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稀土发光材料独特的发光性质及其在手印显现领域的应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稀土下转换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在手印显现与成像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手印显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众多的手印显现方法中,粉末法因其操作简单便捷而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应用广泛,而荧光粉对客体的适用范围广,手印显现的灵敏性和选择性较高,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长余辉发光材料在激发源停止激发后,仍然能够持续发光[1],在弱光照明、应急指示、建筑节能、智能交通、信息存储和显示等领域,特别是能在"免激发"条件下实现生物传感和成像以及多重数据加密和防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无机长余辉材料的悠久历史和如火如荼的研究现状相比,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发展甚晚,这是因为有机分子的激发态高度活泼,辐射和非辐射跃迁、激子转化和迁移、能量传输和转移等多种过程并存[2—4],激发态寿命  相似文献   

3.
一种能够存储日光、灯光能量,且发光时间长、无毒、无放射性的新型高分子稀土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2003年9月29日在长春通过专家鉴定。这种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近研发出来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交通、国防等领域。 长余辉发光材料,俗称夜光材料。由于其无污染、不用电就能发光等神奇功效,使其具有广阔而巨大的应用价  相似文献   

4.
由于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和4f电子跃迁特性,使稀土成为发光宝库,在光学设备升频器光纤放大器和传感器等方面都有很潜在的应用前景,尤其是稀土元素中的Pr3+。本文对Pr3+上转换发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Pr3+在单掺情况下和添加敏化剂Yb3+、Nd3+等离子情况下的上转换发光效率的研究,改变不同敏化剂以及基质材料对Pr3+上转换发光效率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稀土Eu2 激活的2(Ba1-xSrxO)·(1-y)P2O5·yB2O3(0≤x≤1.0,0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2)
本实验采用高温固相法,在以N_2为保护气,以10%H2为还原性气体的环境条件下,制备Sr_4Al_(14)O_(25):Eu~(2+),Dy~(3+)具有绿光性质的发光材料,本实验从不同的温度这一角度对发光材料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同等配比,其他烧结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烧结温度,温度为1450OC的条件下,该材料并非单一相,混合相使其具有更强的发光强度,初始余辉亮度可达8100mcd/m~2以上,且在35h以后可达0.49mcd/m~2(人眼对光的最低敏感强度是0.32mcd/m~2),材料的各项性能随相的变化而变化。该材料较大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商业产品材料,具有更高的亮度,在道路施工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发光材料M-BaAl2Si2O8:Eu2+,并对其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M-BaAl2Si2O8:Eu2+可被紫外LED有效的激发,而发射蓝光。  相似文献   

8.
首次利用材料在超短脉冲激发下的瞬间高载流子密度特性研究了GaNxAs1-x/GaAs量子阱的光学特性。研究首次发现在高于量子阱的Mott迁移边(局域发光的高能端)存在一个非局域特性的新的发光峰。该峰具有与局域发光完全不同的光学性质。通过研究材料的不同温度和激发强度下的发光行为证实该新的发光峰是量子阱的本征能级发光。这一结果为目前人们在Ga(In)NAs材料体系中是否存在Ga(In)NAs合金态或者N是以杂质带的形式存在的争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Ga(In)NAs以及InGaN等材料体系中都观察到PL发光峰随温度升高先红移,然后蓝移,再红移的所谓的“S”形变化。它的来源一直令人们疑惑不解。我们直接证明GaNxAs1-x材料中发光峰的“S”形变化是由于材料中的低能端的局域态随温度的淬灭以及相邻的局域态与非局域态之间在温度的作用下相互竞争的结果。这一结果为能量随温度的“S”形变化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通过光荧光谱, 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低N含量的GaNxAs1-x光学性质。首次发现在低N含量的GaNxAs1-x材料(N%<1%)中,在N的杂质态的高能端(低于GaAs带边)存在一个新的,其光学性质与N的杂质态完全不同的发光峰。实验证明该峰是GaNxAs1-x材料的合金态。这一结果说明在GaNxAs1-x中即便在N含量<0.1%时就已经形成了GaNxAs1-x的合金态。这个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直接证明N在GaAs中能够形成GaNxAs1-x合金,而不是仅仅以N的杂质态存在。这为目前人们所争论的N在GaAs所起的作用,GaNxAs1-x光跃迁的来源,以及Ga(In)NAs的基本能带结构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最后我们利用选择激发在GaAs1-xSbx/GaAs量子阱中实验上第一次同时观察到空间直接(Type-I)跃迁和间接跃迁(Type-II)。时间分辨荧光寿命谱进一步直接论证了GaAs1-xSbx/GaAs能带排列的Type-II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适用于宽带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激光器用稀土掺杂基质玻璃材料。通过对掺Er3+重金属氧氟玻璃的光谱性质和析晶稳定性研究以及稀土离子掺杂重金属氧卤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研究,为其在宽带掺Er3+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波段激光器中的潜在应用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PbF2的加入提高了掺Er3+硅酸盐玻璃和锗酸盐玻璃的带宽特性和增益性能;首次在Er3+/Yb3+共掺和Er3+单掺硅酸盐玻璃发现上转换蓝光;重金属氟化铅的加入提高了Er3+单掺锗酸盐和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Er3+的上转换蓝光、绿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Er3+离子2H9/2→4I15/2, 2H11/2→4I15/2, 4S3/2→4I15/2, 和4F9/2→4I15/2跃迁;混合卤化铅效应调整Tm3+/Yb3+共掺碲酸盐有利于基质玻璃析晶性能的改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提高;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Tm3+的上转换蓝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Tm3+离子的1G4→3H6和1G4→3H4跃迁;首次在碲酸盐基质玻璃中发现OH-吸收对Er3+和Tm3+的上转换发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生成Fe3O4磁性粒子以及影响其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nFe2+:nFe3+的配比、NH3.H2O的分散剂是否需要,用量是多少、陈化时间的长短等。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制备的Fe3O4磁性粒子粒径10nm左右,为球形状,其具备超顺磁性,在磁性高分子颗粒的制备中能充当磁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硝酸锌(Zn(NO3)2.6H2O)和氢氧化钠(Na OH)为主要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片状、管状氧化锌(Zn O)晶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晶体进行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粉体表面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在150℃时结晶性最优,可以合成出粒径约200 nm,厚度约10 nm的片状Zn O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片状的Zn O有逐渐转变为管状的趋势。通过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调节氨水与乙醇的比例,发现片状Zn O发生明显卷曲,实验结果为管状Zn O纳米晶的制备乃至未来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创新》2004,(2):22-22
将印有文字和图像的纸片盖在一块透明的玻璃上,然后用短波紫外线、X射线、r射线进行高能电磁辐射,玻璃就能自动“默记”这些文字、图像。当受到日光等长波光源照射后,在暗背景中保存的这种玻璃,仍能把文字、图像再现出来。这种神奇的玻璃是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苏锵院士和李成宇博士为首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的。它是由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玻璃上经特殊工艺处理做成的,并且,科研小组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它的存储记忆功能。所谓长余辉发光,是指白天在太阳光、日光灯或其他高能电磁辐照下将能量储存,晚上再把所储能量释放出来从而…  相似文献   

