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β受体阻滞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最近十年,纳米电化学传感器广泛用于此类药物的检测,成果丰硕。围绕传感器检测效能提升,学界近年来在修饰材料(纳米颗粒表面功能化及无机氧化物纳米材料、分子印迹膜、有机纳米材料的使用)、基体电极(丝网印刷电极的应用)、制备工艺(有序组装技术的研究)、检测方法(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新的尝试,取得一定进展,未来需强化同分离技术联用以及修饰电极微型化、阵列化等两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β_2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具有多重属性与用途的药物,如何对其有效检测一直都是研究热点。简述了最近十年纳米复合物电化学传感器在该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指出随着人们对用药安全、兴奋剂滥用和农兽药残留等方面日益关注,未来相关研究将聚焦于拓展分子印迹膜的应用、发展高效免疫传感器、构建电化学发光检测体系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静脉全麻药是一类重要的临床用药,由于其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品质必须严格监控。电化学方法因具有简便、灵敏等优势而广泛用于这类药物的检测。本文概述了最近二十年静脉全麻药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分子印迹、微流控芯片、免疫传感和多手段联用等技术在领域内获得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化学修饰电极使用程度低及电流型传感器构建数量少等问题。预计未来的研究将会聚焦于深化检测技术联用和芯片分析及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农药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目前我国农药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并介绍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洗脱模板分子,优化制备过程的条件,获得了L-酪氨酸(L-Tyrosine)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并通过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三种方法考察了电极的性能;在循环伏安法(CV)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模板分子L-酪氨酸在磷酸缓冲溶液(PH=8.0)中与功能单体邻苯二胺能聚合并吸附在金电极表面,并且在聚合前后及洗脱模板分子前后峰电流有明显差异;由示差脉冲法(DPV)测试结果表明,在(1×10-22.0)mg/m L范围内,峰电流与L-酪氨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检出为2.0 mg/m L。选择识别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与L-酪氨酸相似的L-苯丙氨酸、L-丙氨酸、L-色氨酸、L-天冬氨酸的电流响应很小,说明分子印迹传感膜对L-酪氨酸有特异性识别功能;EIS方法测试表明,印迹电极对L-酪氨酸分子具有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TEM、循环伏安、阻抗-电位等方法,研究比较了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CNT/nano—TiO2)修饰电极与纯纳米TiO2(nano—TiO2)膜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差异。大量细小的碳纳米管的存在,可起到阻碍TiO2纳米粒子的团聚作用,从而提高了CNT/nano-TiO2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硫堇作为电子媒介体,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壳聚糖固定在金电极表面, 应用分子间的化学键自组装硫堇、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生物传感器. 通过循环伏安法验证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活性:在pH = 8.0 , 温度为25℃的优化条件下, 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10-8mol/L~1×10-2mol/L, 检测下限为10-8mol/L, 可用于检测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8.
通过恒电位法在金刚石膜电极(BDD)表面电沉积金纳米粒子,再在其表面自组装L-半胱氨酸(L-Cys),制备了L-Cys/Au/BDD修饰电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金纳米粒子的形貌,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反应机理。在p H4.5、0.1 mol/L HAc-Na Ac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效果。通过测定对苯二酚的氧化电流,结合恒电位计时电流技术,建立了对苯二酚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在0.025~2.5×10-5mol/L范围内,对苯二酚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5×10-8mol/L(S/N=3)。对模拟水样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8.0%~103.2%。该研究为自然环境和工业废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金属铜表面制备了一层具有缓蚀功能的硬脂酸单分子膜.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空白铜电极与硬脂酸修饰铜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行为.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铜缓蚀的因素,探讨了其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邻氨基酚(OAP)为单体,三聚氰胺为印迹分子,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聚合制备了三聚氰胺分子印迹敏感膜.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洗脱前和洗脱后在电化学特性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以K3[Fe(CN)6]为电化学探针,利用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在三聚氰胺浓度0.4~1.0μg/kg和2.0~10μg/kg范围内,传感器峰电流变化(Δi)与三聚氰胺浓度c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Δi=281200c-0.1059,R=0.997;Δi=13410c+0.1735,R=0.999.定量检测下限为0.4μg/kg.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5 min,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46%(n=7),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8.3%~110%.  相似文献   

