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传播学论文,并从元宇宙、疫情与健康传播、传播思想史、媒介理论、媒介物质性、算法、平台劳动、媒介与空间、媒介文化、媒介记忆、手机/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交往等十一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传播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传播学研究注重与来自跨学科的经典理论对话,并对“何为媒介”等基本问题持续反思;其次,研究者兼顾新现象与日常性议题,注重新旧问题、理论之间的对话;最后,传播学者将研究视野放置于更多元的行动者、更丰富的研究场景之上,使得学界对空间、物等研究对象的认识愈发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2.
陈呈  何志武 《编辑之友》2023,(5):93-101
媒介记忆研究业已成为一个具有传播学面向的交叉研究领域,但其研究范围的宽泛和驳杂也导致媒介记忆研究的理论旨趣分散,缺乏兼具传播学视角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借助媒介学的研究方法,将媒介视为技术—文化的二元整体,摒弃了传统的二元性,以实践取向的过程性视角将媒介内容与媒介形式对记忆机制的影响同步纳入分析框架中,同时,基于互动性的物质性内涵来理解媒介形式对记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完善媒介形式作用于记忆实践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20,(5):80-90
本文将社交媒体视为媒介基础设施,以微信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开放与使用项目为经验个案,探索社交媒体研究的媒介物质性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媒介语境中的社交媒体具有平台化与层叠化特征。一方面,微信经由API所进行的媒介物质性实践,实现自身在互联网空间中的边界扩张,异质性主体(普通用户、第三方应用商、互联网巨头以及硬件设备与软件程序等)围绕微信API的接入、使用以及竞争形成了一个层叠化的传播实践场域;另一方面,微信通过API接入标准的定义,结合行业规范与政策规制等方面形塑了结构化的平台关系生态。平台化的运作逻辑时常会与微信的媒介基础设施属性发生价值层面的冲突,当平台的边界扩张受阻或者遭遇竞争时,微信往往会以强化接入标准、纠错补漏以及商业协商等方式处理自身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将平台与基础设施等概念引入国内的社交媒体研究,有助于拓宽或者转变社交媒体研究的理论面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跳脱主流传播研究将社交媒体定义和理解为内容生产与关系建构的技术媒介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媒介技术论及公共性理论的视野出发来呈现当下对于传播的理解中存在的一些被忽略的维度。媒介技术论视野下,传播是理解社会、理解文明、理解现实的根本,传播中介了我们和现实的关系,现实便存在于传播之中;以"公共性"理论视野反观当下主流传播学发现,其遮蔽了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所提到的价值理性,忽略了传播本身作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仪式,一种认识人类、社会的前提的维度。  相似文献   

5.
媒介化社会是人人皆有的生活体验,是从媒介研究视角对现代社会所做的一种宏观概括。社会的媒介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同步。作为一个预设前提,社会的媒介化是诸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媒介化社会的内涵,也对当下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构成挑战。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将人类传播活动当作仪式纳入到研究视野,启发我们寻找新的研究路径,这可能最终引起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是指对人类一切行为进行传播并研究其传播过程、事物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科学,公益广告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某种媒介将一些非盈利性的广告传播出去,依靠广告内容创意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本文通过对公益广告媒介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探究了传播学视角下公益广告媒介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更需要拓展理论空间与学术想象力,找到契合媒介变革趋势、能解释不同时代信息传递与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径路。知识社会学作为一种探寻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与传播学有着极深的渊源。近年来已有学者对此进行关注,但多是在传播研究与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哲学基础上探究结合点,而对以伯格和卢克曼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现实建构”范式及其内在逻辑机制关注不多。传播知识社会学探讨的是作为知识的传播,如何由社会建构成为一种现实,以及主观意义是如何转变为客观事实性的互构性机制问题。从欧洲传播学的最新讨论亦可看到,在深度媒介化的当下,现实建构范式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切实的学术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是一门外延广、内涵深、研究课题丰富且理论性强的学科。随着传播技术和大众传媒业的蓬勃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界的热门话题,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传播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喜爱。为适应社会需求,拓展教师在传播学教学中的空间,培养能从宏观层面掌握传播学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传播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快速流变的数字化和媒介化社会中,“媒介”逐渐成为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媒介理论研究也成为了传播研究这10年最重要的领域之一。10年来,围绕媒介本体的重新定义、物质性研究、媒介化理论、媒介与身体以及媒介理论的其他分支方向,学者们展开了富有想象力但缺少共识的讨论。尽管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传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媒介理论仍然需要更多经典的研究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10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扼要的梳理。划分为新传播科技、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学理论等四部分。文章认为,传播科技带来的新的媒介生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这年新闻传播学界宏观思考的最大问题;在中观层面,对各二级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1.
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  相似文献   

