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塔河油田九区白垩系油气成藏主要受油气源、区域构造格架、储集体及储盖组合、断裂系统等控制。建立了九区内白垩系油气成藏模式,白垩系油气藏形成较晚,具典型次生油气藏的特点。油气主要沿断至下伏古生界油气藏的断裂运移上来。印支-燕山期白垩系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油气聚集,后经喜马拉雅山运动,地层发生构造反转,白垩系油气沿亚格列木组及舒善河组底部的砂体作横向运移,油气藏重新调整,在局部的断块-岩性圈闭中油气再次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2.
双台子油田为新生界古近系砂岩油气藏。对双台子老油区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认为.油气藏受构造、岩性控制,单断块自成体系,平面上油气连片;充足的油源配合构造圈闭,可以确保相对低部位圈闭成藏。对双台子背斜周边三维地震资料研究.指出由于本区具备充足的油源条件,主构造翼部相对埋藏深的圈闭一样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湖底扇、辫状沟道砂体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柴西南地区发育了丰富的断裂,这些断裂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关系密切。研究这些断裂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对指导该区进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柴西南地区断裂特征、生烃凹陷和沉积相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性油气藏有环绕生烃凹陷分布的特点,三角洲前缘相和浊积扇沉积体系具有形成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而断裂控制了生烃凹陷的形成和分布、沉积相的发育和油气运移的特征。昆北断裂上盘可形成下切谷岩性圈闭,下盘形成构造-岩性圈闭;阿拉尔断裂和III号断裂控制了断层-岩性复合圈闭的发育;红柳泉断裂控制下形成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七个泉断裂上盘发育了一个坡折带,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及断裂-岩性复合圈闭;VII号断裂下盘发育坡折带,形成浊流扇岩性圈闭;且这些断裂均离生油凹陷距离很近,断裂活动时间与其排烃时间相匹配,为良好的运移通道,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汪延富 《内江科技》2008,29(3):53-54
输导体系是沟通烃源岩与圈闭的物质通道,是衡量圈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断层是输导体系中重要一环,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即是油气纵向输导和横向运移的通道,又可封堵油气聚集成藏,是一个具有输导和封堵双重属性的矛盾统一体。本文就断层对垦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博 《内江科技》2011,32(6):132+190-132,190
孤东地区构造上处于郯庐断裂带中段,该地区主要发育NNE和NE向雁行式走滑断裂,NNE方向的主走滑断裂主要沟通油源,而NE方向的派生断裂改变油气运移方向,主断裂控制油气运移层位及赋存深度,而派生断裂则控制油气平面分布及延伸距离,油气主要在走滑断裂带附近聚集成藏,形成构造、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断层广泛存在于地下的含油气构造中,它在油气聚集成藏中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起到对油气的封堵作用,形成断层油气藏;也可以起到油气运移通道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油气散失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张丽 《内江科技》2010,31(4):105-105,132
本文针对青城凸起多层系复杂圈闭描述与评价,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勘探技术流程。通过构造演化和地层展布特征分析,解剖地质结构确定圈闭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圈闭,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圈闭的精细描述;结合油气运移聚集分析确定勘探有利区块。再在以上工作基础上综合研究确定部署勘探方案。  相似文献   

8.
由于不整合面在油气的成藏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油气运移、聚集等方面。同时,不整合的类型不同,油气的运聚关系也不同.因此,研究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对于寻找油气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岚 《内江科技》2012,(3):53-54
油气输导体系是连接烃源岩和油气藏的纽带,对油气藏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利用德南洼陷已有的地震、钻井等勘探资料对输导体系进行了研究,细致分析了泥岩裂缝、断层、砂岩输导层和不整合面等各类输导体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该研究成果对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5,(5):65-66
本文在系统分析柴北缘已发现油气藏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生烃凹陷的分布、储盖层特征、运移条件、圈闭有效性及保存条件等五个因素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指出圈闭有效性和保存条件是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服务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业态和服务模式,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其发展水平和服务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对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机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调控提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调控提升研究"课题组,基于卫星与无人机遥感、定位观测及历史文献资料,从历史、现实、未来多个维度,开展了新区3县(雄县、安新、容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调控提升研究。结果表明:(1)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地表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洪涝灾害风险较高,如维持现有的生产、生活、生态模式,新区3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自然上限。(2)人口与产业规模上升将显著加大新区资源环境压力,当人口规模达到500万时,城镇建设和产业用地需求分别为670和130平方公里,年用水11.6亿立方米,约一半建成区存在洪涝灾害风险。(3)实现新区建设目标,需科学调控、提升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具体方向包括: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以内;多途径调水,适度控制湿地和森林面积;加大减排治污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防洪标准,科学选址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3.
