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聆听了谢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执教的&;lt;葡萄沟&;gt;,我的感触很深,现将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聋人教师对聋教育的历史贡献。1814年,美国聋教育先驱托马斯&;#183;霍普金森&;#183;加劳德特(Thomas Hopkins Gallaudet)远渡重洋前往英国学习聋人教育。1816年,他在英国伦敦遇见讲学的法国聋童学校两位聋人教师劳伦特&;#183;克拉克(Laurent Clerc)和琼&;#183;马修,随后前往法国聋童学校向两位聋人教师学习聋人教育。并且进一步说服了克拉克老师一同前往美国,  相似文献   

3.
美陈屹 《教师博览》2005,(12):35-36
这是美国迪斯尼2000年评选出的优秀老师朗&;#183;克拉克的故事。 从未想过做老师的朗&;#183;克拉克,起因是由于一位小学老师突然去世。其间换了五六个老师,还是无人能接管下来。这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1期刊登了张宏星老师的《&;lt;说“木叶”&;gt;的两处纰漏》。拜读之后,我不敢苟同张老师的说法。在此,我想说说管窥之见,与张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聪明和愚笨     
王恒 《师道》2004,(6):25-25
科学家中不乏聪明绝顶的人,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沃森从小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沃森的一位老师是这样评价他的:“他(沃森)非常聪明。我很少给学生成绩评定为A,但是给了沃森两个A。”另一位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保罗&;#183;威斯回忆道:“沃森从不作笔记,然而课程结束时,他却总是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6.
莫做偷梦人     
美国圣伊德罗牧马场的主人蒙地&;#183;罗伯茨少年时跟随父亲住在牧马场。父亲是位巡回驯马师,终年训练马匹,到处奔波。这使蒙地&;#183;罗伯茨的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当蒙地&;#183;罗伯茨读高中时,老师要他写一篇作文,内容是说说长大后想当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相似文献   

7.
前些时拜读了李恩中老师的《&;lt;与朱元思书&;gt;两处注释的商榷》一文(《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3期),恰巧我对这两处注释也有一些看法,愿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从台湾回到成都,到一个儿时玩伴的工作单位去玩,她是当地一所名牌小学的五年级英语教师。去时正碰上一位家长来访,她怒冲冲地质问:“我家&;#215;&;#215;什么时候才能张口说英语?他都学了5年英语了,还不会说几句英文,你这老师是怎么当的?”  相似文献   

9.
对话需要平等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这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的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下面是一位老师在执教&;lt;植物&;gt;一课中的交流片断:   ……  相似文献   

10.
据悉,某校初二学生王某其它学科成绩还可以,可数学和英语两门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拖全班平均成绩的后腿.班主任同这两科老师一商量,决定不再让王某上这两门课,干脆“发扬“这个学生爱劳动的优点,叫他去操场摆放自行车或到教师办公室打扫卫生,这使王某受到同学的耻笑,内心十分苦闷.这几个老师的做法,不仅侵害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实际上还违反了&;lt;教育法&;gt;和&;lt;未成年人保护法&;gt;等法规.……  相似文献   

11.
6能分成6和0     
在一次教师竞聘上岗文化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甲数是1.2,乙数是2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 )。”一位老师是这样填写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2),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1/2)。”结果,第一个填空被阅卷老师打了个“&;#215;”.就是因为这个“&;#215;”,使她文化考试落后2分而下了岗。之后,大家对此各持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错,理由  相似文献   

12.
说话要算数     
我的书桌里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一位特殊学生写给我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冯老师,您好.你是一个好老师我很敬佩你.但是,您说话不算数,记得您说过把&;lt;古诗文诵读&;gt;给我的,但是,您到现在还没给我.我是您的学生,没有资格批评您,但是我希望你听我这个学生几句话.一个好老师,不但要教学好,而且在品德方面也要好.“……  相似文献   

13.
一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研究课上,教师出示了一组应用题,要求学生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就用几种方法。其中一题是这样的:一辆汽车2小时行8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了6小时,甲乙两地的公路长多少千米?学生提出了以下两种解法:(1)86&;#247;2&;#215;6=258(千米);(2)86&;#215;(6&;#247;2)=258(千米)。这时,老师诱导:“看谁最聪明,还能有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了两篇教学评论文章.其一,是&;lt;小学数学教师&;gt;刊出的&;lt;&;lt;年、月、日&;gt;教学设计及评议&;gt;(邱学华授课余荣燊评课);其二,是&;lt;小学教学&;gt;刊出的&;lt;让学生自主学习--特级教师邱学华&;lt;年、月、日&;gt;示范课赏析&;gt;(邢永举).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对邱学华老师所做的&;lt;年、月、日&;gt;教学示范课的介绍及评析.……  相似文献   

15.
&;lt;小学教学研究&;gt;曾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4“中两个病句的修改展开过讨论.2000年第8期上&;lt;修改病句应提供语言环境&;gt;一文的作者认为,“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和“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好好学习“这两句,在修辞上起到积极的效果,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6.
许丽 《四川教育》2004,(2):93-93
两个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一个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215;&;#215;(老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一个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黑色。  相似文献   

17.
“主体&;#183;开放&;#183;潜能识字”课题在我校开展实验两年来,我作为一名实验教师,有幸得到了省特级教师陈树民老师以及各级领导、老师的关心与指导,使我受益非浅。我们实验班的学生在两年时间内,通过多种识字途径和方法,不仅提高了识字量(两年时间,完成了五、六年的识字任务),而且激活了大脑,开拓了视野,极大地提高了语文的综合素养,绝大多数学生阅读五、六年级的语文课本,没有问题。使汉字真正成为开发大脑潜能、启迪智慧的金钥匙。下面,我相就此项实验课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lt;小学青年教师&;gt;“教育文稿写作辅导“栏目,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喜爱.我最先读到的是贵刊2001年第3期朱华贤老师写的&;lt;谈谈如何捕捉教育文稿的题材(续)&;gt;,读后颇有茅塞顿开之感.随后找来第2期,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又迫不及待地找来朱老师在第1期写的&;lt;谈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文稿&;gt;来读.从那一刻起,一股写作的激情便在我心中涌起,而朱老师的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3期发表了任动老师的《&;lt;鲁提辖拳打镇关西&;gt;(以下简称《鲁》)不宜入选教材》一文,笔者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0.
拜读贵刊2004第9期邵春驹写的《&;lt;蚕妇&;gt;中“城市”注释辨误》一文,值得读者反思,笔者在钦佩邵老师搜古炼今精神的同时,对其观点不敢苟同。现质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