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思想中的定位 从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看,环境教育是本世纪60年代末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复兴"运动中才初见端倪的教育新趋势.国际性的环境教育始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指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正式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口号.  相似文献   

2.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王春华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共有113个国家参加了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了两个文件: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建议;《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且提出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卫和...  相似文献   

3.
一、生态道德教育出现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和破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爆炸等。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认了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危机。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会议呼吁:“人类正处于历史的抉择关头,若维持现行政策,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就会…  相似文献   

4.
1972年6月,113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保护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当时,有26个国家便相继设立环保机构。至  相似文献   

5.
水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因此全球应采取共同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人民造福,这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强调:“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该会议正式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方向。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并开始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1977年,第一届政府环境教育会议在前苏联第比利斯举行,发表了著名的《第比利斯宣言》,自此以后,环境被视为一整体,同时包括自然部分和人文部分,而环境教育也被视为学科内容的一个环节,并透过跨学科方式以及个人和社区参与去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80年代,自然与自然资源保养国际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7.
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宣言)上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同时指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四大难题:人口、环境、资源和灾害问题。这一切预示着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亦即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傅亚东 《陕西教育》2007,(12):98-99
为解决20世纪50年代后大量出现的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政府间的投资争议,<华盛顿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应运而生,并根据<公约>设立了"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法律适用问题是该"中心"仲裁实践中最多争执也是最多混乱的一个问题.国际法能否用来调整国家和外国投资者的关系,这在国际法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主要从一:国际法的含义及适用国际法的场合;二:东道国国内法与国际法何者优先适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重视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素质辽宁师范大学林宪生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为纪念这次会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正式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口号.可见,环境问题已...  相似文献   

10.
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世界各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但回避了"死刑不引渡"问题,而该问题却是影响我国引渡外逃腐败犯罪分子的主要障碍.通过辨析"死刑不引渡"究竟是一项引渡原则还是一种法律发展趋势,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其他国际公约的规定,以期为我国顺利引渡外逃腐败犯罪分子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72年 6月 5日 ,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 1 1 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通过了一个保护全球环境的计划 ,并通过了庄严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同年 ,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 6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自 1 974年以来 ,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有一主题 ,以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主题如下 :1 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 975年 :人类居住。1 976年 :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1 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和水土流失。1 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 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 980年 …  相似文献   

13.
一、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首次提出环境教育的概念,到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提出明确的环境教育定义,再到1977年《第比利斯宣言》的进一步修订,形成了明确的环境教育的概念、课程目标及指导原则,对各国开展环境教育提出了指南。此后,世界各国依此为准则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4.
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宣言>,但40年来"印度洋和平区"迟迟未能形成.主要原因在于这个联合国<宣言>和相关决议有其局限性、印度洋周边国家的矛盾冲突和"域外强国"的干涉争夺.  相似文献   

15.
在<联合国宪章>及其他一些联合国重要文献中,已经包含了若干指导国际关系的价值准则.联合国<千年宣言>和2005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文件>明确提出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必不可少"的若干"共同基本价值",本文将此概念定义为"联合国价值",并认为"联合国价值"有别于"普世价值"、"西方价值"及"全球价值"等概念."联合国价值"是会员国不同价值和利益求同存异的结果,是会员国协商、合作与妥协的结果.对会员国来说,联合国价值具有正式性、广普性和指导性意义,也具有多样性和冲突性一面.联合国在全球价值整合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联合国价值是会员国最低限度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6.
1994年6月我国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它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纲领.此前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有160多个国家首脑出席了会议并签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当时,前总理李鹏出席了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在公约上签字.这表明,生物多样性已不是某几位科学家、某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小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类所关心的、与人为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事.五千余年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表明,人类这个产生于自然界的生物物种必须面对以下事实:人类是不能脱离其自身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生物环境而孤立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基础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契合●杨珂(北京师大资环系)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在大会的宣言中指出:“为现代人和后代子孙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迫切目标。”1992年,国际地理教育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  相似文献   

18.
环保已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环保,实施环保教育.为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要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而重建教育"行动计划.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也启动了"生态学校计划".  相似文献   

19.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性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3年中国政府结合国情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至此,可持续发展在政策规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例题:“以拯救地球,重在行动”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于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举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发表了《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等文件。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哪些文件并签署了什么《公约》?这些重要文件和《公约》体现和反映了什么重要内容?2、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7年,江泽民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在此前后,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什么?3、在我国的六大林业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