12.
张咏华 《新闻记者》2001,(12):33-37
在 传播学领域 ,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 ) ,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 :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 ,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 ,等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 ,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 ,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传播学兴起的初期 ,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然而 ,近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 ,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凸现。因而 ,世界范围内 ,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9,(6):77-86
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合,媒介技术社会已然成形,数字媒介研究的实践分析取向开始出现。该取向从社会学实践理论和人类学媒介研究中汲取理论资源,并与重建传播学范式的各种努力联结在一起,成为突破人与媒介二元关系的方法论视角。目前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媒介实践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数字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生产,数字媒介与日常交往,数字媒介实践中的能动与结构。本文指出,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研究日常生活特性与数字媒介实践的交互关系;从技术哲学路径重新理解数字媒介;结合实践论与存在论回答人与数字媒介的根本性关系。跨学科、混合方法和再造人类本体论或将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三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张瑶  杨晨 《现代传播》2024,(2):38-45
平台的有声文学作为一种“有声媒介”再兴起,正将原本作为文本内容存在的文学推向再媒介化的未来向度。一方面,有声文学作为传统文学文本的一种跨媒介传播形态向旧媒介致敬;另一方面,有声文学正把声音从一种载体重新定位为物质中介物,把声音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重新归还于人。未来,以平台化为基础的有声文学再媒介化进程,可能会促成基于声音物质性基础上的全觉感知、基于音频游牧性特征下的现代性听觉空间,以及基于听觉空间易变性特征下的隐喻失效。  相似文献   

15.
哈罗德·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和保罗·利文森的“技术补救理论”为传播媒介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思维模式,解读了媒介形态的演化机制.媒介形态演化遵循空间性能突破,导致媒介时空失衡、时间性能补救失衡的发展路径.以此理论为基础,媒介可按照不同时代的传播时空性能进行划分,当下的各种新媒体可看做拥有类似时空性能的一个媒介群体,新媒介群实现了对传统电子媒介空间偏向性能的时间平衡补救,从技术上为人类传播系统的时间空间性能平衡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文章提出按照英尼斯和利文森的理论,在狭义相对论的视野下,未来传播媒介难以形成对空间性能的再次突破,这也就意味着当前的媒介系统的技术时空平衡是带有终结性的,这种时间和空间性能的平衡状态将是未来传播媒介的演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媒介技术演化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播学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本文从传播技术与传播理论的关系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发现,伴随传播技术发展演变的传播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的开端——大众社会理论;电子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的发展——有限效果范式和传播文化理论;数字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的趋势——媒介融合理论。每一个新的阶段都标志着现代传播理论的一次范式转移,而每一个新的范式都与传播技术的演进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玉 《东南传播》2023,(9):12-15
媒介研究的实践范式强调把媒介理解为一种实践行为,而不是文本或结构的研究传统。实践范式下的媒介实践变迁关注在媒介演变的过程中,组成媒介实践的元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从历时性视角来看,媒介经历了从口语传播至移动传播的演变,既有的关于各传播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特征及社会影响,缺乏媒介研究实践范式下对口语传播等各传播阶段的分析。本文把媒介实践分解为微观和中观两个维度,微观维度侧重分析媒介实践中的表征符号、媒介技术与形态、身体等要素;中观维度侧重分析时空与场景等要素。每种媒介都会生成与其物理与技术特征相符合的媒介实践,像新旧媒介之间的互相补偿机制一样,媒介实践的变迁并不是不同的媒介实践之间相互取代,而是一种相互叠加、共塑社会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传播的五要素诠释了传播学及传播应用的重要元素,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笔者多年在传播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入探讨了传播五要素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基于传播要素的媒介生存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记忆,对人类意义非凡。媒介记忆作为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的交叉领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凭借对公共话语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成为媒介记忆的核心书写者,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新的集体记忆空间,多元主体主动参与书写、存储与读取社会记忆,形塑着新的记忆景观。  相似文献   

20.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研究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关于媒介技术的研究不是很多。目前虽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媒介技术研究学派,但研究的学者并不是很多。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三论",被认为是媒介技术研究学派的集大成者。但麦克卢汉的理论受到的争议颇多,一度在20世纪80年代低迷下来。继承麦氏理论的美国学者梅罗维茨大胆吸收了麦克卢汉理论的精华之处,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进行定位,独创了富有特色又具有开拓性的"媒介情境理论",很好地揭示了电子媒介如何引起场景、信息系统和行为的变化。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