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惠琴 《文教资料》2010,(35):130-131
学校教育植根于文化,和社会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无锡文化催演东林学校文化的演变,以及东林中学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特色教育,升华东林学校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残疾儿童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就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教学改革、残疾文化和全纳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从而为特殊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冯会  雷江华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26-131
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影响特殊教育学校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三种困境:学校文化是坚持本土内生还是异地移植;是选择一元观念还是多元观念;是继承传统还是开拓创新。为了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注重校长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彰显学校文化的全纳理念;创建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态文化,构建特殊学校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合作文化,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7年11月,初名泰州市聋哑学校,1993年2月更名为"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为满足残疾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98年9月,学校开设了盲教学部,承担起盲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2006年秋,学校增设了残疾人中等职业高中教学班。人文关怀文化立校和谐兴教——通州市二甲中学  相似文献   

5.
李丽丽  曲辉 《生活教育》2012,(12):80-82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个性化发展,是一所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既要注重继承学校历史传统,又要植根于地方文化土壤,既要立足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要以开放的胸襟吸纳其它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才能打造出具有特色与实力的学校文化,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必须植根于历史和当代先进的社会文化之中,传承、吸纳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不断应变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应该清醒地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缺失。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以多元的文化载体培育学校特色,靠制度升华为学校精神来激励师生成长。学校文化应该服务于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辉 《江苏教育》2012,(35):49-50
学校特色是厚重历史的积淀,是继承与发展的扬弃,是此校与彼校的根本区别所在。学校特色是独特的、与时俱进的、相对稳定的。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建构、发展、成熟的过程,学校特色是教师健康成长的助推器。一、建构特色文化,促进教师成长学校特色集中反映在特色文化上。我校的特色文化植根于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8.
学校创办于1991年10月,是一所全日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24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673多平方米。学校坚持“一切为了残儿,为了残儿一切,为了一切残儿”的办学理念和“高质量、创特色、育人才、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开辟一条独特的特教新路。  相似文献   

9.
道吉吉 《考试周刊》2015,(6):161-162
<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长期以来,教师职业压力导致心理问题一直是国外心理学界研究的重点。有学者将由于职业压力带来的情绪感受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如生气、焦虑、沮丧或失落,这些都是由教师职业这一工作引起的。"这就是说,教师职业已影响教师的健康。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是多元化的,既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又与学校文化与组织管理有关,还与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所以,解决教师职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其内涵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次,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苏派高职学校文化是江苏区域内近百所高职学校文化的简称,是植根于江苏地区的近百所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学校文化的总和,是具有江苏特色、高职特征、大学品质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文化的"江苏样本"。在追溯苏派教育、苏派职教、苏派高职教育的发展并梳理苏派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苏派高职学校文化的具体内涵,从育人、传承、营造三个方面进行价值定位,并从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的标识表达、强化学校精神文化价值的引领、注重专业文化的品牌塑造、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升学校活动文化的品味和层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与打造苏派高职学校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特殊教育学校宿舍管理工作,关系到住宿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自立自强能力的培养和他们的人身安全。学校宿舍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学校宿舍生活环境和制度的构建可以为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特殊教育》2012,(Z1):4+129
铸造健全人格练就生存技能融入主流社会为残障孩子的幸福奠基四川省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原成都市盲聋哑学校),始建于1922年,是省内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现有教职工103人,学生418人。学校坚持"城市名片、全国一流、特教均衡发展的推动者"的办学定位,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等40多项荣誉,历年高考升学率均超过90%,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驱动模型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驱动区域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发展的学校改进模型,创建于2009年,12年来已应用于数百所学校.模型立足于政府、大学、学校三方合作模式,植根于学校文化研究,作用于学校改进实践,这三个知识模块构成了模型完整的知识系统.模型应用需要两项关键知识的支持:六项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前者提供三方合作的组织机制,后者提供学校改进的动作框架.  相似文献   

15.
特殊教育学校肩负着聋弱儿童培养的重任,是使其回归主流社会的主要场所。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使聋弱儿童学到基础文化知识,并能学有一技之长,将来自立社会,是我校极力探索的办学目标。经过多年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通过完整的阶梯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办学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把学校办成残疾学生学习基础文化、补偿身心缺陷、培养职业技能的乐园,育残成才的摇篮,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9月,吉林省大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由原慧阳辅读学校和锦华辅读学校合并成立,是由大安市政府主办,教育局主管的九年一贯制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面向全市城乡智障学生。学校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生活适应、劳技、校本八门课程。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食宿、学习用品、生活必用品和三季校服。  相似文献   

18.
被奉贤县列为2000年实事工程的奉贤特殊教育学校于今年3月底交付使用。奉贤县根据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点布局的调整,把特殊教育学校异地重建。现在,学校位于上海市奉浦综合开发区的教育园区内,周围有12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技校等。学校占地20亩,投资850万元,建筑面积4047平、方米,市教委张民生副主任参加了去年的奠基仪式。今年2月底,市教委张伟江主任在去年视察了聋哑学校和新校舍选址后,又一次带领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项对积累了13年之久、文字发表量达到300余万字的研究的元研究,立足于政府、大学、学校三方合作模式,植根于学校文化研究,作用于学校改进实践。学校文化驱动模型,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驱动区域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发展的学校改进模型。在清晰阐述学校文化驱动模型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回答三个研究问题:模型构建有哪些经验?聚焦模型的研究经验有哪些?应用模型的大规模学校改进经验有哪些?研究采取全方位扫描方式,坚持工作专业化、经验结构化、成果可见化的工作思路,概括了这项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哲学范式和实证范式同时出发,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头开始,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共进使用,抽象升维和还原降维并肩作战,最终形成了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完整的知识系统,包括价值与理论、机制与工具、实践与经验三个知识模块。该模型是中国学校改进众多模式中的一项经验,不代表全部。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与普通学校体育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既要贯彻“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又要符合特殊教育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