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威优64、陆青早1号作为试验材料,免耕能提高功能叶的光合速率、生育前期功能叶的呼吸强度、绿叶面积、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延缓它们在生育后期的下降速率,降低后期功能叶的呼吸速率。主分量分析说明,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光合强度、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叶片含氮量,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作为光合特性指际。粒/叶比说明,免耕对源的改善较对库的改善较好些。  相似文献   

2.
以威优64、陆青早1号为材料,免耕提高了植株和功能叶的含氮量、总糖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强了NR的活力,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运转,说明提高茎鞘物质的“再积累”现象和库容量是提高免耕水稻产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 ,供镁不足水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降低 ,光合速率、根系活力下降 ,加速衰老。施镁可延缓水稻剑叶和根系的衰老进程 ,增加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等抗旱性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能延缓叶片衰老,使地膜旱作水稻后期保持较高功能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产量,其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增产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3.8%.  相似文献   

5.
镁对水稻剑叶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供镁不足水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降低,光合速率、根系活力下降,加速衰老。施镁可延缓水稻剑叶和根系的衰老进程,增加产量,生产上应注意缺镁稻田的镁肥施用。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氨肽酶和内肽酶的活性显著上升,说明在衰老叶片中氨肽醇和内肽酶的作用是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杂交水稻汕优63主茎在抽穗后10d,其叶片自上而下表现出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丙二醇和脂质红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则为倒三叶>倒四叶>倒二叶>旗叶.实验结果表明:叶片自下而上顺序衰老.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威优64、陆青早1号为材料,免耕能促进水稻叶片对~(14)C的输出和根系对~(32)P的吸收及输出,促使各生育期的生长中心集中~(14)C、~(32)P的分配优势。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体色素和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稞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检测了水杨酸处理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稞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索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不断下降,相对电导率升高.用800mg/L的水杨酸处理抑制了叶绿索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降低,但却促使相对电导率的进一步上升.表明水杨酸对青稞离体叶片衰老可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胺被认为是一类新的植物激素或第二信使而受关注。本文主要介绍多胺在植物根系、叶片、花芽分化、座果和衰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蚕豆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不断降低。用50m g.L-1的三唑酮溶液处理蚕豆离体叶片,能显著抑制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水溶性蛋白质及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表明三唑酮具有延缓蚕豆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及常规稻湘矮早9号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叶片和根系超物氧岐化酶(SOD)的特性。结果表明:裟叶片和根系都具有三条SOD同工酶谱带,且在580nm处有三个明显的吸收峰;KCN抑制试验表明,三条谱带均为CU、Zn-SOD同工酶。对水稻SOD热稳定性测定表明,叶片和根系SOD对热都较稳定,60℃下恒温5分钟才明显失活;但叶片和根系SOD在最适反应温度、对外界逆境反应及活性分布上存在器官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氯化钙和青霉素对黄瓜老化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浓度的CaCl2和青霉素能明显提高黄瓜老化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青霉素400 mg/L,CaCl220.0175 mg/L对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二者复配青霉素400mg/L+CaCl20.0175 mg/L对提高发芽率、根系活力以及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三唑酮处理离体叶片.能显著延缓叶绿素的下降.抑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能提高抗氧化剂的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于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的离体叶片,三唑酮能阻止POD活性的上升.而对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的离体叶片,则会抑制POD活性的下降。因此,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牡丹早花品种‘凤丹白’、中花品种‘洛阳红’和晚花品种‘玉楼点翠’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开花及衰老过程中叶片和花瓣的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开花过程中,3种牡丹叶片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3个品种花瓣中蛋白质含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且脯氨酸含量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牡丹开花和衰老的过程中,叶片和花瓣中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BPCL型微弱发光测量仪测量了袋鼠花同一枝条上不同叶位的叶片超弱发光的变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与生理状态相关的过氧化物岐化酶(SOD)、叶绿素含量随叶位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叶龄的增加,叶片的自身超弱发光强度和延迟发光衰减参数先增加,然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阶段,随后又开始减弱;SOD、叶绿素的活性改变与超弱发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叶片在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SOD活性随叶龄的增加是下降的.认为衰老是生物体系生理状态变化的体现,超弱发光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性指标从体系内部各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研究叶片的衰老过程及衰老机理.  相似文献   

17.
含苞后期的水稻经 1%~ 10 % (体积比 )的“环亚叶肥”喷施后 ,其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在 1%~ 8%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而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说明在 1%~ 8%浓度范围内喷施后 ,能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 ,加速光合产物运输 ,有利氮素的吸收 ,延缓叶片和谷粒的衰老。  相似文献   

18.
用三十烷醇、绿田丰、喷施宝、花蕾宝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于地膜旱作水稻始穗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均能提高地膜旱作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其中,喷施宝增产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1.03%.  相似文献   

19.
用三十烷醇、绿田丰、喷施宝、花蕾宝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于地膜旱作水稻始穗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均能提高地膜旱作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其中,喷施宝增产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1.03%。  相似文献   

20.
在秋季用AL落叶剂处理悬铃木,十天以后开始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叶片的含水率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叶片萎缩、衰老,集中在十几天内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