泳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实验测试法对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游泳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的评价参考范围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和5个级别差异性;科学的高原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无氧酵解能力训练手段对不同优秀游泳运动员有着不同的影响;同一种磷酸原供能训练方法并非可以同时适合于不同的运动员;相同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成绩越好、恢复心率越快,则表明运动员机能状况越佳;单一生理生化指标并不能完全监控游泳周(阶段)训练后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生理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武术冠军赛(套路)对练项目中的35名武术运动员的负荷强度进行了某些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采用血乳酸和心率作为指标来评定对练项目的负荷强度,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武术对练项目属于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负荷强度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世界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体型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希思 -卡特体型测定法测试了 81名世界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的体型。结果表明 ,世界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平均体型分值为 3.81 - 3.2 6 - 3.2 0 ,最优秀运动员体型的平均分值是 3.5 0 - 3.42 - 3.5 8,中国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平均体型分值为 3.85 - 2 .5 0 - 3.75 ,中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总体均值和最优秀运动员值。提示 :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存在最佳体型 ,运动员体型中的中因子分值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imed (1) to describe and compare scapular kinematics between three groups of swimmer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a group of non-swimmers, and (2) to assess whether swimming practice alters the asymmetries in scapular kinematics between the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sides, both during unilateral arm raising and lowering in the scapular plane. Scapular kinematics were assessed bilaterally during arm raising and lowering in the scapular plane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system in 42 healthy males, which were split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n?=?11), adolescent elite swimmers (n?=?11), adult elite swimmers (n?=?10), and club-level adult swimmers (n?=?10). One-Way ANOVA SPM(t) on two repeated measures showed that the three groups of swimmers had more protracted shoulder between 30° and 90° of arm raising and lowering (p?p?p?≤?.02), who presented similar scapular positioning in internal rotation. In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swimming practice generated protracted shoulders and removed bilateral differences in scapular upward rotation during scaption, while accumulation of swimming practice at elite level enlarged scapular internal rotation.  相似文献   

16.
心率作为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指标以实用性易测性等特点在运动中被普遍应用.但是心率极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影响到心率监控和评价的可靠性.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是掌握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通过心率与血乳酸结合的新角度提供一种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心脏容积指数(18—20ml/ks)和最大摄氧量(80—90ml/kg)等指标并无明显增长,但运动成绩仍在不断提高,这就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提示我们骨骼肌代谢能力的提高较心血管系统功能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从上述实证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启示:即在当今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已经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采用“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但由于训练学理论的滞后,使体能类耐力性项群的体能训练仍处于方向不清、层次不明的混乱状态,从训练学的角度提出“力量耐力”的训练理念以促使相关学科在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手段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训练学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99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和锦标赛的18个代表队120名优秀运动员的肩、膝关节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占运动损伤的61.5%,且多为训练年限6~9年的健将级以上的运动员;患急性肩关节损伤多是主项为自由泳、蝶泳或仰泳的运动员;患急性膝关节损伤则以主项为蛙泳的运动员较为常见。针对我国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肩、膝关节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女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女游泳运动员 6周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了解她们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特点 ,为提高游泳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提供依据。研究表明 ,女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变化受负荷总量变化的影响 ,优秀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感受中肌体劳累 ,精神疲倦和自我怀疑百分数均高于普通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应对方式中 ,优秀运动员宣泄和回避的百分数低于普通运动员 ,自我激励 ,寻求他人支持 ,自我安慰 ,关注队友感受等维度的百分数高于普通运动员。提示在大负荷训练中 ,优秀运动员似乎更倾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