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与传统武术套路发展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套路内容结构、武术套路演练特点、套路规则评判等几个方面对竞技武术套路与传统武术套路发展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为更好的全面地继承武术套路提供科学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武术套路意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529-530
从武术套路意识的概念、内容、种类、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阐明武术套路意识在武术套路演练中的价值体现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在训练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从竞赛规则的演变看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法等研究方法,以1991、1996和2002年的武术套路运动竞赛规则(修订本、试行本)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年代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修订本(或试行本)的规则内容、形式、特点及成绩评定办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竞赛规则的演变对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的前导性和制约性,并分析2002年版规则将会把武术竞技套路运动导入更高、更新、更难、更美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是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风向标,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新的竞赛规则内容改变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竞赛规则注重突出难度动作演练水平,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编排逐渐趋向于简炼,注重突出难度动作。注重套路演练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武术比赛是以武术套路演练为基础,武术竞赛规则是武术比赛裁判评分的依据,它遵循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武术竞赛规则即规定的动作内容、数量、规格要求,是与武术运动员的技能和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是反映武术运动在当前所能达到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也引导武术运动的技术向更高层次的规范化方向发展。2003年武术竞赛新规则的推出,从竞技武术的发展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了武术运动竞赛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武术比赛的竞技性、可比性。武术竞赛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的创编以及套路的演练水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发、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武术新规则内容和武术套路的创编质量是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和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山  王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93-395
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形与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套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该文主要阐述了在武术套路演练的过程中,演练者怎样通过形与神使武术套路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出神入化。培养这种“武术意识”必须要全方位地理解套路演练的内涵和精神,而且须要方法得当,具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十运会武术套路演练与音乐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使音乐与套路更有效的结合,从而推动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 10 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第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12名女子运动员的单项和全能成绩分析为研究内容。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的动作质量与难度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所在,演练水平是运动员个人发挥技能的具体表现。在对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术套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少儿武术套路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在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实践中必须结合少儿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在少儿武术套路的训练方法中主要通过规格、劲力、节奏三步进行,从而提高少儿在武术套路动作演练中的竞技能力水平,促进少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的传统美学阐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传统美学的审美观点,分析了武术套路演练中传统美学与艺术表现的关系和深刻内涵.认为,武术套路的传统美学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套路演练的美学艺术表在于把握好动态中的“和谐”;演练客体“形”与“神”的“和谐”;演练客体与观赏主本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武术发展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竞技武术赛事增多,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现状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今中国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现状,新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及运动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加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科学化训练,加强武术训练与科研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竞技武术比赛中,超强的力量素质对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针对竞技武术套路的运动特点指导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旨在使竞技武术套路训练走向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以期促进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布局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及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中排球、网球、水球、击剑、沙滩排球、武术套路、跳水、柔道、游泳、自行车10个项目为比较优势项目;(2)比较潜优势项目有足球、乒乓球、体操、举重、跆拳道、田径6个项目;(3)保持比较优势项目竞争实力,提升比较潜优势项目竞争实力,结合项目特点,实现男女项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天津市12运会竞赛目标的实现及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版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武术比赛中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其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文章运用资料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结合长期教学与训练的经验,指出竞技武术南拳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现代武术运动竞赛的特点是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因此竞争更加激烈。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各运动队要根据各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薄弱环节,通过科学调控有效地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产生最佳模式,建立固定动作量化指标。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训练,形成适宜比赛的良好心理定势,就一定能在武术套路比赛的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也是当今武术界的热门话题,武术套路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体育竞技项目。武术套路运动员在竞技比赛过程中,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战术、体能、技术外,还需要提升控制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保证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文章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武术套路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核心训练的一些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了武术专项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些方法,为武术教练员更好地实施科学训练,探索和建立武术专项核心训练策略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加快武术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竞技武术套路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对竞技武术套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1)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不断刷新着原有的记录。在“高、难、美、新”的动作要求下,竞技武术套路的艺术性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2)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逐渐成熟,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性将会得到弱化,艺术性将会得到提升。(3)艺术化发展会成为竞技武术套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通过运动员的动作演练、意识情感、音乐服装风格特征等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17.
施秋桂 《体育科学》2006,26(6):85-8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研究认为,武术功法类似西方竞技项目,但又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竞技武术应借鉴其既与竞赛接轨,也沿着武术传统文化内涵的项目特色发展;群众性武术活动和学校武术课应采用其技术简洁、易学易记易练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从“暴力美学”视角对武术散打进行审视与分析,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武术徒手格斗形式运动项目中的散打与暴力美学的结合表达了当前社会人们对格斗竞技类项目的态度与观点。散打运动中体现着暴力美学,外在展现的暴力动作实际上是内心世界的写照,同时也是观众内心情感的寄托宣泄。如今的社会,散打运动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来认识它,攻防技击的本质是散打运动发展的基石,也是对它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不断修改的历史意义和时代背景;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比较法,以时间为基点,把不同时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特点与现代竞技武术比赛的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逻辑分析;结果:武术竞赛规则具有导向性作用;结论: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与完善,与武术的本质特点、内容形式、技击内涵、竞技性价值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