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能,提出解决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为背景,通过对比分析,寻找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根本原因,提出将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从而实现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跨越式均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基层公共图书馆要及时把握时机,知难而进,通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把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推进,从而实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城镇化建设给公共图书馆事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公共图书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以提升质量为主的城镇化转型发展新阶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为新型农村社区提供均等化服务的意义进行探析并提出了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集聚必将有力地促进对文献的需求,极大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普及社区图书馆。该文论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广泛研究历史档案,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必然性;重点研究现实档案,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国家档案,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合法性;深入研究专题档案,揭示新型城镇化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为城镇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城市文化向乡村地区不断扩散.而作为文化扩散的主要载体——新闻出版产业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为新闻出版产业带来的机遇,提出新闻出版产业应对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要提前布局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以应对未来发展要求。采用SWOT模型对基于大数据的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进行分析,提出了依托新型城镇化、读者流失、资源供给精准等6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与总分馆建设融合的关键环节分析,构建了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型,并提出了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智能决策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和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理念。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13,(2):12-12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造就现代文化教育活动环境。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交织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环境中,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公众实际需求的具体把握应该比寻求建设资金更重要。应以公众需求满足来检验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对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导引。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图书馆在提供知识、教育机会、文化娱乐、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研究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内涵。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可划分为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公共图书馆不仅要为构建内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要主动承担起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和谐共处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定位于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图书馆具有消除社会排斥、促进公民参与民主社会的重要作用,但是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服务未必能保障弱势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需要将被社会排斥的弱势阶层作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对象,需要找出并克服现有服务中的排斥性因素,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有重点地向弱势群体倾斜,真正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与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英雄 《图书馆论坛》2006,26(3):29-31,115
指出了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深圳市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图书馆的巩固发展为例,探讨了在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公共图书馆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和重点难点等问题,对于推进图书馆事业变革,提升图书馆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法》将服务全民阅读定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指明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的发展方向。[研究设计/方法]结合近两年多家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多个典型案例横向对比。[结论/发现]分析发现公共图书馆持证率、覆盖率和阅读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创新/价值]认为提升持证率、覆盖率和阅读率是公共图书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公共图书馆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峻薇 《图书馆》2011,(4):69-70,73
"图书馆社会责任"是一个国际图书馆界常用的专门术语,主要指传统图书馆服务之外的"分外之事"。不同的图书馆,社会责任可能不同。我国公共图书馆主动开展免费服务,就是承担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以融媒体时代为背景,以杭州图书馆营销推广实践为案例,深入剖析公共图书馆营销推广工作与融媒体的结合,引导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营销推广工作。[方法/过程] 采用个案研究法,从杭州图书馆营销推广个案出发剖析营销推广的可行路径,并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结果/结论] 在融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的营销推广应充分借助融媒体的优势,探索进一步加强营销推广工作,促进公共图书馆社会认知度的提高,更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组织,具有公共责任、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提供公益性图书馆服务是政府应当承担的公共责任,职业责任是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社会责任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社会义务。公共图书馆应明确政府应承担的社会公共责任,区分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而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同度,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s a companion to “The Rol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ommunity Building,” which appeared in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30, no. 3. That article explored five facets of public libraries as agencies of community building: (1) how libraries serve as a conduit to access information and to learn, (2) how libraries encourage social inclusion and equity, (3) how libraries foster civic engagement, (4) how libraries create a bridge to resources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5) how libraries promote economic vitality within the community.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concrete examples of library community building. The focus here, therefore, is on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that libraries employed to create and operate library programs that effectively built a library community.  相似文献   

20.
Public libraries have a huge potential to be creators and facilitators of social innovation in communities and society. Qual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27 librarians showed that social innovation in libraries can take the form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leisure and networking activities and social support services. The main goal of the research was to find out what factors support and make these innovations difficult in public libraries. A four-layer model of barriers and stimulators for social innovation is presented, which includes structural, local, organizational and personnel levels. The model could serve to inform librarians, their stakeholders and governments about all levels of barriers and stimulators connected to innovation of library services and social re-positioning of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