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旅游景区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无小事,旅游景区安全工作对于保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保障旅游景区安全对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业的重要性,在对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了产生旅游安全隐患的原因,提出了建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旅游安全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没有及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模型。对旅游安全教育的研究尤为缺乏。基于构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动态模型,创建了旅游安全教育“政-企-校”互动模式。研究认为:一“心”(旅游行政管理是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动态模型的核心)和一“环”(旅游安全教育)是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动态模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面向旅游者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者安全是旅游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但我国的旅游者安全保障工作面临艰巨的挑战。通过对2006-2008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我国旅游安全突发事件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提出了面向旅游者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基本结构和保障机制。研究提出,安全信息服务、行为引导服务、应急救援服务和基础保障服务是面向旅游者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供给内容。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赴台旅游开放以来,大陆赴台旅游者呈急速增长态势。由于综合接待能力有限,台湾旅游业在旅游环境、旅游人员、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安全管理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挑战,旅游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因此,两岸应该共建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合作平台,提升赴台旅游供给水平、转变赴台旅游安全管理方式、优化赴台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提升赴台旅游安全服务保障水平,增强两岸在旅游安全应急管理中的深入合作,以推动赴台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专门调整旅游合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定,在我国现行的民法体系中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实践中,旅游纠纷频繁,损害游客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理论与实务经验,探索旅游营业人所享受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郁阳 《华章》2013,(31)
在服务性合同中,安全保障义务的是普遍存在的;目前,对于违反合同上安全保障义务给服务接受者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害的司法实践基本是借助侵权法来处理,造成了侵权法对合同法的侵蚀和合同法第122条的虚化;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学说上不承认合同违约的非财产赔偿,即精神损害赔偿。为维护民法体系和谐性,我们应坚持通过违约的思路解决这类纠纷,首先通过合同解释的方法确定安全保障义务,特别是随附义务中的安全保障义务的存在;其次,要承认在一定条件下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这种思路,不仅在法理上有利于维护民法体系之和谐,而且有利于维护受害人利益。  相似文献   

7.
分析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引起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湖泊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对策:制定并落实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完善湖泊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标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天气预报、水下障碍物、游客容量等安全信息管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娱乐设施、通讯设施、报警与救助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搜集的旅游安全事件案例分析,2014年全国旅游安全形势总体良好,旅游行业安全形势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旅游安全事件呈现明显特征.我国旅游产业核心要素安全管理力度逐渐增强,安全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管控能力明显提升,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创新优化.研究认为自然灾害、社会安全风险、旅游交通事故、境外旅游安全风险等因素将是影响2015年中国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同时,我国旅游安全将全面推进依法治理,优先开展各类旅游安全治理工程,大力推动旅游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有序加快出境旅游安全救援机制构筑,积极优化游客高聚集空间的风险防控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海岛旅游安全防范意识研究能为海岛旅游安全管理提供切实参考和有效依据.该研究将海岛旅游安全防范意识区分为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对于不同的海岛旅游安全事故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相同;安全防范意识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旅游者认为越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越有必要进行防范,更乐意采取防范措施,且采取防范措施越不会影响游兴.  相似文献   

10.
环境意识是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意识形态,它不仅要求规范个人的生活方式,还要规范社区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当前,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还很淡薄,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危害,因此,有必要在正确认识环境与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意识。从而对旅游发展中的生态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影响;有助于实现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目标;为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和提高公众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提供理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进程日益加快,人民群众对校园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校园与社会的"围墙"逐渐模糊,校园周边环境愈加复杂。近年来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性质日趋严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使得社会已经对校园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学校与学生关系的约束体系还是学校以前的一些规章制度,这样的现状导致一旦发生纠纷或事故,显然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制定一部《校园安全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旅游行业的极大发展,旅游安全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问题,相应也出现了多起因为旅游安全事故导致旅游行业行政管理人员被判刑事件,引发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安全监管边界讨论。本文分析了旅游行业安全监管要求的提出,并讨论了旅游主管部门的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在指出景区管理特有的归属主体责任外,要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理念,明确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地方性旅游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旅游安全监管清单。这些对策措施为落实“失职追责、尽职免责”思想,为下一步旅游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法规”课程教材编撰现状的梳理.发现当前该课程教材出版和使用较为混乱,权威性教材并没有出现。分析得出旅游法规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基础内容、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旅行服务监督管理、旅游配套产业监督管理、旅游资源管理、旅游保障六大部分,提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法规”课程教学的组织应牢牢抓住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合同、旅游保障等知识点,详细阐释培养方案中未涉及知识点,不断巩固其他课程所涉及到知识点。  相似文献   

14.
公共治理: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校园安全现状警示我们:仅从学校和政府的视角审视和应对校园安全问题是存有缺憾的。我国的校园安全管理应变换分析视角并建构一种新范式——公共治理。校园安全公共治理具有提升校园安全认知能力、保障能力和评估能力的价值意义。当今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都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公共治理,注重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独特功能和资源优势。我国的校园安全管理应当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宝贵经验,着力构建校园安全公共治理的运作思路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校与高校安全管理法制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是依法治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从加强立法工作,完善队伍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科学管理等方面切实做好高校安全管理法制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加快改革步伐,根据国际、国内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应当做到:人才培养科学地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层次;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保障,要强调培养出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当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旅游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法的名称、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立法宗旨、调整范围是旅游法立法必须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由旅游活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决定,旅游者主权理念应成为未来旅游法的立法宗旨,旅游法应合理确定其调整范围,以突破产业立法的狭隘思路,并积极推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