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三鹿”奶粉事件反思媒体责任与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毒奶粉迄今已经发生了数月,但是因这一食品安全问题而引发的社会危机,足以引起我们对政府信息公开和媒体责任的思考,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执行力度不够,不仅严重影响媒体对事件的介入和报道,造成许多相当负面的效应,而且也直接或问接地削弱了国内外公众对我国政府的评价,削弱了奥运会形成的正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媒体在政府信息公开前后相关报道的特点和效果,阐明政府信息公开在处理社会危机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如何突破报道社会危机的困境,为今后政府和媒体处理类似社会危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信息公开条例》与危机传播的磨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程度上讲,危机管理其实就是信息传播的管理,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具有"预警功能,协调功能,稳定、反思功能",但这些功能的依赖基础是信息公开.我国危机事件与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旧闻、无闻"报道原则,到后来的"统一管理,统一口径",到逐步"开闸放水",再到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和汶川大地震的及时透明报道实例,说明我国在危机传播上逐步迈向了开明与科学.  相似文献   

3.
舆论缓释——危机传播下的“安全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诗阳 《新闻窗》2009,(4):84-85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媒体功能是一个传统议题,而舆论缓释作为危机传播下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核心,对于维护社会舆论稳态能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当今社会巳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危机的进程和解决。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同时也必须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因此。媒体要努力充当“社会舆论的减压阀”,在危机传播中起到“公开信息、澄清事实、平息谣言、鼓舞人心”等舆论缓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家爵案件的报道与以往恶性案件报道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公安部门以“A级通缉令”全国缉捕马加爵的高调处理下,媒体享有了较为充分的知情权。相比过去“不破不报”、“低调处理”等做法,在涉及到社会稳定、公众安全的重大议题报道上,这种信息的透明和公开无疑是进步的。但信息的充分公开并不必然意味着导向正确。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的  相似文献   

5.
及时快速的应急反应、公开透明的信息呈现,使我国媒体在这次“甲型H1N1流感”报道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媒体对此次疫情的相关评论表现出更加理性、建设性、导向一致性等特点。对公众心理的准确把握、正确的舆论引导以及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使媒体担当起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压器”的职责,为促使危机的化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报道历来对媒体都是重大考验。媒体不但要报道来自各方的危机信息,满足受众的多元信息需求,还要拓展自身服务属性,发挥好甄别谣言信息、协助社会沟通、抚慰公众心理等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作为省级媒体集团,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优势和地方主流媒体信息枢纽功能,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传统媒体为依托,以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平台等网络平台集群为重点,以“交汇点”“紫牛新闻”“扬眼”“北京西路嘹望”等移动新媒体为主体,加强主题策划,设置媒介议程,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在传播疫情防控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安抚民众情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指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法律、政府、媒体、公民等多方面,提出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快速、高效公开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媒体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应坚持什么样的传播策略?2003年春的非典危机使媒体有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信息公开是一柄双刃剑,媒体有了充分自主权的同时,更应该负起对受众、对社会的责任。采取一种更具理性的态度去报道真相。科学地引导舆论,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危机信息公开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必须从完善法律制度、改变已有传统观念、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等方面来确保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信息的公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政府喉舌与市场主体的双重角色身份。这种身份促使媒体在公共危机报道中形成了既服从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安排,又寻求自由报道空间来赢得市场的“中间角色”。本论文通过梳理2008年至2013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扮演“中间角色”的情况,试图总结出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以及媒体寻求独立报道的路径,从而描绘出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真实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11.
马家爵案件的报道与以往恶性案件报道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公安部门以“A级通缉令”全国缉捕马加爵的高调处理下,媒体享有了较为充分的知情权。相比过去“不破不报”、“低调处理”等做法,在涉及到社会稳定、公众安全的重大议题报道上,这种信息的透明和公开无疑是进步的。但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媒体在SARS事件前期报道中的集体失语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及时、透明、全方位的报道,中国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在进步之余,我们发现,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进入了比快、比多、比透明的阶段,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就可以看到有关的报道铺天盖地随之而来.这样,虽然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但大量重复的信息也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和受众的恐慌.  相似文献   

13.
公共健康传播中的危机信息演变不仅体现在媒体对危机报道所产生的认知风险,而且也体现在智媒时代的个体赋权使得危机信息的风险传播进一步强化,从而恶化舆论引导环境上。危机信息报道形成“脱域”下的风险传递,而危机传播的信息演变充塞着公众的情绪传递与对抗焦虑。因此,政府需要做好信息识别,科学把握舆情趋势;公众需要做好风险认知,提前研判心理情绪,建立舆情风险与信息风险的双重识别机制;媒体需要强化信息倾向报道,放大正向报道效应以实现风险社会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14.
危机舆情事件中,传媒要担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探研,《信息公开条例》使"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有了制度保障。媒体要坚持真实性、导向性、客观性、公共利益四项原则,在危机传播中当好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危机事件以其不可预知的突发性、爆发的罕见性、代价的惨重性成为了媒体争先恐后报道的“香馍馍”。媒体在危机事件中能否客观公正地报道、及时全面地分析、冷静负责地引导,是衡量媒体能否扮演好“船头嘹望者”和“理性把关人”角色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6.
既然危机中的恐慌被莫名地扩大,这有可能来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有可能始作俑者就是政府部门,那么,媒体在参与危机事件报道的前提下,如何当好“安全阀”、“减震器”呢?作为政府部门又该如何适时适度发布好信息呢?简单地说,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钟摆尺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显迫切;主流媒体基于自身性质及长期的日常建构,具备了良好的公信力,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首要权威选择.本文界定了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所承担的角色,分析了主流媒体在危机报道中面临着信息不足、同质化、对网络舆论监测与治理有待加强的挑战,力图从构建全方位的主流媒体报道体系、加强有效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三个层面为主流媒体的危机报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媒体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一度被看作是负面消息或新闻批评.正因为如此,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信息进行了严格控制,媒体对此类事件报道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初开始,南方冰冻灾害、藏独分子破坏圣火传递、胶济铁路列车特大伤亡事故及阜阳EV71(手足口病)、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接踵而至。尽管我国尚未建立起紧急状态下的传播机制.但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传播禁忌的解冻,尤其经历了SARS、松花江污染等危机事件的历练,吸取了SARS流行前期信息屏蔽、失真和提醒不足等失误教训之后.政府与传媒均能及时公开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化解危机。过去在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危机报道传统下,媒体主要践行着有限的守望者角色,如唐山大地震的失真报道固。随着媒体监督意识的增强,观照反思失误开始见诸危机报道,如抗击SARS、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曾经与中国媒体是无缘的。1959年到1960年,因种种原因,河南信阳地区发生饥荒,当地主要领导在大量饿死人后还残酷无情的“反瞒产”、“堵外逃”、“截信件”,不但不放粮赈灾,反倒继续从饥荒农民手中强征粮食,还不允许人们逃荒自救,不允许通信求援。从而从信息通道上彻底封锁信阳地区,企图杜绝外界知晓信阳发生惨绝人寰的百万人口饿死事件。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公共危机面前,一切有效信息都被严重屏蔽,媒体不可避免地失声。“信阳事件”是公共危机媒体绝缘化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一旦发生公共危机,就采取各种手段屏蔽信息和屏蔽媒体的行为到今天仍然散见于各地,只是没有四十多年前的“信阳事件”那么极端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