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1]通过强化命题结论的方法突破了一类数列不等式证明过程中直接使用数学归纳法难以实现从n=k到n=k+1过渡的瓶颈,笔者经过仔细研读,发现该文思路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对数学归纳法教学和竞赛辅导具有借鉴作用.但同时笔者也发现文[1]例1在分析过程中对数学归纳法的递推传递性原理的使用似有不当之处,为便于研讨,现将该例的分析过程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不理解它的实质,不理解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的作用,而是死套它的步骤解题.为了使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对这种重要的证明方法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我在“第一课时”中介绍了归纳法,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归纳法及什么是数学归纳法.在学生对数学归纳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加强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情况.一、复习:什么是归纳法?什么是数学归纳法?由学生回答。二、…  相似文献   

3.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且具有递推性的数学命题,通过“有限”来解决“无限”问题的一种严谨且十分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教学中许多学生没有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证题停留在机械模仿,盲目套用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格式,造成不必要的失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归纳法,根据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对数学归纳法证题的难点及教学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数学归纳法是解决有关数列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只有理解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两个步骤,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有关数列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有关数列问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归纳法的意义. 2.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 2.学生经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  相似文献   

6.
数学归纳法原理,由于它的高度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即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学归纳法的技巧,也常常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因此,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教学就成为大家探讨的一个课题.《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设计》),从生活经验中(倒砖...  相似文献   

7.
高中的数学归纳法是一个教学难点,特别是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从教学过程来看;国内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已有一种统一,甚至包括所举的典例,这里我们对这两种思路加以比较,以期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教学研究已非常多,本文试从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视角去分析,能更有效地为实施数学归纳法教学提供帮助.根据数学教学专业知识结构分析,笔者认为,教授数学归纳法,教师至少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基础:数学归纳法思想的源知识、数学归纳法学习的心理学知识、数学归纳法的教学知识以及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知识.下面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归纳法教学中,学生主要会遇到两个学习难点,其一,对数学归纳法原理不理解。在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问,为什么这样证明是对的? E.Fis-chbein等的《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心理困难》一文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利用归纳法原理作证明,……更令人注意的问题是,即使是学生具有应用数学归纳法的技巧,也常常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其二,在由假设p(k)成立,推得p(k+1)  相似文献   

10.
数学归纳法及其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整体结构的观点出发,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论、教材以及教学进行分析,试图体现从高观点下看中学数学教学的思想,为更好地从事数学归纳法的教学提供正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教材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好这一推理工具,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它。以下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如何使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 一、先认清一种并不可靠的推理方法——不完全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科学的推理方法,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因为它针对的是关于自然数的命题,而自然数是无穷尽的,这类命题要被证明对每一个自然数都会成立,便要涉及到人类思维克服有限性的古老问题。数学归纳法实质是一种对于无限的科学归纳法。 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先用不完全归纳法为“数归”的引入作铺垫。不完全归纳是对有限对象的经验式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归纳法"教学难点在于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以及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利用。为了有效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稚化思维",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以及经历过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和类比,寻找其与数学归纳法的联系,通过不断深入的对话和具体问题的解决、辨析,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本质,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使用步骤。  相似文献   

13.
数学归纳法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数学归纳法引入的教学改进研究中,要求基于学生已学的归纳、类比推理知识,借助学生熟悉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寻找更适合学生认知的新旧知识结合点.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法,尽管反复讲解和做了很多习题,仍旧不能完全理理和灵活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只限于就一般证明方法来对待,学生依样画葫芦,死记硬背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显然,这种教学思路既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能力,促使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是(1)证明当n取第二个值n0时结论正确。(2)假设n=k(k∈N,且k≥n0)时结沦正确,证明n=k+1时结论也正确。由(1)(2)可断定对于n≥n0的一切自然数n…  相似文献   

15.
数学归纳法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它有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会了"检验1正确,假设k成立,推出k+1也成立"后,总认为自己学会数学归纳法了,而事实上无论是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还是对数学归纳法证明技巧的把握都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数学归纳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说数学归纳法是严格的科学的证明方法?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是什么?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格式?这些问题是笔者参与编写上海市高一数学新教材时常常思考的,希望本文能澄清数学归纳法教学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既求真,也求美.数学归纳法具有在语言结构、思维模式、方法创新等方面的美.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可活化数学归纳法程式化的推理模型,演示其生动活泼的存在形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作为电子书包项目的实验课,课前给学生发布了数学归纳法的情景素材库.预习任务有:分析击鼓传花的原理:分析体育课报数的原理:分析部队行军秘传口令的原理;用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帮老师设计一个课堂能提问到所有同学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秦强 《广东教育》2009,(6):122-122
归纳法是数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体验归纳法的运用过程,理解归纳法的思维过程,我们不仅能发现归纳法的意义,而且还能认识到归纳法的巨大作用;不仅认识到归纳法的创新作用,而且还能注意到归纳法的局限性.让学生运用归纳法进行创新,能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是通过有限次的验证、假设和论证,来代替无限次的事例的验证,达到严格证明命题的目的。也就是把从某些特殊情况下归纳出来的规律,利用递推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这一规律的一般性。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数学归纳法;不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或者在证明过程中不能“自始至终”(即证明步骤不完全);或者没有用到归纳假设,有的虽然按照数学归纳法的方法和步骤对命题进行了证明,也是照葫芦画瓢,没有真正理解了归纳法原理,对用数学归纳法所证明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的本质作用及相互依存关系并用正反例说明,数学归纳法的多种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