科技资源是从事科技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与信息资源,是提高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科技资源共享可以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建立了科技资源需求、内容、方法体系框架,包括:(1)科技资源共享需求体系,主要是高端化、个性化、绿色化和人性化需求。(2)科技资源内容体系,主要是知识、数据、产品、人才、软件、硬件等科技资源。(3)科技资源共享方法体系,对科技资源描述、集成、评价和分享方法的具体内容、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科技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科技资源进行描述、集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资源分享。本文的研究意义是:(1)对科技资源的内容、共享需求和共享方法的全面研究,有助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标准体系和信息平台的顶层设计。(2)将科技资源描述、集成、评价和分享作为一个高度关联的系统进行研究和实践,有助于解决科技资源共享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平台内涵特征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科技资源、具有开放共享特征、支撑和服务于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活动的科技机构或组织,是全社会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活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结合实际创新性地提出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定位、功能特性和主要类型,总结主要进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面临的形势需求,提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发展思考和若干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十分重视科技、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但是,这项工作还面临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主要表现为:政府、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协同联动有待加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创新力度不大;知识产权评估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未来,注重建立条块结合、内容丰富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与科技支行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三种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是主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蓝碳功能和固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以往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忽视了蓝碳固碳增汇技术,在项目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对碳汇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系统评估也不够完善。文章提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增汇理念,重点围绕土壤碳减排技术、植物固碳增汇技术、土壤微生物固碳技术、碳沉积埋藏技术这4个关键技术,探索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与途径。建议未来应从研发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加强固碳增汇技术的监测与评估、建立海岸带蓝碳碳汇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前瞻布局和系统研究,为制定海岸带蓝碳增汇途径和提升碳汇功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增加生态碳汇能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Agile methodologies were introduced in 2001. Since this time, practitioners have applied Agile methodologies to many delivery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Agile methodologies and principles to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livery and how Agile has chang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Business intelligence has evolved because th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smart devices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altering how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use information. The practice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livery with an Agile methodology has matured; howe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has evolved altering the use of Agil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The Big Data phenomenon, the volume, variety, and velocity of data, has impacted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New trends such as fast analytics and data science have emerged as part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This paper addresses how Agil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have evolved with business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i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8.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科技现代化的内涵,梳理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经历的萌芽与探索、恢复与加速、赶超与引领等发展阶段,概括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的特色与经验,最后围绕水平、观念、文化、体系、组织、治理、选题、队伍、保障等9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馆对零次信息的加工升级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丽 《情报科学》2005,23(11):1677-1680,1728
本文针对图书馆对零次信息加工升级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指出了零次信息开发加工利用的意义和目的,提出图书馆对零次信息价值开发利用模式的设想,强调图书馆对零次信息的加工升级及其开发利用的优势,并根据信息构建理论,大胆提出了构建零次信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零次信息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剑峰  杨震宁 《科研管理》2014,35(12):54-61
技术创新文献对政府补贴究竟是激励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尚无定论。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一个权变的观点,即认为政府补贴能否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处理好两个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层和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两权分离);另一方面是企业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两权分离)。本文对2008-2011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电子、制药和信息企业创新绩效(运用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与其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企业CEO两职合一、控股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对政府补贴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政府的研发补贴政策和企业的治理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