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又要教“米、千克的认识”了,我真有点担心,多年的经历告诉我,教这类课费力难见效。过去教学,我都是让学生分四人小组,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可谓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忙得小亦乐乎可是到做练习时还是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单人床长( )米,宽( )米;一只鸡重( )千克;一  相似文献   

2.
张经芬 《贵州教育》2012,(17):24-24
张迪(化名),这个全校师生都知道的学生,老师们谈到他时,都摇头叹息,孺子不可教也,上他课的老师更是火冒三丈,恨铁不成钢。他成了同学们的笑料,连低年级的同学见他都要叫上两句“逃学大王”、“懒鬼”。  相似文献   

3.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成长前进的引路人。作为教师应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设置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因此,与学生交朋友,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情谊,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课程,还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老师呢?  相似文献   

4.
赵建松 《师道》2004,(12):22-23
每当我们在享受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灵性互动,教的妙语连珠,学生的口若悬河时;每当我们的头脑被言语充塞,我们的笔迟钝得不能记下学生的语言时,我们是多么渴望片刻的“冷场”。这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静静地看,静静地想,不发出一点声音,不惊扰每一个思想。阅读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5.
"送教上门"是指由教师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或康复需求,把为残疾学生制定的教学及康复计划、内容送到学生家里,在学生家里实施教育及康复活动的过程。"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送教学生的成长、送教学生家庭生活,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可以通过建立支持保障体系、严格筛选和评估送教学生、合理选择送教内容、积极开展送教教师培训、开展家长培训等措施来提高送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案例发生】 一天中午午自习,学校值周班学生与我们班的女生南在校徽佩戴问题上发生口角。后来情节恶化,值周班班主任王老师来我班调解问题时,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出手打了南一巴掌。当时全班都沸腾了,“男老师打女学生了,老师教学生打架呀!”“当老师就可以打学生吗?道歉!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的过程。师生情感共融,是思维共鸣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有了情感就能使学生提起对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往往从兴趣开始。一般来说,学生总是把老师与所教的学科联系在一起去表现他们的情感。当学生喜欢这位老师时,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一所建校三十余年的厂(河西公司)办学校。十几年前,学生皆为职工子弟,经费全由国家下拨。学生学不学都会有工作,教师教好教不好待遇都比地方高,可谓师生无忧无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形势急剧发生变化。公司所属两所研究所集体搬迁,职工纷纷市内购房,  相似文献   

9.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教育规律提升科学思想的教学模式,正为广大教师所追求和思考。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可谓模式众多,流派纷呈。这些都是老师们多年教学实践和理性思考的结晶。“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教学模式蕴涵着当代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由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自我建构,教学过程由教师单向传授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和多向交流。“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先学后教”教学模…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现代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走向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老师与老师的交往互动。这样,才能共同促进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该怎样教,靳老师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作文教法,摈弃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方法指导,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身边的事,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节课,靳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儿童内心世界。眼里、心里都有学生,他亲切的话语打消了弦子们的畏难情绪,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靳老师启发学生感受世界,抒发真情,  相似文献   

12.
《教师博览》2003,(5):4-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看现成教材,听教师讲课,照试卷答题,等教师判分,使教师习惯于离开学生备课、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累了老师,苦了学生,效果不佳。而师生角色置换教学模式,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使师生在教学中相互尊重、配合。学生清楚学什么,怎样学;教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  相似文献   

14.
教为不需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完全受制于教。教师教得越多,反而给学生获取知识的独立思考和行动提供的机会越少。师生的目标都是应考,对题型,套解法,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其结果是高分低能。如何教好数学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在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送教上门”是切实保障重残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的重要路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针对重残学生残疾类型多、地区分布广、足不出户久、教康需求复杂等特点,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创新送教上门工作路径,通过完善送教工作机制,创设开放送教场域,开发多元送教课程,畅通送教转衔通道,区域重残学生教育正逐步实现从“送好”到“融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期末考试临近,老师们都忙于复习,忙于在网上查找各类题目,可谓搜肠刮肚,使出浑身解数,大有穷尽所有题目之势,不厌其烦地遴选——印发——讲解,学生遨游题海,陷于令学生生厌的灰色情调中.师生都高负荷运转,老师忙得昏天黑地,学生累得怨声载道.每每至此,笔  相似文献   

17.
为了欢度节日,我们学校决定举办舞蹈比赛、“三独”比赛等。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时,他们情绪激昂,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把任务布置下去,同学们都认真地练了起来。舞蹈组的同学练得可带劲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排练,遇到问题,还去请教音乐老师。他们大的帮小的,会的教不会的,那样子比老师教得还到位呢。  相似文献   

18.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师生们都有同感: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老师和学生都煞费苦心.面对七八岁的儿童,怎样有效地进行写话教学,让学生喜欢上写话呢?在此将进行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早恋已是一个毋庸讳言的客观存在。家长闻之色变,老师也束手无策。虽然家庭和学校对这个问题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可谓是围追堵截,但中学生早恋还是大有蔓延之势。家长和老师倾注在预防和制止中学生早恋上的心思和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收效却往往很不如意,特别是在制止那些已成事实的早恋时,有时不仅达不到劝止的目的,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早恋的学生还没有尝到青苹果的酸涩滋味的时候,倒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先品尝到了教育失败的苦果。我曾经教过这么一对学生:双双来自农村,高一入学时两人的中考成绩都进入了班上前八名,授课老师…  相似文献   

20.
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班的学生能够茁壮地成长。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具备热爱、严肃、认真这三个条件,以下便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一、热爱——是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作为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在这里我觉得爱是双向的,就学生来说,如果他感觉不到你对他的爱及关怀,他又怎么会爱你呢?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热爱、关心、体贴学生。我已担任了六年五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着再过一二年就要毕业的学生,每次接任时我心里都感到忐忑不安,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这些学生又要进入毕业班,再由毕业班老师接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