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我园教师不断深入学习和理解《纲要》精神,努力探究新《纲要》理念下的幼儿园英语教育。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园英语教育的理念形成、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环境创设、师资培训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英语学科教学为英语教育,变英语“学习”为英语“习得”,变以往从几套教材中选择内容为更多的以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而易理解的东西作为学习内容。强调在活动中随机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自然习得。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幼儿园课程建设起着最直接、最积极、最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纲要》和《指南》提倡的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具有重要变革意义,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的整体观和“主动探究合作”的新课改精神,以及“以幼儿为本”的课程思想,更加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更加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特点、个体差异、学习品质,等等。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侧重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可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新的知识观来诠释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重大突破。新《纲要》并没有开列出一个幼儿“应该学”或教师“应该教”的知识技能的菜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激发孩子学习的需要、兴趣”的要求,将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教师与儿童的活动、儿童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新的知识观强调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张跃群 《山东教育》2002,(36):61-61
通过学习《纲要》,认真剖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使自己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转变,其中认识较为深刻的是《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十条“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中的“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在过去的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以一个“独裁者”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以正确者的身份来指导和牵制幼儿。在幼儿自己的活动中惯于指手划脚,干预他们活动的过程,让幼儿按老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削弱了幼…  相似文献   

5.
主题式教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幼儿园的基本课程形式,而环境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教育资源,正显示出独特的教育价值。随着对新《纲要》理念的深入剖析,一些幼教工作者开始思考在“关注孩子的发展,关注孩子的需要”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将新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巧用环境,使环境在主题开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践与摸索中,我们尝试着将主题教育内容合理的环境化,利用环境拓展教材的内容,让环境成为主题活动的先行者和支持者,让环境成为与孩子们互动的玩伴,让孩子在充满疑问、充满智慧的环境中自如交往、自主学习、自发探索、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6.
“师幼互动”是《纲要》提出的、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存在于幼儿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师幼互动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必须加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相似文献   

7.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发,开展领域教学,《纲要》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它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以老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新形式下幼儿教育发展观,通过几年来对新《纲要》的学习、理解、领会贯彻,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纲要》的实施,广大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入,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逐渐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幼儿主动地探索学习。因此,重视幼儿主动探索的主题活动受到了教师的普遍关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追随这一理念,幼儿的生成活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让幼儿的生成活动能顺利流畅地开展,让幼儿的学习更有价值,使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这无疑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蚯蚓”的主题生成活动中,笔者尝试用不同的师幼互动方式来推动幼儿的探索活动,化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张红燕 《考试周刊》2009,(26):232-232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同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网的教育是为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谈。耐心倾听、仔细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并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但在深入研究、分析后,我却发现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建构等创造活动中的行为问题,忽视了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从而使教师的教育和与幼儿的互动显得很消极和被动。  相似文献   

11.
赵雯 《南昌教育》2004,(11):19-20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新《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幼儿教育观的一种新转变,  相似文献   

12.
程秀兰  李娟 《山东教育》2005,(33):25-26
活动区教育就是在幼儿园的室内、室外共同活动区域所开展的内容不同、形式多样,可供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操作、自发探索、自主学习的教育活动。它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选择自由、适合小组和个别教育等特点深受幼儿喜爱,是对集体教育活动的一种有益补充,对实施新《纲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新《纲要》中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做了新的规定,在新《纲要》的指引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从注重幼儿知识的掌握,转变为注重幼儿知识的主动建构,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新《纲要》的这种精神,笔者认为以主题探究方式开展的探究性教学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纲要》下的这种课程要求,在幼儿的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有关周围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经验,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等教育因素的互动中完成的。我们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都要贯穿师生互动,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同样教师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只不过这两者的学习层面不同。在《新纲要》前提下幼儿探索的是知识,教师则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这两者有效结合,互为效应,就能折射出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新《纲要》在科学活动内容中指出:“为幼儿探索活动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传统的科学教育模式,教师运用说教的方式,全班孩子围着一个信息源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已不可行。新《纲要》确定了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分享快乐,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已成为当今科学活动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沈琼 《教育》2024,(8):59-60
<正>何为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师幼互动三棱镜评价表来理解师幼互动。在这个立体空间里,导致互动效率受组织形式、支持方法、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换言之,师幼互动的指向不仅仅是老师与幼儿“,师”是一个代名词。关于学习品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部分”列举了“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学习品质,而他们恰恰是影响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将区角活动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区角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它是幼儿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幼儿在这一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快乐和成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和表现。因此,区角活动是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好的教育手段,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如何真正地领会《纲要》的精神,转变教学理念,有效地开展区角活动,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课题。最近,我园进行了区角活动的观摩,这次区角展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许多内容都是与教学教育主题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也提出了发展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教育理念,并在课程目标中将促进幼儿健康水平的发展放在了首位,明确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应使幼儿能够“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依据《纲要》和《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思想理念,我园依托浓厚的运动文化历史底蕴和多年的经验传承,对幼儿运动活动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以“睿智运动”为特色的运动文化,并构建了以整合式运动教学活动、主题背景下的幼儿户外运动区域活动及幼儿定向运动为主体的园本运动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一、主题内涵 新《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至关重要。孩子出生后的教育一开始就具有社会化的性质,即成人通过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让孩子来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习俗和文化,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幼教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行为:我园在学习新《纲要》精神中认识到,开拓教育资源能提升和扩展幼儿主动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实施瑞吉欧“以人为本”的主题方案教学中,注重提供认知材料,与幼儿一起根据主题的发展创设多样的环境,根据幼儿个人的兴趣和需要,综合使用各地的教材,预设和生成各种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