13.
马靖  顾学军 《科学文化评论》2007,24(6):1053-1058
首次报道了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氯苯分子(C6H5Cl)在240-250nm紫外激发波段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实验获得母体离子(^112C6H5Cl^+)和一些主要碎片离子的分质量光谱,以及它们在240.5nm和248.6nm两种激发波长下的光强指数。文中对母体离子及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波段范围内,氯苯分子首先吸收一个光子从基态^1A1(S0)跃迁至激发态^1B2(S1),激发态分子再吸收一个光子而电离,产生母体离子^112C6H5Cl^+;母体离子直接解离而生成碎片离子^77C6H5^+。质量更小的碎片离子^51C4H3^+和^27C2H3^+则是母体离子进一步吸收光子,然后通过快速的内转换而形成。在该波段范围内,氯苯的最佳检测波长为248.6nm。在该激发波长下,氯苯的探测限能达到到ppb量级。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5)
本文研究的是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六方相的NaGdF_4:Yb~(3+)/Ho~(3+)纳米棒。当改变Yb~(3+)离子的浓度时,X射线衍射(XRD)表现出得到的都为纯的六方相的纳米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以看到随着Yb~(3+)离子浓度的增大,NaGdF_4纳米棒尺寸发生了变化,由开始的30nm变为120nm.在激发光为980nm时,上转换发射主要是541nm的绿光和644nm的红光。并且当Yb~(3+)离子的浓度由5mol%增加到50mol%,上转换输出光的颜色由绿光变为黄光。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摘要 通常上转换研究主要集中讨论稀土离子的f—f跃迁机制中,如何改进优化低声子基质材料的问题,其发光颜色调配由多组分掺杂来实现。该项目的创新性在于获得由d组态、激子及电荷迁移带跃迁形成的,选择定则允许的非f~f跃迁型上转换发光过程,并探讨其中特殊的上转换机制。通过高激发功率密度与真空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CaWO4:Eu3+发光粉体。在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的系列样品均具有Eu3特征的强室温红光荧光发射。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和掺杂摩尔分数来调控近紫外和蓝光吸收强度,进而调控用395nm的近紫外光和465nm的蓝光激发样品所得红光发光强度。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晶CaWO4:Eu3+发光粉体可以被紫外和蓝光发光二极管有效激发,且可作为红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71-771
<正>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黄志明研究组发现并提出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当外部电磁波(光子)入射到器件上,将在半导体材料中诱导势阱,从而束缚来自于金属中的载流子,使得材料中载流子浓度发生改变。黄志明团队成功制备出相关器件,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理论的正确性。此项研究结果证明了远小于禁带能量的光子激发的室温光电导机制,并跳出了传统的基于带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同步辐射光和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丙烯酸甲酯9.0~15.5 eV能量范围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实验测量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质谱和解离碎片离子m/e=86(C4H6O+2), 85(C4H5O+2), 59(C2H3O+2), 58(C3H6O+), 55(C3H3O+), 42(C3H+6), 31(CH3O+), 27(C2H+3), 和15(C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并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G3),计算碎片离子的能级,推测它们的解离通道.计算的电离能和出现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解离通道以单键断裂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9.
将印有文字和图像的纸片盖在一块透明的玻璃上,然后用短波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进行高能电磁辐射,玻璃就能自动“默记”这些文字、图像。当受到日光等长波光源照射后,在暗背景中保存的这种玻璃,就能把文字、图像再现出来。这种神奇的玻璃是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苏锵院士和李成宇博士为首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的。它是由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玻璃上经特殊工艺处理做成的,并且,科研小组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它的存储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_(0.95-x)TiO_3:0.05Eu~(3+),xLi~+(x=0, 0.02, 0.05, 0.08)(CTE)系列荧光粉,研究了电荷补偿剂(Li~+)掺杂浓度对其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XRD研究结果表明,Li~+掺杂浓度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其主晶相为典型的正交钙钛矿型结构;当Li~+掺杂浓度为x=0.05时,荧光粉的结晶性能最佳。光学性质研究表明,CTE系列荧光粉可被397 nm光波有效激发,发出位于615 nm处的强红光,当Li~+掺杂浓度为x=0.05时,相对发光强度在未掺杂基础上提高了1.5倍,表明适量的电荷补偿剂有助于提高CTE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