11.
以钼磷杂多酸作为光催化还原剂制备了表面负载钼磷杂多酸的纳米金溶胶(PMo12-NGs),并将此PMo12-NGs修饰到具PVP膜的玻碳电极表面,考察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用光催化还原法可直接制备得到杂多酸负载量大且均匀性好的纳米金,由此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具有PMo12的良好的电化学行为,且电化学响应和电极稳定性优于单独PMo12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对IO3^-等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其催化速率常数k可达1.34×10^5mol^-1·L·s^-1.  相似文献   

12.
以鲁米诺还原纳米银作为信号分子标记癌胚抗原(CEA),结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金,固定癌胚抗原抗体于金电极上,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人血清中CEA含量的电化学发光(ECL)免疫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浓度为0.1-50ng· mL-1的线性范围内稳定监测人血清中CEA的含量,检测限为0.05ng·mL-1.将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应用于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中进行CEA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2%,平均回收率为97.2-102.9%,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以50mv.s-1的扫描速度,在-0.1~0.9V范围内实现苯胺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得到翠绿色的聚苯胺膜,并用交流阻抗谱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该电极上修饰铂,制得铂微粒修饰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研究了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发现修饰后的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膨大剂(CPPU)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制备了膨大剂分子印迹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法研究了该电极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电极对膨大剂分子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和选择性。在p H为4.8的醋酸及其钠盐的缓冲溶液中,峰电流与膨大剂浓度在0.05 mg/m L2.0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1 mg/m L。所建立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可直接用于西瓜中膨大剂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聚靛蓝胭脂红膜,并通过静电吸附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形成聚靛蓝胭脂红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聚靛蓝胭脂红在电极与酶分子之间传递电荷,因此,在没有额外的电子媒介体的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电极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pH值、温度、工作电位和抗坏血酸等对此生物传感器电催化还原H2O2的影响。此生物传感器制作简单、响应时间短(5 s)、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H2O2线性响应范围为5×10-7~1×10-2mol.l-1检出限为5×10-8mol.l-1  相似文献   

16.
化学体系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在高中、大学无机、分析、物化等课程中都作了详尽的讨论。生物体系的电化学与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阐述了生物体系中电化学现象的特征影响因素,介绍了生物电化学在生化检测、有机大分子、酸根离子的分析测定以及在医学临床检测诊断诸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纳米金属氧化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生物医学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和电化学催化领域的一些应用,展望了这类新型修饰电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分子丝肽功能化石墨烯(SP-Gr)的制备、表征及在多巴胺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构建了综合实验体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丝肽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将SP-Gr纳米复合物修饰至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采用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表征传感界面,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实现了多巴胺电化学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9.
在pH:2.0的B—R(Britton—Robinson)的缓冲溶液中,对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双十六烷基磷酸(MwcNT—D船)膜修饰电极进行了循环伏安法(CV)表征;分别研究了涕必灵(1BZ)在裸玻碳电极(GcE)和MWCNT—DHP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TV),以MWCNT—DHP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灵敏的涕必灵电化学分析检测体系;并结合固相萃取技术,测定了环境水中涕必灵含量,检测限达到2.0×10-8mol·L-1,平均回收率为97.28%-99.40%,RSD为1.3%~2.8%(n=6)。  相似文献   

20.
分子印迹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记技术是在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技术,它结合了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具有空间专一识别性,本文综述了共价法与非共价法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采用传统方法、扩散聚合、悬浮聚合和表面印迹等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以及分子印迹技术在色谱分离、抗体和受体模拟物、固相萃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分子印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